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梳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理论及后世医家相关论述,追溯温热药治湿热渊源;从分消走泄法的理论依据及其用药规律,探讨温热药物在湿热治疗中的应用.旨在拓宽思路,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湿热病 分消走泄法 温热药 伤寒杂病论 温病学
  • 简介:《黄帝内经》日:“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是,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小儿身体顺应天时,阳气开始往外生发,从涌动走向出表。这时身体健康、经络通畅的小儿阳气会畅行周身,用于加速生长,同时也会用于排除一些小小的堵塞不通,让身体更通畅。但是如果已经出现亚健康状态,比如体内素有寒邪的小儿,则容易出现郁热,即热堵在体内特定位置,导致一些症状在外部表现出来,比如一些上火的症状,咽喉部位不舒适、咽痛、咽颊炎、音哑等,或者容易汗多乃至盗汗,还可能有入睡难、踢被子严重、夜醒时有受惊吓状、长麦粒肿等,这些都很有可能是温热病

  • 标签: 《黄帝内经》 身体健康 亚健康状态 外部表现 小儿 万物
  • 简介:人类刚刚迈入21世纪时,遭遇了一场席卷全球的传染病危机——SARS事件。这次事件仿佛令一个早已远去的恶魔“瘟疫”再次来到我们身边。万幸的是,随着SARS疫情的缓解,这样的日子只持续了短短的三个多月。然而,一百多年前的人们却时时生活在各种致命传染病带来的恐慌之中。历史上,斑疹伤寒和黄热病都是曾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直至今天,它们在一些较为贫困、

  • 标签: 黄热病病毒 医疗卫生条件 黄热病疫苗 热带医学 尼科尔 研究所主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高热病症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04月期间接诊不同疾病但呈现出相同高热病症的7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并总结高热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71例患者通过治疗及有效精细地护理后均得以降温,体温恢复正常。结论在有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高热患者实施密切体征监察、补液、用药护理、物理降温等护理措施后,能取得更好的降温效果。

  • 标签: 高热病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护理质量,协助尽快明确诊断,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针对不同热型特点、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病情轻重采取针对性护理认真仔细的病情观察、耐心的心理疏导、全面的健康教育、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等。结果76例患者平均住院日数为10~32天,5~10日内诊断明确的63例,其中感染性疾病39例,非感染性疾病24例,结缔组织疾病13例,肿瘤性疾病9例,出院时仍未确诊13例,患者经相应科室治疗后病情好转或痊愈,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传染病疫情控制好。结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病情复杂,检查费用高,病人心理负担重,细心的病情观察可以为明确诊断提供第一手资料,耐心的心理疏导可以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周到的护理可以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也能很好地控制传染病疫情。

  • 标签: 不明原因发热 护理 疫情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2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20例痊愈或好转出院,1例死亡。[结论]加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的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可以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高热病治疗中中药的应用频次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信息定量统计法,对高热病治疗中中药应用频次较高的药名进行统计,并按照中药功效对其进行探讨和分类。结果高热病治疗过程中,中药应用频次较高的主要为泻下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化痰止咳药、补虚药、清热药等。而通过对照分析临床资料,两者统计结果基本吻合。结论高热病治疗中,中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 标签: 高热病 中药 治疗 应用频次 临床研究
  • 简介:巴西卫生部15日说,该国自年初暴发黄热病疫情以来,确诊病例已达243例,82人因黄热病死亡。数据显示,位于巴西东南部的米纳斯吉拉斯州疫情最为严重,确诊病例208例,死亡70人。圣埃斯皮里图州、圣保罗州、巴伊亚州、托坎廷斯州和北里奥格兰德州也出现了死亡病例。本轮黄热病疫情还导致巴西热带雨林地区数以百计的猴子死亡。

  • 标签: 死亡病例 黄热病 疫情 巴西 热带雨林地区 确诊病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外感热病,可参照中医风温肺热病辨证施救。不同年龄、性别、内伤基础病的患者患有肺炎时其病情程度、疗效、并发症、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临证时应详细采集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信息,仔细辨别其状态,从状态论治肺炎,才能应对复杂而多变的临床特点而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这在老年人或者基础病较多的患者因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的难治性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辨治中显得尤为重要。从息论态、从态论治是状态论治的核心思想,是中西医互参模式下诊治复杂而疑难临床病证的可靠而可行的辨治思想,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的更高层次的综合治疗法则。

  • 标签: 中西医互参 肺炎 外感热病 风温肺热病 状态论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衣下空气层厚度对衣下空间的干热和湿热传递存在影响,与服装热湿舒适性密切相关。为了模拟研究衣下空气层厚度对服装干热和湿热传递的影响,控制织物和出汗热平板之间的距离,测定不同空气层厚度下织物系统的热阻和蒸发热阻。结果表明,当空气层厚度在0~1.8cm范围时,织物系统的热阻和蒸发热阻都与空气层厚度之间存在立方关系。织物的透气率与织物系统的干态热阻和蒸发热阻均存在负相关性,透气率较大的织物,其织物系统干态热阻和蒸发热阻均较小。

  • 标签: 空气层厚度 机织物 热阻 蒸发热阻 织物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痢疾方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湿热泄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湿热泄泻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患儿,2组都进行常规治疗后,对照组提供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提供小儿痢疾方加减治疗,最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痢疾方加减保留治疗小儿湿热泄泻的治疗效果好于西药治疗。

  • 标签: 小儿痢疾方 泄泻 湿热 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湿热蕴肤型湿疹采用龙胆泻肝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湿热蕴肤型湿疹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扑尔敏与外用曲咪新乳膏治疗,观察组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2.0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9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6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P>0.05)。结论湿热蕴肤型湿疹采用龙胆泻肝汤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龙胆泻肝汤 湿热蕴肤型湿疹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记录其临床疗效、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上述相应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获得较对照组更优的临床总有效率(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58%、68.7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药物相关)总发生率分别为16.67%、14.58%。结论应用西医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基础上,若加用中药内服、灌肠等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对保障此类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湿热瘀结型 中医综合治疗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蕴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把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肛肠外科门诊120例属于湿热蕴结型便秘的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予以加味葛根芩连汤口服,对照组60例,予以当归龙荟胶囊口服,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蕴结型便秘疗效优于当归龙荟胶囊。

  • 标签: 葛根芩连汤 便秘 当归龙荟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硫酸镁湿热敷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行PICC经放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23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PICC置管后4h给予硫酸镁局部湿热敷,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急性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硫酸镁湿热敷可使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效降低,促进患者预后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硫酸镁湿热敷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清中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胃炎的效果。方法择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共收治103例湿热中阻型胃炎患者资料划分成研究组(60例),对照组(43例);研究组为清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是西医常规疗法,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胃脘痛研究组症状积分是(0.51±0.09)分比对照组(1.32±0.20)分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是74.42%(32/43),研究组为96.67%(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中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胃炎的效果佳。

  • 标签: 胃炎 清中汤 湿热中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