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诊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研究对象为 100例接受急诊护理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 50例予以急诊护理,观察组 50例采用风险管理的急诊护理,评价不同护理实施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 (护理缺陷、护理差错、护理投诉、总风险例数 )少于对照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 (基础护理、风险评估、规避纠纷、护理操作、应急处理、病历书写等 )、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患者而言,采用风险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保障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安全与护患关系,值得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降低护理风险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观察对象设定为70名,于研究期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从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筛取,按照等量随机分组原则对70名患者进行分组,组别命名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用护理标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人数及满意度对比结果:34(97.14%):29(82.86%),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对比结果:0:1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标识融入日常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有助于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所收治的80例患儿,随机的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一组是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儿,在对照组中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儿在常规的护理上给予了风险的管理,对两组患儿的风险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的换这种,风险的发生率只有1.7%,在对照组中出现的风险发生率是20.0%,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有效的降低了护理的风险,同时减少医患纠纷,提升护理质量, 促进患者的健康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该文章主要针对急诊护理风险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原因以及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方法:为了保证实验研究的科学合理,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名急诊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分别对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和对比,主要包括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急诊患者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相应的满意度以及质量评分有了明显的提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到了降低(p<0.05)。结论:在对急诊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质量纠纷以及护理满意度,并且能够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到降低,护理风险管理除了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外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的50例外科临床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患者完成治疗后,对外科护理管理中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对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行客观评估。结果:临床中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在产生风险事件方面,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2例患者发生引流管脱出、2例患者发生焦虑抑郁,风险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引流管脱出,风险发生率为5%。对两组患者比较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在各项指标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更高一些,表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可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提升。结论:在外科护理管理中通过观察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该护理方法可明显提高风险管理和预防的成效,使风险事件尽可能降低发生率,进而使外科临床不断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