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菌分布调查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新生儿肺炎患者100例,对其进行病原菌检查,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0例痰液标本培养分离81株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19株,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比两种病原菌的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我院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菌的检测分布中,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因此在进行治疗中,在没有条件化验的情况下,应首先考虑革兰氏阴性菌敏感药物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且分析其耐药性,进一步提高细菌性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1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痰培养结果。结果本次所有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共119株,最为常见的是革兰阴性菌85株,占到71.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多见,占到26.9%,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8.5%)、大肠埃希菌(12.6%)。革兰阳性菌检出28株,占到23.5%,金黄色葡萄球菌(17.6%)、表皮葡萄球菌(3.4%)比较多见。真菌检出6例,占到5%。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替考拉宁以及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而革兰阴性菌对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慢慢提高。结论革兰阴性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病的主要病原菌,目前细菌耐药情况日益严峻,临床应该根据患者痰培养结果合理用药。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结果。方法:对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的20例患者(研究组)与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20例患者(对照组)药敏结果与分布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革兰阳性菌占比为25.00%,,革兰阴性菌占比75.00%;对照组革兰阳性菌占比为30.00%,革兰阴性菌占比70.00%。结论: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者的革兰阳性菌构成比要低于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者,其真菌构成比要高于非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者。与此同时,研究组的革兰阴性菌对于头孢唑啉、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噻肟的与革兰阳性菌对于庆大霉素以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结果。方法:调阅我市传染病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的61例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患者的病例,分析致病菌、药物敏感性等检测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构显示61例患者痰液标本中阳性病原菌占比最高的为克雷伯氏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真菌,占比67.4%,显著高于其他菌属占比32.6%,X2=15.36,P<0.05。所有的阳性菌株中耐药率最高的药物是氨苄西林,耐药率最低的药物是氨曲南。其中克雷伯氏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对氨曲南以及头孢他定的耐药率较低,其他的致病菌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需要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进行耐药分析,科学使用抗结核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院56例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共582例哮喘病人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对病人医院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82例哮喘病人当中56例确诊医院感染,感染率9.62%;常见革兰阳性菌是肺炎链球菌,占比16.07%,革兰阴性菌主要是流感嗜血菌,占比23.21%,卡他莫拉菌占比16.07%,大肠埃希菌占比14.29%;男性与女性在各病原菌检出率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65岁病人各病原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9,P<0.05)。结论流感嗜血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和大肠埃希菌经属于病人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哮喘病人医院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即为细菌感染,在治疗中应尽可能控制院内呼吸道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呼吸病室病原菌菌群分布进行调查分析,为指导临床治疗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细菌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儿科呼吸病室收治的398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送检2988份标本,标本分布为痰标本1693份,血标本855份,其他标本440份。共分离病原菌386株,阳性率12.92%。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257株,占总分离病原菌的66.58%;分离革兰阳性球菌93株,占总分离病原菌的24.09%;分离念珠菌36株,占总分离病原菌的9.33%。主要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产ESBLs的肺炎克雷白杆菌31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25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2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株。结论儿科呼吸病室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呼吸病室内感染的病原菌耐药率增高趋势得到缓解,真菌感染上升趋势得到遏制。但仍应引起临床重视,在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应根据病原菌耐药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联合用药,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及预防深部真菌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心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指导临床抗感染防治。方法收集心外科术后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切口分泌物,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病原菌类型进行鉴定;采用PCR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外科手术患者496例,心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35例,感染率7.06%;其中表浅切口感染患者22例,深部切口感染患者13例,分别占62.86%和37.14%,感染率分别为4.44%和2.62%;从心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中共分离3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1株、革兰阴性菌14株、真菌4株,构成比分别为53.85%、35.90%、10.26%;从表浅切口感染患者中分离革兰阳性菌13株,革兰阴性菌9株,真菌3株,构成比分别为52.00%、36.00%、12.00%;从深部切口感染患者中分离革兰阳性菌8株,革兰阴性菌5株,真菌1株,构成比分别为57.14%、35.71%、7.14%;分离自深部切口感染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sX、psm-mec、pvl毒力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5.00%、25%、50%;分离自表浅切口感染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sX、psm-mec、pvl毒力基因检出率分别为62.50%、50.00%、37.50%。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分布在表浅切口、深部切口感染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失血、术中输血患者感染率分别为10.19%、11.17%和13.70%,感染率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心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类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与其临床致病性密切相关;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失血、术中输血是影响心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11月发生院内感染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院内感染病原菌中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1株(65.9%),革兰阳性球菌36株(29.2%),真菌6株(4.9%)。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多见,革兰阳性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亚胺培南对主要的革三阴性菌有效;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仍是基层医院ICU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MRSA为第二位的病原菌。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腹泻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以了解该地区的流行病学状况,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肠道门诊诊治的急性腹泻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状况.结果急性腹泻病原菌以志贺菌属为主,其次是沙门菌属,阳性率分别为6.05%和0.67%,其中未成年组的阳性率在两种细菌中分别达14.28%和1.06%,远高于成年组及老年组;在志贺菌属中,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各占75.1%和22.81%;两组病原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及氯霉素都高度耐药,对头孢他啶敏感性较好.结论志贺菌属是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沙门菌属;两种细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及氯霉素耐药率都较高,对头孢他啶高度敏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泻便病原菌的检验结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148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观察比较不同病原菌的检出率。结果通过对148例粪便样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其中共检测出志贺菌属共65例,检出率为43.92%,该菌属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沙门菌属检出率为14.86%,且这两种菌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菌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样本检出的其他病原菌主要有气单胞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邻单胞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弧菌。结论造成腹泻的病原菌种类较多,在进行腹泻病原菌检测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致病菌进行检测,还需要充分重视条件致病菌,从而更好的指导腹泻的临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浅部真菌的致病原菌、菌种构成和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皮肤科收治的浅部真菌患者标本共958份,对其进行镜检和培养阳性分析。结果浅部真菌引起的临床疾病主要包括手癣、足癣、股癣、体癣、头癣、甲真菌病、皮肤念珠菌病和花斑糠疹8种,女性甲真菌病和足癣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而花斑糠疹和股癣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体癣和花斑糠疹外,其余6种6种浅部真菌病的分布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浅部真菌致病菌种从多到少依次为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念珠菌、许兰黄癣菌、断发毛癣菌和曲霉、絮状表皮菌。结论在本地区中,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疾病是体癣,主要的致病病原菌是毛癣菌,且须癣毛癣菌为第一致病菌,部分浅部真菌病在不同的年龄、性别上分布有显著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小儿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早期经验性用药和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住院肺炎患儿的合格痰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03份痰标本共培养出致病细菌292株,阳性率为26.5%,其中阴性杆菌242株,阳性球菌40株,真菌10株。主要分离的G-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而G+菌则是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耐药情况严重,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显示高度耐药,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以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尤其突出,但其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敏感率达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达100%,对大环内酯类以及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也较高,但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本组小儿肺炎的致病菌以阴性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较高,药敏结果显示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应引起临床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区域内儿童头癣病原菌感染的具体状况,并分析其药品特征,旨在为儿童的治疗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间我院中收入的儿童头癣患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头癣患儿进行感染病原菌分析并对不同病原菌的药敏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分析不同药物的头癣治疗效果。结果:在实验检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