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皮肤痣行以冷冻、激光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5例皮肤痣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行冷冻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冷冻组与激光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手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冷冻组和激光组(P<0.05);冷冻组与激光组疾病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手术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冷冻组和激光组(P<0.05)。结论对皮肤痣行以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冷冻治疗和激光治疗,且疾病复发率比较低,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冷冻 激光 手术 皮肤色素痣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皮肤痣的最佳治疗方案,分析冷冻、激光及手术治疗对皮肤痣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皮肤痣患者开展分析研究,随机选择其中40例患者作为Ⅰ组,对其展开冷冻术治疗;选择另40例患者最为Ⅱ组,进行激光治疗,将余下40例患者组成Ⅲ组,对其开展手术治疗,在完成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对。结果Ⅰ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Ⅱ组为70%,Ⅲ组为95%,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于色素痣治疗,手术治疗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不仅具备较高的治愈率,而且可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有价值。

  • 标签: 色素痣 冷冻 激光 效果评价 临床疗效 美容效果
  • 简介:祖籍,它不是一个人的DNA,两个女孩,祖籍都是上海,可是却极为不同。爱丽斯生在美国,曾凯莉从上海来留学。两人同住一室,用上海话沟通磕磕绊绊,最后互相说起英语。爱丽斯和凯莉这一对长着中国脸的女孩,从外到内都有许多不同。外貌上的不同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基因,可是不同出生地的水土也滋养了不同的样貌。

  • 标签: 肤色 上海话 遗传基因 DNA 出生地 祖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色素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面部色素皮肤病,以入院时间先后为依据,54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液氮冷冻技、光子嫩肤技术治疗,对比治疗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9%(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色素皮肤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不会留疤,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光子嫩肤技术 面部色素性皮肤病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9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包括肿瘤厚度、入侵程度、色素沉着和组织学亚型等。结果患者上肢及下肢部位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头颈部;多数患者为SSM,肿瘤厚度≤1.5mm。肿瘤细胞多呈圆形或多角形,排列成巢状或编织状较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阳性。结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多样化,应选择特异性诊断方法进行确诊。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病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9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包括肿瘤厚度、入侵程度、色素沉着和组织学亚型等。结果患者上肢及下肢部位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头颈部;多数患者为SSM,肿瘤厚度≤1.5mm。肿瘤细胞多呈圆形或多角形,排列成巢状或编织状较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阳性。结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多样化,应选择特异性诊断方法进行确诊。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病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肿瘤病人的放射治疗中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并给予护理干预,探析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2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行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且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42例患者经过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后,皮肤反应发生率是47.61%(20/42),痊愈率是100.00%(42/42)。结论在肿瘤病人的放射治疗中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并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皮肤反应发生率并促进皮肤反应痊愈,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肿瘤 放射治疗 皮肤反应 护理
  • 简介:为了避免光照和复杂背景造成的多人脸误检漏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肤色和AdaBoost算法相结合的多人脸检测算法,本文首先本章首先应用CbCrCg空间下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肤色聚类模型作为人脸检测的预处理过程,然后需要进一步将该区域作为输入图像依次通过AdaBoost级联分类器进行人脸检测,进一步去除肤色区域中的非人脸区域,最后实现更精确的人脸定位。

  • 标签: 人脸检测 肤色 ADABOOST CbCrCg空间 最小二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颜面部皮肤肿瘤的切除与整形修复的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颜面部皮肤肿瘤患者28例,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不同的外科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肿瘤切除以及创伤修复,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后经过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肿瘤疾病,所有患者与术后一年进行电话随访,结果显示有1例患者有复发现象,2例患者有轻度皮肤疤痕增生或色素沉着,其余患者恢复情况良好,面部功能无影响,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采用手术切除颜面部皮肤肿瘤,术后采取整形修复手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颜面部皮肤肿瘤 手术切除 整形修复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皮肤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创面美容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皮肤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用肿瘤组织表面皮肤的中厚皮片作为修复材料,观察组采用自供皮区域的中厚皮片作为修复材料,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5.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皮肤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创面美容修复中用自供皮区域作为修复材料效果更佳,愈合速度更快,成活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良性肿瘤 手术切除 创面美容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44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包括26例基底细胞癌患者、8例鲍温病患者、6例鳞癌患者、4例湿疹样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联合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病症的复发率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无论先接受ALA-PDT后行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后再进行PDT的面部基底细胞癌(5/26)、鳞状细胞癌(1/6)、Bowen病(1/8)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光动力治疗法是皮肤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疗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切除部位的深度及面积,对于复杂手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降低联合治疗方法时疾病的复发率,还需要继续探索

  • 标签: 手术治疗 光动力疗法 皮肤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接受面部皮肤肿瘤皮瓣转移手术的临床效果和治愈恢复情况。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面部皮肤肿瘤患者为分析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30患者。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皮片移植的治疗方法,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皮瓣转移的治疗方法,通过记录两组患者身体变化数据,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组间统计学比较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面部皮肤肿瘤的治疗中采取皮瓣转移术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促进疾病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面部皮肤肿瘤 皮瓣转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参与式护理在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5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120例肿瘤放疗并局部皮肤损伤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分别为69例和51例。部分患者使用重组牛(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A组给予参与式护理,B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时间为31d以后所占的比例高于B组;A组皮肤损伤分级为Ⅳ级的比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中给予参与式护理,能够减轻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参与式护理 肿瘤放疗 局部皮肤损伤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就诊并确诊为皮肤恶性肿瘤患者78例的病历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单纯接受光动力疗法,观察组39例,采取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光动力治疗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均无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对皮肤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单纯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相当,但后者可缩短治疗周期。

  • 标签: 皮肤 恶性肿瘤 光动力疗法 手术
  • 简介:报告色素性痒疹1例。患者女,27岁,腰背部红斑、丘疹、网状色素沉着伴剧烈瘙痒2月余。皮肤科检查:腰背部可见大片褐色网状色素沉着斑,左侧腰部可见色素沉着区域周围散在新发米粒至黄豆大小红色丘疹、斑片,局部表面覆以少许血痂。病理检查:表皮网篮状角化,表皮下水疱形成,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可见棘层细胞内水肿,表皮真皮交界处及表皮局灶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诊断:色素性痒疹。治疗上予以米诺环素100mg/d,每日两次口服,治疗2周后好转停药,随访两月,皮疹未见复发。

  • 标签: 色素性痒疹 米诺环素
  • 简介:以红椒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红椒红色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红椒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2(g/mL),超声功率300W,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30℃。此条件下红椒红色素的平均提取率达19.22%,所得红椒红色素呈鲜红色,无异味,可用于多种食品的着色。

  • 标签: 红椒 红色素 超声 提取 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肿瘤患者采用放射性治疗的皮肤护理干预方法,分析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肿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在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皮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后皮肤变化结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皮肤急性放射反应,但对照组患者发生皮肤急性应激反应的程度高于实验组,同时实验组患者发生皮肤急性反应的时间迟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皮肤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放射性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状况,延迟并减少皮肤急性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有效的临床护理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肿瘤患者 放射性治疗 皮肤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皮肤影像技术是以激光、超声和电磁波为基础等多种影像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皮肤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皮肤CT)、皮肤高频超声(皮肤B超)、皮肤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等。其中皮肤CT在大型医院和专科医院应用较广,本文对于常见皮肤病扁平疣、脂溢性角化症、汗管瘤、基底细胞癌等的皮肤CT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

  • 标签: 皮肤CT 扁平疣 脂溢性角化症 汗管瘤 基底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