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3月.44位用法语写作的作家联合签署“向法语世界文学’挺进”的宣言,宣布法语世界文学”的诞生.激起各界对于法语文学的重新审视。法语世界文学”概念的出现,是对语言、文学和民族的再度深入诠释,还是新瓶装旧酒,只是简单的类型替换?本文从该宣言产生的背景出发,界定法语文学法语世界文学法语外国文学等概念,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及宣言和同名文集中所体现出的模糊性.解读法语文学世界”视角下的中心偏移问题及难以避免的法国性.探讨文学整体统一化和多元化和谐共生的可能。法语世界文学”应势而出,投石问路,它的理论依据、发展前景仍有待深研。

  • 标签: 法语“世界文学” 法语圈文学 全球化 中心多元化
  • 简介:1827年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成为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滥觞,它不断为后世学者所解读、分析和阐发。20世纪下半叶,解构主义、后殖民理论兴起,解构了欧美中心主义,比较文学的多元文化主义时代来临。1993年伯恩海姆的报告,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两条建议,其中之一,就是比较文学应摒弃欧洲中心主义,而提倡多元文化主义,将比较文学研究范围扩大到东西方。

  • 标签: 比较文学研究 “世界文学” 多元文化主义 欧洲中心主义 德论 解构主义
  • 简介:想到这个题目时,我十分兴奋,以致午觉都没有睡成,失眠了。关于扫瞄世界文学,在1995年我做过一次,那时我横扫的基本是20世纪的世界文学,虽说也捎带上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和18世纪、还有部分19世纪的世界文学,但主体绝对是二十世纪的。那毕竟是二十一年前了,我的阅读范围还不够广阔,对于某些作家,不过是读了他一两本书。后来我逐渐扩大阅读的范围,从二三本到了四五本,我选择的重要作家,就把他所有的作品读完。

  • 标签: 小说家 《海上劳工》 司汤达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白鲸》 巴尔扎克
  • 简介:“民族文学的意义现在已经不大了,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开始,每个人都应促进其发展进程。”众所周知,这是歌德1827年对艾克曼(Eckermann)所说的话。20年后的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指出:“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越来越不可能了,于是从许多民族和地方文学中,出现了一种世界文学。”世界文学(Wehliteratur):这正是歌德和马克思的构想。

  • 标签: 世界文学 猜想 民族文学 地方文学 马克思 狭隘性
  • 简介:《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TheNortonAnthologyofWorldLiterature)系列从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数百万的教师、学生和普通读者阅读使用,获得了较高的声誉,在现有诸多世界文学选集中占据权威地位。本文以2012年最新版《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若干以往版本。对其选用、译介、编排、解释世界文学作品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呈现其世界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世界文学是多元起源,其发展不是汇聚在一起的河流,而是多条线索的交织;世界文学的范围从西方拓展到全世界,从“名著”扩大到“代表性作品”,从纯文学作品延伸到思想文献、民间文学和大众作品。《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按“主题”划分教学模块,每个主题模块统领若干文本,增强了作品的关联性,而大量辅助性资源也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标签: 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 世界文学理论 世界文学
  • 简介:文学”这个概念是人类古已有之的,而“世界文学”这个观念并非是人类古已有之的。只是在1827年,伟大的歌德才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个观念。这距今已经172年了。只是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才在不朽的《共产党宣言》里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世界文学”的极其深刻的学说。这距今也已151年了。在人类快进入必将发生重大社会变迁的21世纪的前夕,回顾一百多年来西方、东方是怎样看待“世界文学”的,这应该是更多还原

  • 标签: 世界文学 发展 美国 麦卡锡主义
  • 简介:近年来学界在讨论世界文学时,习惯于将歌德的世界文学当做理念或文本来引用.却常常忽略了它首先是一个历史事件。歌德时代的德意志知识分子在建构民族国家受挫的情况下.发展出“文化民族”的集体认同,同时将世界主义精神视为民族优越性的体现。这种奇特的认同(一个体现着世界主义精神的文化民族)也存在于歌德的世界文学观中.反映出后者的复杂面相:被建构的“德国”支撑着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反过来,歌德的世界文学观也在对“德国”进行着意义的填充。但歌德并非民族主义者,而是一个精英主义者.他观察到大众趣味的低下.因此对已然借着市场和读者降世的世界文学频发警醒之语,并对由精英文学家们的团结和交流创造出来的世界文学抱有期许。

  • 标签: 歌德 世界文学 德意志 文化民族主义 世界主义 精英主义
  • 简介:在全球化过程中,民族文学、国别文学如何生存发展,世界文学能否实现,比较文学如何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对这几种文学之间在学术视域、学理范式和实践探索中进行分析,阐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是本文的中心问题。民族文学世界文学正是由于比较文学的介入而突显出学理意义。它使具有强烈民族或地域特点的民族或国别文学在跨越了异质文化界限而成为世界文学以后,表现出“越族”、“去国”的本质特征。但是民族性却会长期存在于世界文学之中,因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

  • 标签: 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
  • 简介:《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学术集刊),已于2012年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创刊号。本集刊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秘书处承办,系“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国家二级学科专业双语集刊,

  • 标签: 中国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创刊号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科专业 学会
  • 简介:东欧、拉美,伊斯梅尔·卡达菜、加西亚·马尔克斯,《梦宫》、《百年孤独》,这只是浩若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的两块文学版图,两个人名和两本书。本次交流的主题为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对话和互动。然而,如果没有翻译家,我们不会有机会亲近那些伟大的灵魂。

  • 标签: 文学杂志 中国文学 世界文学 《滇池》 交流 对话
  • 简介:《现代文学》以谦虚、开放的姿态积极介绍世界文学,遍尝一切新鲜的“异味”,尤其是对世界左翼文学潮流的介绍细致而深入。这也反映出了19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发展趋势。《现代文学》对其作他家与文学现象的介绍也是相当中肯的。此外它还呵护着文学新人的创作,支持着中国新文学的发展。

  • 标签: 《现代文学》 世界文学 翻译 创作
  • 简介:歌德通过具体的创作生涯,深深地体会到要建设德国的文学,就必须向其他民族的文学学习,这既包括古希腊的,也包括英国和法国的文学,这就意味着德国"民族文学"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是面向世界的。为此,任何执著于"民族文学"的思路,只要有低估别国文学的倾向,都是他所不能熟视目睹的,并由此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构想。"世界文学"的构想,首先就是要超越单纯"民族文学"的狭隘提法。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歌德来说这一构想总要由具体的作家切实贯彻,由作家通过自己的阅读和鉴赏而赏识别国的有文学价值的作品,这就意味着"世界文学"的构想是实践性的而非理论性。同时,这种赏识总是有标准的,歌德也有他自己的标准。

  • 标签: 歌德 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
  • 简介:歌德基于各民族人性共通的理念提出了"世界文学"的理想,①马克思则探讨了这一理想实现的物质条件--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各民族的广泛交往.②探讨网络时代"世界文学"的理想,必须首先看一看今天世界民族和语言的现状,看一看网络科技的发展给世界文学造成了哪些影响.

  • 标签: 网络时代 世界文学 物质条件 文学创作 信息共享
  • 简介:日本女性文学始自《万叶集》,那里收录了为数不多的女性歌人的作品。到了平安时代,女性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顶峰,形成了日本国文学的基调。而到了室町时代,就很难发现著名的女性歌人、作者。但是,如果把"艺能"也纳入到"文学"的概念中来思考,就可以发现日本的女性在"艺能"中自始至终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比较了包括"艺能"在内的日本和欧洲的古代女性文学史,指出了欧洲中世纪女性书写和日本古典女性文学与宗教、预言能力以及"艺能"的关系。

  • 标签: 女性文学 艺能 宗教 欧洲中世纪文学 日本古典文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20
  • 简介:西方的文学世界预示了一种真正的世界文学,西方文学进入了化人化文的开放境界,    一 西方文学世界化与文学世界——文学的自赎与文学的解放  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 标签: 世界文学 中国文学 中的中国
  • 简介:本文的宗旨是探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文学。笔者的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通过对国际文学世界化的透视,解析业已形成的文学世界;经由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三岔口,揭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过程;进而从中外文学的新向度,展望中国文学世界化的之展趋势。

  • 标签: 文学格局 中国文学 文学世界化 现代化 世界文学
  • 简介:谈论世界文学通常总是以歌德的“世界文学”构想为轴心,奥尔巴赫谈论世界文学同样如此。奥尔巴赫所作的诠释.有两点值得回味。其一是指向将来的世界文学危机意识。奥尔巴赫认为,由于世界的“标准化”发展趋势,歌德所说的“世界文学”构想在将来势必会遭遇破灭的结局。其二是指向现在的“综合的世界文学文学”构想。奥尔巴赫指出.就世界文学现在的丰富状况而言.每住研究者都应当致力于发展一种综合的世界文学文学,从丰富庞杂的世界文学总体中找出一种富有启示意义的统一性.

  • 标签: 奥尔巴赫 歌德 世界文学 语文学
  • 简介:世界文学通常被视为一种全球性现象,然而对个体读者而言,它具体体现在书店能提供哪些书、课堂上使用哪些书。“世界文学”的概念在不同国家差异很大,阅读文本与关注问题也各有不同;这与该国家的背景文化有独特的联系。斯皮瓦克最近表达了一种担忧,认为“世界文学”日渐成为美国的专有输出品,压倒了其他地区的模式。本文将论及这个话题,将美国与某些亚洲国家的文学状况进行对比,并主张世界文学与本国传统之间应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后者为彼此的理解与接受提供了最直接的背景环境。

  • 标签: 世界文学 民族传统 美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