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汉法词典》(DictionaireChinois&Franois)是欧洲印行的第一部汉外双语词典,附于基歇尔《中国图说》法文版(1670)书后。词典全篇计44页,收录汉语条目约三千,以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居多,间有词组、短句、成语。每页排为两栏,每栏左侧列出汉语条目,但不写汉字,均以法文字母转写,按音序编排;右侧列有法文解释,或直取对应词,或予以定义,或作详细的诠说。其注音已成系统,区分送气与否,采用清平、浊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调号。总体上看,词典所收为明末清初的官话词汇,而杂有南北方言的用词。探讨这部词典,结合考察出自早期传教士之手的类似作品,有助于还原、印证近代汉语的词汇和语音面貌,同时也可揭示传教士来华之始对中国名物的体认,以及对汉语同音字词的处理,对词义如同义、反义的辨析,对名、形、动诸词性的判别等等。

  • 标签: 汉法词典 早期西洋汉语词典 海外汉语研究史
  • 简介:翻译与文化一直是外语界热议的话题。文化翻译过程涉及对文化现象的译介难题和对翻译与文化两者互动关系的动态把握。借助对原语和译入语中所承载的文化象征意义的符号学分析,就能够将文化翻译现象从形象联想、隐喻、特有词汇三种视角加以区别对待。汉英互译的例证说明,这三种翻译文化的方法论都根植于一种认识: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语言所蕴涵和承载的文化的翻译。只有通过文化翻译才能译出好的作品。

  • 标签: 翻译 文化 语言 符号学 象征意义
  • 简介:医学文献的翻译对出身于文科或社会科学的译者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无论中医西医都各有其传统概念、系统、范畴、词汇。而新兴的医疗技术和新开发的药物亦日新月异,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士固然需要不断掌握新的发展,医学翻译工作者亦要尽力应付,精益求精。译医之难,难于上青天。

  • 标签: 医学翻译 翻译工作者 社会科学 医学文献 医疗技术 医疗工作
  • 简介:中国翻译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的高潮,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到五四前的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最初的佛经翻译浪潮是中国翻译史的开端,某种程度上它奠定了翻译的基础,其翻译方法,翻译理论,翻译价值观对整个汉译的影响深远。本文主要研究佛经汉译“文以明道”的翻译观的形成与价值,从佛经翻译方法角度分析翻译观的形成,从中国文化与佛学文化融合过程分析“文以明道”的作用。

  • 标签: 文以明道 翻译方法 文化融合 翻译观
  • 简介:翻译过程中最大的难点之一就是怎样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苏珊·巴斯奈特认为翻译不是单纯的文字处理,而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文化功能的等值,使原语文本的内容在译语文化里发挥同样的功能。以翻译等值理论为指导,采用直译、直译加注、意译、替换等方法翻译动物名称,能消除因动物名称文化差异在文化交流中所引起的误解,从而有效地传递动物名称的文化信息,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转换。

  • 标签: 翻译等值理论 动物名称 翻译方法
  • 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翻译的职业化与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从属于语言服务职业的翻译服务与教育,如专业文化翻译、口译及会议翻译、新闻编辑排版、计算机翻译与制作、网络与软件本地化、多种语言技术写作、语言服务教育等,完成这些工作,必须掌握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的原则:艺术性原则、相结合原则、易懂性原则、感情化原则、无注性原则。

  • 标签: 影视翻译的职业化 翻译教育 原则
  • 简介:在文学翻译整体过程中,翻译家清醒地认识和恰当地处理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至关重要。英美文学翻译家郭国良与法国文学翻译家许钧结合国内外国文学翻译的实际,从个人翻译经验出发,就文学翻译的本质、翻译动机、文本选择、翻译的过程、翻译的主要障碍、译者与作者及读者的关系以及目前国内文学翻译的困境等重要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他们表示,虽然在翻译过程中与作家和未知读者的相知相遇给翻译本身带来莫大助益,但译者也面临诸多挑战。两位译者针对国内译著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呼吁文学翻译应得到文学翻译界内外更多的关注。

  • 标签: 文学翻译 译者 读者 外国文学 奇遇
  • 简介:《美丽中国》是一部中英联合制作的对外宣传纪录片,旨在树立中国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形象。该纪录片配有中英文字幕,为中外观众的观赏提供便利。文章选取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生态翻译学,即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对纪录片《美丽中国》的字幕进行对比分析。在语言维,《美丽中国》字幕转换时充分考虑到了英汉语言的各自特点和差异;在文化维,注重文化内涵的传递;在交际维,不追求逐字翻译,而是关注语境下的交际意图是否得到体现。从翻译生态学视角探讨《美丽中国》字幕翻译能拓宽翻译研究的视角。

  • 标签: 生态翻译学 《美丽中国》 字幕翻译
  • 简介:文学翻译怎样才能升华为翻译文学是一个译学问题,也是个诗学命题。鉴于翻译文学的实践性特征,我们在探究其美学、诗学层面的问题时,必然会从翻译实践维度做译学范畴的分析,质言之,这个问题关乎"道器"之争。本文从日本昭和初期的海明威作品翻译入手,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二者彼此联动于一个时空的,同时也可表述为社会的、历史的逻辑链条上。

  • 标签: 文学翻译 翻译文学 主体性 创造性翻译1
  • 简介:中国一些翻译理论家将韦鲁蒂的Foreignization翻译成"异化"并使之成为流行的译名。研究发现Foreignization翻译成"异化"是误译,正确译名是"洋化"或者"外化"。韦鲁蒂的"异化"(Foreignization正确译名"洋化"、"外化")违背翻译本质和翻译的目的,是反翻译。鲁迅对世界翻译理论做出巨大贡献,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归化"翻译策略和"保存洋气"翻译策略的学者。中国翻译理论界只认可韦鲁蒂的domestication(被译成"归化")和"异化"(Foreignization正确译名"洋化"、"外化")。可是,鲁迅早在韦努蒂60年之前提出的"归化"和"保存洋气"被淹没和覆盖在韦努蒂的domestication(被译成"归化")和"异化"Foreignization(正确译名"洋化"、"外化")之中了。中国翻译理论界将鲁迅的"保存洋气"与韦努蒂的"异化"Foreignization(正确译名"洋化"、"外化")划等号,可是实际上鲁迅的"保存洋气"与韦努蒂的不能自圆其说的"异化"Foreignization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 标签: 鲁迅 贡献 韦鲁蒂 不能自圆其说 新解
  • 简介:广泛深入的研究不断拓宽翻译研究的思路,更影响着翻译研究本体的构成与体系。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众多的翻译理论流派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状况,往往导致对翻译本体认识的模糊,使翻译教学所涵盖的理论综合性弱化。文章从翻译综合学派思想的分析入手,谈翻译本体论构建,进而论证翻译研究的本体应建立于早期的经典文献的翻译实践及理论之上,提出翻译教学一旦注重这一翻译研究的本体,则能够领悟到翻译综合派的综合实质。

  • 标签: 翻译本体论 翻译综合学派 翻译教学
  • 简介:经济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应用型翻译人才,文章对实用翻译人才的需求及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与不足进行了分析,指出应用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创新翻译教学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

  • 标签: 应用型翻译人才 地方性高校 培养模式
  • 简介:功能翻译理论是多元化的理论体系,其是以目的法则为主要基础,该理论将功能翻译理论与商务英语翻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本文主要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的三大原则及其对商务英语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商务英语 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
  • 简介:英语介词的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就必须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翻译,而不能仅凭词义机械地翻译。为了译文准确,在对英语介词的翻译中,通常采用转译、增译、分译、不译、反译五种翻译方法。

  • 标签: 介词 分类 翻译
  • 简介:隐喻是指为了更加深刻形象地说明事物,而将其比喻成具有相同鲜明特点的另一种事物。翻译则是通过对原文本的分析,将源语言向目标语言进行转化并重构的过程。从表面来看,隐喻与翻译是两个不同概念,但实质上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改革的不断深入,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越来越普遍,隐喻和翻译这两种认知过程和思维活动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交叉。隐喻与翻译在构建过程中的相似性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 标签: 隐喻 翻译 构建 转换
  • 简介:翻译语"与汉语语境中拿一个现成的汉语词来解释和翻译外语的"译词"不同,它是用创制的新词来解释性地翻译外语相应的词,并最终使其融入译入语系统中。柳父章是现代"翻译语"研究的第一人,他从历史文化语义学的角度,从个别词语切入,通过考查"翻译语"的演变来梳理日本翻译思想的形成过程,并认为"翻译语"具有"宝匣效应",是健康语言的征候,而此前翻译界则普遍认为随意使用"翻译语"的现象是语言上的一种病态。柳父章还注意到"翻译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翻译文体"的语体和风格,而翻译文体的这些特性又直接推进了日语文体、风格的现代化。这些观点在翻译史及翻译理论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并在方法论上启发和影响了我国的一批学者。

  • 标签: 柳父章 翻译语 宝匣效应 历史文化语义学 翻译文化
  • 简介:文章在反思传统翻译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以过程为取向、着重培养译者能力的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目标转向;结合评注式翻译教学案例,详细描述评注式翻译的过程,并分析其对本科翻译教学目标转向的意义。

  • 标签: 过程教学法 译者能力 评注式翻译 翻译教学
  • 简介:语用学研究文本语境,可以指导翻译教学。翻译过程包含理解、表达和重组阶段。文章叙述了语用学的基本内涵、翻译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并结合具体事例探讨了语用学与翻译学有机结合形成的语用翻译,最后总结出语用学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 标签: 语用学 翻译过程 翻译教学 语用翻译
  • 简介:本文从文化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英译策略。对于描述类的建筑文本的英译,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这样能够保留源语建筑文化的信息;对于两种建筑文化之间出现的文化空缺信息,可以采取音译加注释的方法,使译语读者了解源语特有建筑文化名称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的艺术精神及文化体系。

  • 标签: 文化翻译理论 建筑文化 翻译策略
  • 简介:文学翻译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身为作家和翻译家的余光中从自身创作和翻译实践出发对文学翻译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提倡文学翻译时采用变通手段,呼吁“以诗译诗”,再现原诗的音韵美和意象美,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翻译美学的相关理论不吻而合。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余光中所译诗歌,探讨其如何以变通手段以诗译诗,再现原诗的音形意之美,能够为普通译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翻译美学 余光中 诗歌翻译 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