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评估在改善术后活动性疼痛管理质量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数字评定法(NRS)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中文版功能活动评分法(FAS)和NRS评分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比较两组术后24h静息时和功能性活动时NRS评分,记录两组FAS分级情况、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静息时NRS评分、活动时NRS评分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术后FAS疼痛分级以及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结合NRS进行疼痛护理评估,可以有效减轻手术患者术后活动性疼痛感,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变化以及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群体MIF、IL-23、RANKL、OPG、DKK1以及和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血中MIF、IL-23、RANKL、OPG、DKK1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且MIF、IL-23、OPG与疾病活动历程呈正相关(P<0.05)。结论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MIF、IL-23、RANKL、OPG、DKK1含量明显提高,且MIF、IL-23、OPG含量增加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用来判定病情和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21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0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疼痛管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的方法进行疼痛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以及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2.19±0.5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28±1.06)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总满意率为96.1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90%,(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采取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疼痛管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释放酶联免疫法(TB-IGRA)与结核抗体蛋白芯片在活动性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之间,240例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同时进行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检测和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γ-干扰素的含量,并对其结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B-IGRA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灵敏度为89.17%,约登指数为0.892,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灵敏度为43.75%,约登指数为0.438,两种方法诊断灵敏度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40,P<0.05),从数值上看,TB-IGRA的方法高于结核抗体蛋白芯片的方法。结论TB-IGRA技术和结核抗体蛋白芯片两种方法对于结核病的诊断,都是比较简单和快捷的方法,TB-IGRA比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检测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是一种有价值的结核病诊断的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和深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铝碳酸镁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铝碳酸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优级成熟率均显著提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铝碳酸镁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愈合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选择恩替卡韦药物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凸显的治疗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所有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分组通过抽签法完成;对照组综合治疗;观察组综合治疗+恩替卡韦;对所有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ALT复常情况以及患者的HBV-DNA阴转情况等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在治疗期间,未表现出药物不良反应现象。观察组患者ALT复常情况以及HBV-DNA阴转情况优于对照组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选择恩替卡韦药物加以保守治疗,可以确保患者的肝功成功改善,乙肝病毒获得有效控制,并且不会表现出恩替卡韦用药反应现象,可以对用药安全性以及疗效做出双重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32例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66)和观察组(n=66),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拉米夫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更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的表达水平与银屑病活动性的相关性,评估SCCA作为银屑病活动性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32例银屑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同期非银屑病患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银屑病组阳性121例,SCCA平均浓度为(4.31±1.61)ng/mL;阴性11例,SCCA平均浓度为(0.82±0.43)ng/mL。对照组阳性11例,SCCA平均浓度为(2.77±1.52)ng/mL;阴性39例,SCCA平均浓度为(0.62±0.42)ng/mL。SCCA诊断银屑病的灵敏度为91.7%(121/132),特异性为78.0%(39/50)。SCCA浓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可信区间为0.791~0.923,P<0.05)。在不同分型的银屑病患者中,寻常性与关节病性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低于红皮病性与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与脓疱性银屑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明显低于活动期银屑病患者(P<0.05)。结论血清SCCA与银屑病的活动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银屑病病情的指标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在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研究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58例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前3个月治疗时给予58例患者口服拉夫米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自第4个月开始应用单药阿德福韦酯治疗,总治疗时间是2年,对58例患者经过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2年后的长期效果进行探析。结果本次探究中58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是86.20%(50/58),病情得到有效缓解;58例患者治疗后Child-Pugh评分显著性优于治疗前,58例患者治疗1年后、治疗2年后肝功能以及治疗2年后HBVDNA定量均显著性优于治疗前,组间数据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长期效果较为理想,抗病毒效果较好,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值得临床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医源性活动性结核病采取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因糖皮质激素导致医源性活动性结核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前者行常规治疗,后者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试验组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用于糖皮质激素所致医源性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建议大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