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治疗登革热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选取 2016年 12月到 2017年 12月进行治疗的 50例登革热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 2组,每组 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热毒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对登革热病患者应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后,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区医疗机构报告的1例登革热病例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以后的登革热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血清进行登革病毒NS1抗原、抗体及相关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患者在发病前有印度旅行及蚊虫叮咬史,回国后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总数下降等表现。血清检测登革病毒(DENV)NS1抗原、IgG抗体和IgM抗体均为阴性,DENV通用核酸阳性、DENV-3核酸阳性。寨卡、新型布尼亚和基孔肯亚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患者隔离治疗5天后,痊愈出院。对患者所在医疗机构进行蚊媒监测和灭蚊措施。患者出院25日后无二代病例发生,疫情终止。结论此起疫情为一起境外输入性3型登革热病例疫情。对于有伊蚊传播的多种传染病流行区旅行史的发热病例,采用多种病原体同时检测可以缩短检测时间,提高诊断效率。登革病毒感染早期,与抗原和抗体检测相比,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核酸的灵敏度最高,分型核酸的灵敏度高于通用核酸的灵敏度。
简介:1985~1990年采集广州市临床诊断为登革热(DF)病人血清和捕捉当地蚊媒,应用C~6/36白纹伊蚊细胞系分离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1)1985年DF流行期间分离得5株DF1型病毒,其中1株从白蚊伊蚊分离获得,首次证实白纹伊蚊是广州市DF流行的传播媒介。(2)1986~1987年DF流行期间分离得39株DF2型病毒,还从致乏库蚊分离得1株DF2型病毒和4株非DF虫媒病毒(电镜鉴定属披膜病毒)。(3)1988年~1989年从疑似DF病人的病原学、血清学及蚊媒监测均表明这两年广州未有DF发生。(4)1990年在DF流行期间分离得14株DF4型病毒,其中从疫区白纹伊蚊、致乏库蚊各分离得1株DF4型病毒。通过5年系统监测,初步了解广州DF流行规律和特点。
简介:摘要:于2016年8月25接到怒江州民族大学报告缅籍留学生桑达薇,女,19岁,有登革热典型症状,我州迅速作出登热病毒NS1试剂盒快速诊断,同时行隔离、防蚊、灭蚊、对症支持、抗病毒等治疗措施。同时,对州政府所在地六库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类分布情况进行科学调查,为控制登革热传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怒江州民族大学、州人民医院传染病院行爱国对卫生运动,翻盆倒罐,消灭伊蚊孳生地。及进行消杀等消灭传染源工作。登革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BI=6.67%、HI=6.67%、CI=6.67%,大于5%,说明有一定风险,但不到必须处理的程度!其大都分布于公园、村边,半家栖状态。
简介:摘要:于2016年8月25接到怒江州民族大学报告缅籍留学生桑达薇,女,19岁,有登革热典型症状,我州迅速作出登热病毒NS1试剂盒快速诊断,同时行隔离、防蚊、灭蚊、对症支持、抗病毒等治疗措施。同时,对州政府所在地六库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类分布情况进行科学调查,为控制登革热传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怒江州民族大学、州人民医院传染病院行爱国对卫生运动,翻盆倒罐,消灭伊蚊孳生地。及进行消杀等消灭传染源工作。登革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BI=6.67%、HI=6.67%、CI=6.67%,大于5%,说明有一定风险,但不到必须处理的程度!其大都分布于公园、村边,半家栖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6-2018年中国登革热在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和浙江省6个重点省份输入性病例的时空模式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并整理中国南部6省份2016-2018年境外输入性登革热的疫情资料,从空间、时间、人群的不同角度,分析6省份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全球输入传播风险强度、时空动态分布以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中国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来源于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是东南亚地区,其中东南沿海地区的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输入性病例数量多,来源广,而西南地区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则几乎局限在东南亚地区。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数在这3年间逐年上升,发病高峰在8-11月,各省之间的时间聚集段稍有差别。海南省输入性病例的年龄[(37.0±19.6)岁]高于东南沿海地区[(36.0±11.7)岁]和西南地区[(32.0±16.3)岁];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地区和海南省输入性病例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18∶1、1.04∶1和1.38∶1;病例职业分布中,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以商务人员为共同高发人群,此外东南沿海地区以工人、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西南地区以农民为主,而海南省输入性病例数较少,患者分散于各职业。结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地区与海南省3个地区的登革热输入模式存在差异,应在不同地区开展不同的防控措施,以实施更加精准的预防策略。
简介:目的:对2006年广州流行登革热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性质研究。方法:采用传代蚊细胞微量培养方法对2006年广州登革热病原进行分离,并通过脑内途径观察其对乳鼠的致病性;经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技术,对患者血清标本中的病毒特异抗体及新分离的病原体进行检测和鉴定;将此次分离的病原体与1980年分离的同型毒株进行生物学性质比较。结果:从57份患者血清标本中分离出10株病毒,在传代蚊细胞中可产生稳定的细胞病变并对乳鼠致病;其基因组为登革1型病毒特异的RNA分子,经鉴定为登革1型病毒;此次分离的登革1型病毒与1980年分离的同型毒株在致细胞产生病变的时间和严重程度,蚀斑的大小、形态以及致乳鼠发病的时间等生物学性质上有所不同。结论:2006年广州流行登革热病原为登革1型病毒,且与1980年分离的同型毒株在生物学性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9年广州本地登革热病例血清型分布和病毒全基因组进化特征进行分析,为登革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登革病毒血清型特异性荧光PCR试剂盒进行分型,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严格进行;分离培养的病毒采用Illumina平台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从ViPR网站下载部分代表性序列,用MEGA7.0软件进行病毒系统发育分析。结果2019年广州本地登革热为3个血清型共流行,其中登革1型占比80.35%,2型占比12.97%,3型占比6.68%;3个血清型之间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和重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毒全基因组进化分析显示,登革1型分离株属于基因Ⅰ型,来源上有两个分支,与柬埔寨来源毒株亲缘关系近;登革2型分离株为Cosmopolitan型,与东南亚流行株亲缘关系近;登革3型分离株属于基因Ⅲ型,与印度病毒株在同一分支。结论2019年广州登革病毒为1、2和3三个血清型共流行,每一个血清型病毒分属同一种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