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28层CT双期增强扫描病灶CT的倾向性变化在腮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择取我院2019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65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腮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128层CT检查,且予以平扫、双期增强扫描,观察不同类型腮腺肿瘤的CT平扫特征、双期增强扫描病灶CT的倾向性变化情况,并对观测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腮腺淋巴瘤男性发病率、发病年龄、吸烟室比例均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扫中发现,腮腺淋巴瘤和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病灶最大径、浅叶和深叶分布比例、边缘清晰比例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淋巴瘤跨叶分布比例、肿瘤不均匀比例均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双期增强扫描中发现,腮腺淋巴瘤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均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淋巴瘤动脉期CT高于平扫、静脉期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多形性腺瘤平扫CT低于动脉期、静脉期CT,动脉期CT低于静脉期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CT双期增强扫描在腮腺肿瘤的诊断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但可以通过平扫发现不同类型肿瘤的特征,还可根据不同期CT的倾向性变化进一步明确,诊断价值比较高,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128层CT 双期增强扫描 病灶CT值 倾向性变化 腮腺肿瘤
  • 简介:目的介绍并评价一种对非标准体位头颅CT扫描患者进行颅内病灶手术定位的改进方法。方法选取近3年来218例脑内血肿手术患者,常规定位对照组74例,调整基线定位组144例,根据血肿与骨窗中心或穿刺点的位置关系,设计评价标准,根据定位准确性评分比较定位准确性。结果常规定位对照组定位准确性评分平均为4.30±1.13分。调整基线定位组定位准确性评分平均为4.70±0.63分。行Z检验,两组间比较Z=2.91〉1.96,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颅脑CT调整基线定位法准确度更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T PACS 颅脑 定位 方法 改进
  • 简介:目的研究和分析尘肺病患者的病灶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在本院2016年1月1号-2019年1月1号期间内确诊的尘肺病患者种随机选择152例,对其进行胸部螺旋CT检查。观察不同类型的尘肺病患者临床上的不同CT表现,并且观察患者的病变特征在不同的阶段的具体表现,进而分析这一疾病是否有其他的临床表现和相应的并发症状况1。结果在参与此次研究的152例尘肺病患者当中,矽肺患者占比最多,一共有112例;其次是煤工尘肺患者,有30例;剩下的10例患者所患的是其他类型的尘肺疾病。在对各类尘肺病的病灶进行检查之后,发现形状呈不规则或者圆形小阴影的病灶类型出现的频率最高,出现最少的是PMF。而形状呈大阴影的病灶或者是PMF病灶出现的频率会随着后期感染尘肺病的患者的临床分期数量的增加而升高1。除此之外,矽肺及煤工尘肺的患者,容易在临床上引发肺结核、肺气肿和肺癌等多种多样的并发症和临床表现,在统计学上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患者1。其中P<0.05。结论采用螺旋CT对尘肺患者的病灶进行检查,可以通过清晰准确的观察,来帮助医师进行确诊,对后期治疗该疾病具有非凡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尘肺患者 矽肺 螺旋CT 煤工尘肺 临床表现
  • 简介:简易定位器制作及定位方法自1999年,我们应用自制的简易定位器及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颅内血肿及脓肿840例,均准确定位一将废弃的5F造影用导引导丝50-60cm,剪成8-11根长5cm的小段,间隔0.5cm排成栅栏状,连接在一根宽5cm.长60cm的钕紧带上,即制成简易定位器(图1)。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穿刺抽液术 立体定位技术 颅内出血 脑脓肿
  • 简介: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的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小方块按矩阵排列所构成的。这些小方块反映相应单位容积的x线吸收系数,叫做象素。象素大小由具体设备规定,如1×1mm或0.5×0.5mm。一个画面可为256^2、336^2、512^2个象素。象素越小,数目越多,则构成的图像越细致、

  • 标签: CT图像 CT值 象素 X线吸收系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寻找 CT-SIM增强定位扫描的最佳时相。方法 本文以盆腔病变部位为例,选取我科 2017年 12月 -2018年 3月期间收治的 48例盆腔病变部位的患者,分为两组: A组采用髂外静脉 CT监测激发扫描 26例, B组采用髂外动脉经验延迟激发扫描 22例,测量对比两组患者 CT-SIM定位增强图像髂外动、静脉的平均 CT。结果 A组采用髂外静脉 CT监测激发扫描的患者的增强断层图像髂外动脉、静脉的平均 CT 157±8.7HU高于 B组的平均 CT 128士 8.4HU( P< 0.05)。结论 采用靶静脉 CT监测对放疗靶区的勾画及动、静脉双期显影和病变部位强化有更加准确,更加个体化、量化的优势。

  • 标签: 静脉 CT值 监测 定位
  • 简介:目的:研究螺旋CT及MRI用于原发性胃癌病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7月,根据患者在治疗前接受检查诊断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螺旋CT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MRI检查。结果:经过检查后,观察组患者胃内病灶患者例数的检出率和胃内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外病灶患者例数的检出率和胃外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胃癌患者接受螺旋CT和MRI检查均具有一定的检出率,MRI的诊断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胃癌 螺旋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并确定一种新的肺癌病灶检测的新方法,经实践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CT影像的肺结节计算机辅助检测新方法。方法建立一种形变模型的精确分割并过滤肺内血管组织,过滤细小血管组织,提取结节特征,进行分类以确定病灶。结果医生运用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疾病诊断的正确率。结论此方法可以有效判断肺癌。

  • 标签: 肺结节 辅助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病灶诊断中实施螺旋CT与MRI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抽取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采用MRI诊断、螺旋CT诊断。结果MRI诊断结果(病灶总数、原发性肝癌)显著优于螺旋CT诊断,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病灶诊断中实施MRI的诊断效果明显更为理想,优于螺旋CT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病灶诊断 螺旋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下肾脏囊性病灶的Bosniak分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近几年本院49肾脏囊性病灶病例,采用CT检查,进行Bosniak分级,并结合手术、病理等其他检查。结果49例病例中,I类囊肿34例、Ⅱ类5例(其中ⅡF3例)、Ⅲ类4例、Ⅳ类6例。结论Bosniak分级对于肾脏囊性病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 标签: Bosniak分级 CT 肾脏囊性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及CT假阳性病灶的病理特征,提高肝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的104例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及CT假阳性病灶的病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104例患者,总共病灶118个,其中表现为癌灶的患者98例,假阳性患者10例,而4例为胆管细胞与肝细胞混合癌细胞。所有肝癌患者的病灶存在着明显的不均匀强化,肝癌癌灶呈现不同程度的坏死,门脉期呈现不均匀低密度化。结论采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对肝癌患者的病症作出正确的诊断,因此,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及CT假阳性病灶的病理分析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 影像学特征 CT假阳性病灶 病理探析
  • 简介:目的评价CT引导肺穿刺对肺内〈3cm病灶的活检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213例,均有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资料证实。按病灶大小分为两组,其中≥3cm者136例,为大病灶组;〈3cm者77例,为小病灶组。比较两组病例的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大病灶组、小病灶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09%和84.42%,P〉0.05。气胸发生率为3.68%和15.58%,出血发生率为6.62%和24.68%,P均〈0.05,小病灶组气胸及出血发生率高于大病灶组。结论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于肺内〈3cm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与≥3cm的病灶组相近;小病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大病灶组,但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肺穿刺 小病灶 活组织检查 CT引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与MRI对于原发性肝癌病灶诊断效果。方法:选定本院于2017年9月到2019年11月收诊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等距抽样法分为对照组(39例,螺旋CT)与观察组(39例,MRI)2组,比较2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灶总数、肝外病灶数、肝内病灶数、肝外灶阳性率及肝内灶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检测后的病灶总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单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的比较,评价SPECT/CT同机融合在骨转移病灶诊断中的新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组织病理确诊的125例患者263处病灶进行SPECT/CT同机融合成像,与同期的单纯SPECT图像进行比较,由2或3名核医学医生独立阅片,比较两者之间的符合率差异。结果单纯SPECT成像,诊断总符合率94.7%(91/96)。良性病变的符合率95.6%(43/45),骨转移符合率94.2%(48/51)。SPECT/CT同机融合成像,良性病变的符合率100%(58/58),骨转移符合率98.2%(56/57),总符合率98.3%(113/115)。结论SPECT/CT同机融合成像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可同时提供病灶的功能和解剖显像,对骨转移病灶的临床诊断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 标签: 骨转移核素显像CT同机图像融合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 CT 与 MRI 对脑出血患者不同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以提脑出血的早期确诊率,并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MRI 对于各个脑出血病灶的检出符合率均显著高,而其漏诊率和误诊率也低于 CT。MRI 与 CT 在诊断脑出血中各有优势,MRI 较 CT 诊断符合率高,且病灶定位更为准确,在临床实践中,应当充分了解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合理选择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脑出血 CT MRI
  • 简介:摘要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从肾至输尿管至膀胱,都可能会产生结石。泌尿系结石通常以血尿、排尿不畅、腰痛或腹痛急性起病,需尽快诊断并进行有针对性治疗,以尽快缓解患者痛苦。目前,在临床上较常用的诊断方式为CT及B超,相对于B超,CT可以清楚显示结石大小、具体位置,而不会受肠道气体干扰,并可通过计算CT反映结石的化学成分、不同部位硬度,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叙述CT判断泌尿系结石的成分、易碎性及其应用价值。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CT值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直方图在肾上腺肿瘤分化的价值。方法:2023年1月-2024年1月,有8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参与研究,其中腺瘤50例、转移瘤30例,均在意识清醒下完成CT常规平扫与CT增强扫描,采集患者的CT直方图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肾上腺腺瘤、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CT常规平扫、CT增强扫描所得CT直方图比较有差异(P<0.05)。

  • 标签: CT常规平扫 CT增强扫描 肾上腺肿瘤 腺瘤 转移瘤 CT值直方图
  • 简介: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高危人群肺部病灶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因符合肺癌高危人群标准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受检者2142例为研究组,同期行胸部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的肺癌高危人群7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辐射情况、图像质量、病灶发现率和诊断准确性。结果研究组单次扫描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为(53.9±15.0)mGy/cm、平均辐射剂量为(0.85±0.31)mS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05.0±261.0)mGy/cm、(14.49±3.50)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中部分偏肥胖者图像噪声略大,但获取影像信息及经过重建后处理可完全满足诊断要求,两组图像质量总优良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部病变检出率、肺结节检出率、肺癌检出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同密度肺结节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的疑似恶性结节患者中毛刺征、血管聚集、支气管通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叶征、空泡征、胸膜牵拉凹陷征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保证扫描图像质量,不影响肺内病灶和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在病灶形态检测方面具有优势。

  • 标签: 肺癌 筛查 低剂量螺旋CT 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