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随着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渐进入人口老年化阶段,慢性心衰在临床日益多见。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本文结合临床经验,论述临床慢性心衰的诊断及药物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次住院治疗所产生的心理焦虑与恐惧,以及长期服药对药物依赖性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治疗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39~81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指导,实验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指导外,再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比较,80例心衰患者中,实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减少了患者的消极,恐惧等负面情绪,降低了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P<0.05)结论经过有效的医患沟通,正确的心理疏导,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简介:摘要心衰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病人将向社区转移,缄市居民80%以上的医疗问题应在社区解决,因此慢性心力衰竭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药物治疗心脏衰竭仍与利尿剂,硝酸盐和洋地黄作为主要用药成分,洋地黄使用率有所下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使用和醛固酮拮抗剂呈上升趋势。改善率逐渐增加,住院期间死亡率下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1月-2015年9月收治的21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急性加重诱发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加重的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药物使用不合理、心律失常、并发其他心脏病、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血容量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和其他因素。其中,呼吸道感染(41.43%)、药物使用不合理(21.43%)、心律失常(11.43%)为三大主要因素。结论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当加强呼吸道感染、药物使用、心律失常等方面的动态监测,及时消除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用药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CHF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每组45倒;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用药教育,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未采取护理用药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按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的评分值及遵医行为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和护理用药教育后的SAS、SDS评分值分别为(47.23±2.13)分和(49.56±6.89)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为(51.34±3.25)分和(53.21±8.90)分(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用药教育后遵医行为依从性评分值为(32.16±5.16)分和(31.24±4.97)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为(27.30±4.74)分和(26.06±4.25)分(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用药教育有利于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降低其抑郁和焦虑感,确保诊治工作顺利进行,可以显著提高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加以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老年患者50例,将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舒适护理,对2组患者焦虑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加以对比。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其严重焦虑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0%与24.0%,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4.153,P<0.05);观察组患者其实施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由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6.690,8.262,3.272,2.242,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可促进其焦虑情况与生活质量的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