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轮番上岗,不过春和秋总是偷懒,把大好时光拱手让给夏和冬。这不,才送走了炎炎夏日,我们又迎来了凛凛寒冬。正所谓“春困夏乏秋无力,冬日正好眠”,冬天给了懒虫们一大堆逃避学习的借口,你看大家发的朋友圈,都在吐槽这寒冷的天气。
简介:《香石诗话》是清代被称为“粤东三子”之一的著名诗人、学者、画家、教育家黄培芳的论诗之作。该诗话主要评述了清初至乾隆、嘉庆年间上百位诗人及其诗作,对古代二十多位诗人及其诗作也有评述,同时还反映了一些广东地区的民俗风情,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很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深入的文本解读,搜集整理了《香石诗话》所采摭点评的清代广东诗家概况,特别是对清代香山地区的诗家进行了搜集整理,以窥清代香山诗坛概况。同时还通过归纳整理黄培芳随笔式的点评,整理出其诗学主张,主要是诗贵独造、作诗主真、博取融合的创作主体论,诗缘情、内容与形式并重、含蓄蕴藉和清俊自然的诗歌风格等的创作客体论,以及持论相对公允客观的诗歌鉴赏论。《香石诗话》具有保存诗家诗作的文献价值,以及评点诗家诗作中肯公允的参考价值,对岭南诗坛诗风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在岭南诗话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简介:历代冠以《东坡诗话》之名的书籍至少有四部:日本近藤元粹编《萤雪轩丛书》本《东坡诗话》(本自陶宗仪《说郛》)及其《续编》、元代陈秀民《东坡诗话录》、清代无名氏诗话小说《东坡诗话》及今人王文龙《东坡诗话全编笺评》。此外《纪诗》《东坡志林》《东坡题跋》等都与之关系密切。《东坡诗话》在早期四部书目的著录中一般归入子部小说类,反映了早期诗话多闲谈纪事,与小说间的界限模糊的特点。《东坡诗话》历代名称、内容不一,原因是多方面的。诗评体《东坡诗话》由历代不断辑录散见在东坡文集中的论诗条目而成。早期著录在小说类的《东坡诗话》实际是诗评体的《东坡诗话》,真正有情节的小说体《东坡诗话》是明清通俗小说兴盛之后出现的。
简介:“民折官办”是清政府针对漕粮征派的一种政策变通。清代征漕“例不改折”,但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具体问题,清政府在一些特殊地方实行“民间折征,官为采办”,并渐次推广;康熙时施行于河南,乾隆时推行到南方州县。然而清代政策变通具有守旧中求变、施变中仍旧的特点,因此“民折官办”的实行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不变旧制、朝廷利益至重的前提下,原额不可变,本色上纳不可废,故此变通所带来的解决问题的成效十分有限。又因变通的目的在于完额,中央和地方均寻求简单可行的办法,故难免出现脱离实际等状况。最终在漕粮征派需要彻底改革时,“民折官办”未能成为改革的有效借鉴。“民折官办”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清代政府政策制定、实施及变通的特点。
简介:清代侍卫制研究尚属冷门,成果有限,学界罕有对侍卫之职能进行系统考述者。这固然与史籍中对于侍卫职能无确载有关,导致爬梳不便,需参酌大量史料方能拾掇成文。本文认为清代侍卫自诞生之日起便依附皇权而生,从轮番值宿到带兵打仗,因取得大汗信任,得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定鼎中原后,鉴于明代宦官之祸,清廷开始大力完善侍卫制,以侍卫取代宦官的大部分职能,小到跑腿帮轿、大到承旨办差,皆由侍卫执行,这确实有效杜绝内侍干政,宦官群体就此淡出清代政治舞台。但清代侍卫作为皇帝亲信,职能较宦官更加灵活多样,常受指派到各地当差,小至祈雨、灭火、捕蝗、念经、探病、放牧,大到擒拿大臣、封赏官员、押解要犯、护送贡品、宣达上谕、带兵打仗,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在职能上充分体现其“万金油”特色。侍卫官乃皇帝近臣,身份尊贵,往往代表皇权行事,故此也是祭祀丧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凡重大祭典或仪式,侍卫的身影无处不在。本文爬梳诸多一手史料,管窥清代侍卫之职能,试图更清晰地还原历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