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1996年以来,国内铺设了大量的混凝土岔枕提速道岔。混凝土岔枕在制造时预埋了塑料套管,通过塑料套管与Φ30大螺栓连接把钢轨及各型轨下垫板固定在岔枕上,从而固定了道岔整体轨道框架。显然,如果塑料套管、大螺栓失效必然会影响道岔轨道框架的稳定,甚至威胁行车安全。在混凝土岔枕提速道岔铺设初期,塑料套管和Φ30大螺栓的失效情况并不明显,经过长期运营后,塑料套管逐渐老化,加上对提速道岔维修养护方法的不当以及随着列车通过总重的增加,塑料套管和Φ30大螺栓的失效情况逐渐增多,特别在道床板结、状态较岔的道岔,甚至出现塑料套管和Φ30大螺栓大量失效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更换失效的塑料套管,将严重影响提速道岔设备质量和行车安全。整治失效塑料套管的难点在于在不破坏混凝土岔枕螺孔内的水泥螺纹的条件下完整地把塑料套管取出来。由于塑料套管在岔枕制造时就预埋在岔枕孔内,它通过外螺牙与岔枕孔内的水泥螺纹咬合固定,通过内螺纹与Φ30大螺栓联结固定,只有不破坏岔枕孔内的水泥螺纹,才能使新更换上去的塑料套管与岔枕完整地吻合固定,达到套管预埋时的效果。一旦塑料套管失效,要在不破坏岔枕孔内水泥螺纹的条件下把塑料套管完整取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也是严重困扰工务系统提速道岔维修养护工作的难题之一。如果在取出套管的过程中把岔枕螺纹破坏,由于套管外围没有了岔枕水泥螺纹的配合,尽管事后采用胶水使套管与岔枕黏结,但实践证明其使用寿命非常有限,有时甚至不得不更换混凝土岔枕,而因为塑料套管的失效而导致更换岔枕在经济上是非常不可行的。
简介:目的观察枕颈融合术中应用综合策略对固定枕颈角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3月我科采用综合策略(后枕颈角和Takami'枕颈角)完成后路枕颈融合术的13例患者资料,男3例,女10例;年龄31~60岁(平均42.9岁)。50例年龄20~60岁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获得正常人群后枕颈角和Takami'枕颈角的数据;术中基于上述数据调整固定角度。记录患者术前和术中枕颈角度的变化,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和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X线平片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及各随访时间点枕颈角和下颈椎曲度变化情况。结果术前6例患者Takami'枕颈角为非正常值,其中4例患者后枕颈角及Takami'枕颈角均为非正常值。1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即刻后枕颈角及Takami'枕颈角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随访12~48月(平均27.4±15.1月),术后患者枕颈部疼痛及神经功能获得显著改善;末次随访,VAS评分由术前6.4±0.8分降至2.9±0.6分;JOA评分由术前12.9±2.3分改善至15.3±0.9分。术后各随访点枕颈角及下颈椎曲度无显著变化(P〉0.05);至末次随访,13例患者枕颈部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枕颈融合术中应用综合策略有助于选择合理的固定角度并避免枕颈角度不佳所致各种并发症,从而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以及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枕横位或枕后位难产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帮助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助产方式帮助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的出血率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在自然分娩率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在术后出血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枕横位以及枕后位难产的产妇,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帮助分娩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术后出血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并推广。
简介: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在骨隆突处[1]。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压疮问题凸现,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危及生命,已引起高度重视[2]。及时更换体位协助翻身,可以预防压疮和提高舒适性。对于年老体弱、昏迷、手术后自主活动能力丧失、瘫痪等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协助翻身及时更换体位[3]。目前临床协助翻身时,常采用三角翻身枕,然而单纯使用三角翻身枕时躯干与床面成一个角度,双下肢特别是上侧的下肢难以舒适放置。为提高患者翻身时舒适性,笔者设计与制作助翻身下肢枕,翻身时配合三角翻身枕一起使用,经过临床使用,获得较好效果,现将制作与使用方法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