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状态焦虑量表、简易应对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329名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1.91±8.15)分,状态焦虑、积极应对方式、主观支持、与患者的关系、化疗副反应种类和文化程度是影响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重要因素。疾病不确定感与状态焦虑呈正相关,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较高水平,医务人员要为家属提供患者疾病的相关信息,防止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给患者带来负性影响。
简介:【摘 要】 目的 应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们医院在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这个阶段内收治的ACS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45例,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模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评分≥62.5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要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ACS患者来说,在对其干预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模式,这样能够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呈现出良好的疗效,因此这种全程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模式值得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应激理论的心理及认知干预对骨肉瘤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骨肉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应激理论的心理及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疾病不确定感及睡眠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肉瘤患者给予基于应激理论的心理及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消除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与信息需求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癌症患者信息选择问卷及应对方式问卷对92例胃癌根治手术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与信息需求及应对方式的关系,多元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不确定感的相关因素。结果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101.45±8.75)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评分及信息缺乏维度与信息需求总评分及其预后维度以及消极应对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与积极应对评分呈负相关(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学历初中或以下、治疗为无效、信息需求高水平及消极应对是影响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的危险因素(P<0.05),而积极应对是胃癌根治手术疾病不确定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较明显,尽量满足患者信息需求,指导患者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将有助于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行为回放式宣教对老年哮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哮喘患者80例行对比调查,参考随机抽样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宣教,观察组给予行为回放式宣教,对比不同方案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不确定感评分对比无差异性,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确定感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两组患者应对方式评分对比无差异性,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与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行为回放式宣教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胃癌患者术后化疗不确定感现状,分析社会支持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以及社会支持对2019年10月-2021年3月来我院的120名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胃癌化疗患者术后对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得分为85.32±13.11;社会支持水平相对较高,得分为47.54±6.44,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43,p<0.01)。结论 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评估可降低患者的不确定感,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LC)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PLC化疗患者,分别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CFS)与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评估患者的评估CRF、疾病不确定感,根据CF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CRF、中度CRF、重度CRF组,分析CRF与MUIS-A的相关性。结果 78例PLC化疗患者中轻度CRF有10例(12.82%)、中度CRF有24例(30.77%)、重度CRF有44例(56.41%);轻度CRF患者的MUIS-A评分低于中度及重度CRF患者,中度CRF患者的MUIS-A评分低于重度CRF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不确定感较高是PLC化疗患者产生中度及重度CRF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PLC化疗患者多存在中重度的CRF,而高度疾病不确定感会加重CRF,可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从而减轻CRF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及对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佛山市中医院肝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纳入临床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及对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结果干预前,两组MUIS(不可预测、不明确性、信息缺乏、复杂性)评分、生理状态(SAS、SDS)评分、SSRS(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SF-36(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精力)评分及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MUT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均P<0.001);干预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均P<0.001);干预组主观支持及SSRS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后及对照组(均P<0.001)。结论针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有利于降低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社会支持度及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存在疾病不确定感和预后较差的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胃癌复检病患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择80例患者,分为常规、观察两组(n=40),前者常规护理,后者全面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相关指标相比,观察组负性情绪水平较低,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应对方式更优(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