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无创超声输出监测仪对不同胎龄及出生体重的新生儿进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探讨其与胎龄和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3~9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胎龄分为<29周组、29~33周组、34~36周组、≥37周组,按出生体重分为<1 000 g组、1 000~1 499 g组、1 500~2 499 g组、≥2 500 g组。通过无创超声输出监测仪测定新生儿心率(heart rate,HR)、输出(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输出(stroke volume,SV)、心肌收缩力(inotropy,INO)、校正血流时间(flow time corrected,FTC)、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应用单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不同胎龄或出生体重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20例,男69例,胎龄(34.2±3.8)周,出生体重(2 221±860)g。SV(r=0.489,P<0.001)、CO(r=0.681,P<0.001)、CI(r=0.348,P<0.001)、FTC(r=0.266,P=0.003)、INO(r=0.446,P<0.001)、HR(r=-0.322,P<0.001)与胎龄存在线性相关性,SVRI(r=-0.052,P=0.574)与胎龄不存在线性相关性。SV(r=0.603,P<0.001)、CO(r=0.852,P<0.001)、CI(r=-0.390,P<0.001)、INO(r=0.576,P<0.001)、HR(r=-0.440,P<0.001)与出生体重存在线性相关性,SVRI(r=-0.076,P=0.409)、FTC(r=0.090,P=0.329)与出生体重不存在线性相关性。结论无创超声输出监测仪可实时监测新生儿血流动力学参数,SV、CO、CI、INO、HR在不同胎龄或出生体重新生儿中明显不同,且与胎龄和体重成线性相关。

  • 标签: 血流动力学监测仪 血流动力学参数 婴儿,新生 出生体重 胎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搏轮廓输出(PiCCO)监测技术在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2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3例严重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采用的监测方法,将患者分为PiCCO监测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43±13)岁]与常规监测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39±9)岁]。患者入院后均按照第三军医大学休克期补液公式进行补液,常规监测组通过监测患者尿量、血压等指标进行液体复苏;PiCCO监测组患者行PiCCO监测,在常规监测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综合患者情况及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不追求参数达到正常水平)指导液体复苏。统计2组患者伤后第1、2个24 h的胶体系数与电解质系数[同时将伤后第1个24 h胶体系数、电解质系数与第三军医大学休克期补液公式值0.75 mL·kg-1·%体表总面积(TBSA)-1比较]、总补液系数、尿量,入院时及入院后24、48 h乳酸、碱剩余水平及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病死比例;统计PiCCO监测组患者伤后24、48、72 h心脏指数、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水平以及这些指标异常的病例数。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独立样本或单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Bonferroni校正。结果PiCCO监测组患者伤后第1个24 h的胶体系数为(0.69±0.15)mL·kg-1·%TBSA-1,明显少于常规监测组的(0.85±0.16)mL·kg-1·%TBSA-1(t=-2.612,P<0.05);与第三军医大学休克期补液公式值比较,仅常规监测组患者伤后第1个24 h胶体系数明显增多(t=2.847,P<0.05)。2组患者伤后第2个24 h胶体系数及伤后第1、2个24 h电解质系数、总补液系数、尿量相近(t=0.579,-0.011、0.417,-1.321、-0.137,0.031、1.348,P>0.05)。2组患者入院时与入院后48 h乳酸水平、碱剩余水平、氧合指数及入院后24 h氧合指数相近(t=-1.837、0.620、0.292,-1.792、1.912、-0.167,1.695,P>0.05)。PiCCO监测组患者入院后24 h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分别为(4.8±1.4)、(1.2±5.5)mmol/L,明显优于常规监测组的(7.0±1.5)、(-2.8±3.0)mmol/L(t=-3.904、2.562,P<0.05或P<0.01)。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相近(t=-0.699、-0.697,P>0.05),病死比例相近(P>0.05)。PiCCO监测组患者GEDVI和ITBVI在伤后24、48 h低于正常值低值,在伤后72 h处于正常值范围;心脏指数逐渐升高,于伤后48 h恢复正常;SVRI在伤后24 h显著升高后逐渐下降至正常;EVLWI均数在伤后各时间点均<10 mL/kg。伤后24 h,PiCCO监测组≥8/15的患者大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之后异常比例有所下降。结论在常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采用PiCCO监测技术结合患者综合情况,不以血流动力学参数正常为目标指导严重烧伤患者液体复苏,可减少胶体的使用量,更好地改善组织灌注,复苏效果优于常规监测。

  • 标签: 烧伤 休克 补液疗法 血流动力学 脉搏轮廓心输出量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重症肺栓塞导致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某医院2021年6月31日抢救的一例急性重症肺栓塞致骤停患者选取进来,开展急救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急救护理,患者成功脱离生命危险。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肺栓塞致骤停患者而言,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根本性的提升患者的生还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急性重症肺栓塞 心搏骤停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量变异率(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指导液体管理对肝移植患者的输液量、肾功能及腹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93例需行肝移植的肝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以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指导术中容量管理,观察组47例以SVV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输液量差别以及肾功能和腹内压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晶体输注量、人工胶体输注量及总输液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d两组血清尿素氮(urea nitrogen, BUN)、肌酐(creatinine, Scr)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当日观察组尿量高于对照组;术后2 d两组尿量较术后当日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两组腹内压较术前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SVV的液体管理通过给予适宜的输液,调控肝移植患者的腹内压,改善患者肾功能,调控输液量,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每搏量变异率 液体管理 肝移植 输液量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超声出量监测仪(USCOM)评估婴幼儿肺炎患儿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74例婴幼儿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分为轻症肺炎组(45例)和重症肺炎组(29例),使用USCOM测定2组患儿心率(HR)、校正流动时间(FTc)、出量变异度(SVV)、出量指数(SVI)、心脏指数(CI)、肌力指数(INO)、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根据各个年龄段患儿的CI、SVRI具体数值区分血流动力学类型,根据CI值分为正常排、高排、低排,根据SVRI值分为正常阻、高阻、低阻,比较2组肺炎患儿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1.轻症肺炎组中42.22%(19/45例)的患儿出现血流动力学状态异常,其中94.74%为高排低阻型。重症肺炎组中79.31%(23/29例)的患儿出现血流动力学状态异常,其中86.96%(20/23例)的患儿为非高排低阻型,表现出血流动力学类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为低排高阻(39.13%)、高排正常阻(26.09%)、低排低阻(13.04%)、正常排低阻(8.70%)。2.治疗前重症肺炎组和轻症肺炎组HR、SVI、CI、INO、SVRI分别为(153.2±19.3)次/min、(32.0±5.8) mL/m2、(4.3±1.0) L/(min·m2)、(1.1±0.4) W/m2、(1 139.0±280.6) d·s·cm-5·m2和(140.2±13.2)次/min、(39.2±4.1) mL/m2、(5.1±0.8) L/(min·m2)、(1.4±0.2)W/m2、(904.7±175.8) d·s·cm-5·m2,重症肺炎组SVI、CI、INO均低于轻症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肺炎组HR、SVRI均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前心脏前负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治疗后HR[(137.6±9.3)次/min]低于治疗前,SVI、CI[(36.2±3.4) mL/m2、(4.7±0.3) L/(min·m2)]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USCOM可快速、动态了解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USCOM发现较多婴幼儿轻症肺炎患儿可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且多为高排低阻型,大多数幼儿重症肺炎患儿出现不同类型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且多为非高排低阻型,治疗后可恢复正常。

  • 标签: 婴幼儿肺炎 左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 超声心排出量监测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骤停复苏后患者急性肝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本科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将入选患者分为ALI组和非ALI组,比较两组患者入科时的基本情况及是否发生骤停后休克及心功能不全。使用单因素生存曲线(Kaplan-Meier法)分析ALI对患者1年生存率的影响。观察ALI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AL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ALI组54人,非ALI组158人,ALI组患者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较长[19(10~27)min,P=0.015],ALI组患者总体病情(SOFA评分、酸中毒和乳酸)较重。ALI组和非ALI组骤停后休克和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74% vs. 55%和89% vs.70%。非ALI组患者的1年累计生存率明显高于ALI组,Log Rank (Mantel-Cox) χ2=4.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ALI持续时间越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越高。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及心肺复苏后患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和ALI的发生相关,OR值分别为3.762(2.347~5.098)和4.272(2.943~5.932),P<0.05。结论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及心肺复苏后的心力衰竭是ALI的危险因素,ALI的发生增加患者病死率。

  • 标签: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急性肝损伤 累计生存率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围术期骤停是导致患者围术期病死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首个专门针对围术期骤停救治的临床实践推荐于2021年发布,共给出22条临床实践建议。其内容主要涵盖救治期间需监测的指标、除颤与胸外按压的先后顺序、肾上腺素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具体使用方法、特殊类型的围术期骤停的治疗策略、运用超声等辅助治疗技术进行辅助救治、血流动力学与呼吸参数的合理设置以及体温管理等。该临床实践推荐对指导临床有效救治围术期骤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探讨围术期骤停救治提供了指导。

  • 标签: 心脏停搏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出量监测仪(USCOM)对早产儿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收住的胎龄<34周、出生72 h内入院的16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出生72 h内超声心动图(ECHO)结果、临床表现及是否口服布洛芬关闭动脉导管,分为无动脉导管未闭(PDA)组(77例)、非hsPDA组(59例)和hsPDA组(29例)。ECHO检查0.5 h内完成USCOM测定。hsPDA组口服布洛芬,期间每隔24 h连续动态监测USCOM,口服布洛芬结束后24 h内复查ECHO及USCOM。结果与非hsPDA组、无PDA组比较,hsPDA组胎龄[(31.51±1.62)周、(32.09±1.27)周比(30.82±1.61)周,F=8.425,P<0.001]、出生体质量[(1 154.49±192.55) g、(1 195.58±182.02) g比(1 094.66±153.69) g,F=3.366,P=0.037]明显减小;平均血压明显减低[(38.37±2.20) mmHg、(38.53±2.37) mmHg比(30.52±2.31) mmHg,1 mmHg=0.133 kPa,F=142.860,P<0.001];心率[(129.68±7.11)次/min、(130.34±7.27)次/min比(164.76±7.65)次/min,F=271.790,P<0.001]、B型钠尿肽明显增高[(203.76±108.68) ng/L、(152.43±54.24) ng/L比(3 385.31±856.26) ng/L,F=931.300,P<0.001];左心房内径/主动脉内径明显增大(1.32±0.12、1.29±0.09比1.60±0.12,F=84.970,P<0.001)。USCOM参数:hsPDA组较非hsPDA组、无PDA组的左心室排出量(LVCO)[(0.40±0.08) L/min、(0.40±0.08) L/min比(0.51±0.04) L/min,F=26.760,P<0.001]、心脏指数(CI)[(3.76±0.48) L/(min·m2)、(3.54±0.30) L/(min·m2)比(4.43±0.36) L/(min·m2),F=56.060,P<0.001]、量[(3.75±0.28) mL、(3.70±0.23) mL比(4.22±0.36) mL,F=40.170,P<0.001]、指数[(34.42±2.66) mL/m2、(34.47±3.29) mL/m2比(38.45±3.32) mL/m2,F=20.080,P<0.001]、主动脉峰流速[(1.12±0.12) m/s、(1.11±0.10) m/s比(1.23±0.09) m/s,F=14.890,P<0.001]、校正流动时间[(379.02±22.69) ms、(376.51±27.95) ms比(403.69±39.04) ms,F=10.120,P<0.001]明显增大,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1 109.49±115.67) ds·cm-5·m2、(1 070.01±133.55) ds·cm-5·m2比(861.31±115.22) ds·cm-5·m2,F=41.130,P<0.001]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I和SVR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6、0.905。CI的最佳诊断界值为4.05 L/(min·m2),CI>4.05 L/(min·m2)预测hsPDA敏感性为0.828,特异性为0.860;SVRI的最佳诊断界值为1 002.5 ds·cm-5·m2,SVRI<1 002.5 ds·cm-5·m2预测hsPDA的敏感性为0.660,特异性为1.000;二者联合,对hsPDA预测的敏感性为0.966,特异性为0.949。结论USCOM对hsPDA有较好的诊断和预测价值,联合应用CI和SVRI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早产儿PDA早期诊治方案的制定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婴儿,早产 超声心排出量监测仪 血流动力学影响
  • 简介:摘要: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也存在差异性,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让他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文通过讲究民主,个性成长;掌握班情,了解个性;扬长避短,树立信心和搭建舞台,展示风采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让一片叶子都茁壮成长。

  • 标签: 个性 创造 呵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矿井瓦斯涌出统计工作在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当中是一切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矿井通风设计、瓦斯抽采系统设计以及矿井产量确认的重要依据,自我国于2018年实施《瓦斯综合治理办法》一文以来,瓦斯动态分析、处置制度等方面便被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框架瓦斯涌出量精准统计与智能化分析展开探讨。

  • 标签: 矿井瓦斯 涌出 精准统计 智能化计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毛蓓蕾老师在《之育》中向我们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以育人。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任何的教育技巧都抵不过爱学生。这是教育的关键。爱包涵着耐心与肯定;它不是溺爱,还夹着批评。播下爱的种子,更需要不断的实践去持续与检验。

  • 标签: 班主任 师爱 育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英语的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发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符合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理念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提高英语语言输入与输出质量,加强学生的学习主观意愿,从而实现大学英语的高质量教学。因此本文主要对输入与输出并举,提高英语能力进行研究分析,旨在通过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从而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 标签: 输入与输出 并举 大学英语 应用能力 提高策略
  • 简介:摘要:地表大气压的变化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起井下大气压的同步变化,大气压的变化使气体呈“膨胀—收缩”的“呼吸”状态,导致煤层内瓦斯异常涌出。通过分析瓦斯涌出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瓦斯涌出量随大气压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及时有效的采取通风系统调整和瓦斯抽放等治理措施有利于防止“一通三防”事故的发生,解决了高瓦斯矿井瓦斯超限等安全问题。

  • 标签: 空气参数 瓦斯涌出量 变化规律 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