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站制备的不同规格的红细胞悬液及去白细胞细胞悬液的容量的统计分析,明确制备的红细胞成分的实际容量,满足现行标准要求,同时为本市临床输血患者的液体出入量计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站2012年10月-2013年6月间制备的1单位、1.5单位、2单位的红细胞悬液和去白细胞细胞悬液容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ml、300ml、400ml全血制备的悬浮细胞容量范围分别为320.2±31.0ml,230±21.5ml,151±14.9ml,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容量范围分别为282.8±20.5ml,205.3±17.2ml和130.2±11.5ml,各值均与理论容量的上限接近,综合分析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确定各容量标示量分别为310ml、230ml、150ml及280ml、210ml、130ml,血液容量在标示量的±10%内为该质控项目在控。

  • 标签: 悬浮红细胞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容量 标示量 质量要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去白细胞悬浮细胞悬浮细胞在同等离心条件下储存中的溶血率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3月—2013年8月该站收集的90袋每袋200mL的血液,随机分为3组,悬浮细胞组(30袋)、去白细胞悬浮细胞I组(30袋)、去白悬浮细胞II组(30袋),将其3组分别放置4℃冰箱内28d,分别7d、14d、21d、28d分别取样检测溶血率。结果悬浮细胞组溶血率分别是7d(0.59±0.02)、14d(0.11±0.07)、21d(0.13±0.08)、28d(0.21±0.11);去白悬红I组7d(0.14±0.09),14d(0.20±0.13),21d(0.24±0.14%,28d(0.10±0.22);去白悬红II组7d(0.10±0.06),14d(0.21±0.10),21d(0.32±0.16),28d(0.41±0.18)。结论红细胞溶血与血液在去白过滤的分离中受损有关,但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在保存期溶血率小于0.8%范围内可以用于临床使用。

  • 标签: 全血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悬浮红细胞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容量的标准。方法先通过计算拟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容量的理论值范围;再抽取一定数量的去白细胞悬浮细胞进行称重,通过公式计算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容量的实际值范围;最后对理论值范围与实际值范围综合分析,最终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细胞的容量标准。结果本站手工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容量标准,来源于400ml全血350ml±40ml;来源于200ml全血170ml±20ml。结论不同地区的血站可根据本地健康人群血细胞比容的参考范围、所用的采血袋、离心条件和分离血浆的方法等因素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容量的标准。

  • 标签: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容量 标准
  • 简介:目的:了解并比较手工分少白细胞细胞悬浮细胞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582例患者分为输注悬浮细胞组(1450例)和输注手工分少白细胞细胞组(1132例),输注前测定Hb值,复查患者及献血者ABO和RH(D)血型并作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后给每例患者进行血液学分析,检查Hb值,然后再进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结果:输注手工分少自细胞细胞效果好于普通悬浮细胞,并且输注手工分少白细胞细胞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输注手工分少白细胞细胞可以使输血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降低。

  • 标签: 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 悬浮红细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浮细胞生化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旨在推测红细胞悬液的质量,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本研究所用36份血液标本均来自我市中心血站、南宁市中心血站和桂林市中心血站的无偿献血者,分别在保存0天、7天、14天、21天时对红细胞悬液的钠(Na+)、钾(K+)、氯(CL-)、酸碱度(pH)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Na与PH值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且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K出现逐步增高的趋势,各组间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而Cl在各组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悬红中K+及乳酸含量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正常生理值。

  • 标签: 悬浮红细胞 保存 生化特点
  • 简介:目的:观察去白悬浮细胞在制备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制备过程对去白悬浮细胞的质量影响。方法:22份全血当日采集后分别于6和24h内制备成去白悬浮细胞2U,检测制备前后的各项指标:K+、FHb、pH、Hct。结果:去白悬浮细胞制备前K+、FHb、pH、Hot的均值较制备后K+、FHb、pH、Hct的均值低(P〈O.01),且制备前后6hK+、FHb、PH、Hct的均值较24h制备的去白悬浮细胞K+、FHb、PH、Hct的均值低(P(0.01)。结论:制备前后和制备时间对去白悬浮细胞质量有影响(P〈O.01)。

  • 标签: 去白 红细胞悬液制备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输血在抢救生命,疾病治疗中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人们对输血血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其安全和疗效,传统的输血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已进入成分输血的年代,是近代医学发展的结果1。它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输血技术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志。成分输血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的制品,一血多用,容量小,稳定性好,疗效好,副作用低,输入相对安全,便于保存,减少了血液传播疾病并节约了血液资源,降低费用减少了病人经济负担等优点。成分输血是患者缺什么补什么成分。目前国际上成分输血比例已达到90百分,发达国家已超过95百分以上。

  • 标签: 去白细胞 悬浮红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的血液贮存温度和贮存时间对去白细胞悬浮细胞细胞清除效果的影响,选择并建立合适的去除白细胞的操作方法,进一步提高血液中白细胞的清除效果。方法抽取本站采集的无偿献血者全血220{9,在不同的贮存温度(2℃~6℃、18℃~25℃)、贮存时间(2、4、6、12、24、36、48、60、72h)和即采即滤条件下随机分组,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分别留取相应的标本检测血液过滤前后的白细胞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2℃~6℃组白细胞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且明显低于18℃~25℃组和即采即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i)。②2h组白细胞残留量明显高于4h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72h组白细胞残留量呈逐步增高趋势,4~24h各组白细胞残留量均明显低于国家标准,与4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6h组、48h组白细胞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与4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h组:P〈0.05;48h组:P〈0.01);60h组、72h组白细胞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与4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血采集完成应置于4℃4-2℃环境条件下贮存4h后,最好在24h内但不超过48h,尽快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可有效提高白细胞清除效果。

  • 标签: 贮存温度 贮存时间 悬浮红细胞 白细胞过滤 白细胞残留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本站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容量标示量标准,提高血液制品质量保证和安全性,为临床输血患者的液体出入量计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站2016年1月—2018年3月间制备的1单位去白细胞细胞悬液容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确定本站标准。结果200ml全血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容量范围为155.1±15.5ml,确定容量标示量为155.1ml。结论本站标示量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形成制度以规范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制备过程。

  • 标签: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容量 标示量 质量控制
  • 简介:近来在大肠杆菌中新发现的Era蛋白(E.coliras-likeprotein)是一类新的GTP结合蛋白,研究表明Era蛋白参与调节细胞分裂、细胞周期以及部分细胞代谢过程。植物中相关研究报道尚少,推测ERG蛋白可能定位在线粒体,并且与种子的正常发育相关。本实验通过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初步观察了ERG437蛋白在拟南芥悬浮细胞中的定位情况,同时利用CoxⅣ蛋白初步观察到绝大部分ERG437蛋白定位于线粒体。

  • 标签: ERA蛋白 ERG基因 细胞周期 悬浮细胞
  • 简介:通过测定花生根悬浮培养过程中的动力学曲线,建立了花生根细胞悬浮培养的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对花生根细胞生长、基质消耗和白藜芦醇合成的动力学进行了描述。并应用Ongin7.0软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得出其动力学方程。试验结果显示,花生根细胞的生长模式与普通单细胞的生长模式类似,也具有延滞期、对数期以及稳定期等特殊生长期。且推导出的公式与根细胞的生长模式相关性很高。对培养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添加和白藜芦醇生产的优化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花生根细胞 悬浮培养 动力学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脂肪血制备悬浮细胞的质量变化。方法将多联塑料血袋中的全血,使用特定的方法将血浆分离,再将红细胞添加液加入剩余物中制成红细胞成分血,观察红细胞在存储期间K+、Na+浓度、PH值和游离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脂肪血与正常血红细胞存储期间,重度组红细胞K+浓度、游离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轻度组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a+浓度与PH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脂肪血可弃用其血浆,利用血液中的红细胞,而中度与重度脂肪血应当选择报废处理。

  • 标签: 脂肪血 悬浮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输注去除白细胞悬浮细胞,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使用白细胞滤器滤除悬浮细胞中的白细胞并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我院2013年—2017年去白红细胞百分率不断上升,临床输血反应呈下降趋势。结论输注去白悬浮细胞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质量。

  • 标签: 红细胞 安全输血 去除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驯化传统贴壁培养型MDCK细胞成为悬浮培养型细胞。方法:通过筛选最适宜MDCK细胞悬浮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驯化MDCK悬浮细胞。结果:采用简单直接的驯化方法,驯化MDCK贴壁型细胞进行无血清悬浮培养,驯化周期短,成本低,细胞生长速率快,且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结论:驯化为MDCK悬浮培养型细胞系,为作为细胞介质感染病毒生产疫苗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 标签: MDCK细胞 流行流感 细胞悬浮培养 无血清培养基
  • 简介:摘要:目的:将贴壁型MDCK细胞驯化为悬浮培养型。方法:MDCK细胞悬浮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驯化MDCK悬浮细胞。结果:驯化方法简便,驯化MDCK贴壁型细胞进行无血清悬浮培养,周期短,成本低,细胞生长迅速且状态良好。结论:成功驯化MDCK悬浮细胞系,为疫苗生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MDCK细胞 流行流感 细胞悬浮培养 无血清培养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去白细胞悬浮细胞的血液标本,建立一种有效的残留白细胞定量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100分去白细胞悬浮细胞标本,对血液标本残留的白细胞定量分别应用流失细胞仪与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检测,进行检测结果间的平行对照。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18%、92.23%,25%~75%可信区间为2.41%~23.69%,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检测检测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04%、715.56%,25%~75%可信区间为2.66%~91.17%,两种检测方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去白细胞悬浮细胞血样,应用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定量检测血液中残留的白细胞有显著价值。

  • 标签: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残留白细胞 定量检测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不同储存期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去白悬红)制备的洗涤红细胞中钾离子浓度(K+)、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以及溶血率的检测,了解去白悬红的储存时间对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储存期1周(1w组)、2周(2w组)、3周(3w组)、4-5周(4-5w组)的去白悬红各10袋,手工制备成洗涤红细胞,分别于制备后立即(0h)和(4±2)℃保存24h取样测定其K+、FHb,并计算溶血率。结果:洗涤后0h,4组K+含量分别为(0.38±0.04)、(0.44±0.08)、(0.53±0.23)、(0.65±0.20)mmol/L,3w组和4-5w组明显高于1w组、2w组(P〈0.05);洗涤后保存24h,各组K+分别为(1.89±0.32)、(1.89±0.60)、(2.02±0.45)、(2.62±0.31)mmol/L,4-5w组明显高于前3组(P〈0.05),但均低于人体正常K+上限。无论是洗涤后0h,还是保存24h,FHb、溶血率4-5w组明显高于前3组(P〈0.05),。而且4-5w组洗涤红细胞保存24h,FHb为(0.90±0.32)g/L,明显高于国标水平。结论:建议尽量避免使用保存期4-5w的去白悬红制备洗涤红细胞,而且制备好的洗涤红细胞应尽快输注,减少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的悬浮时间。

  • 标签: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储存时间 洗涤红细胞 钾离子浓度 游离血红蛋白 溶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去白细胞悬浮细胞的血液标本,建立一种有效的残留白细胞定量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100分去白细胞悬浮细胞标本,对血液标本残留的白细胞定量分别应用流失细胞仪与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检测,进行检测结果间的平行对照。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18%、92.23%,25%~75%可信区间为2.41%~23.69%,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检测检测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04%、715.56%,25%~75%可信区间为2.66%~91.17%,两种检测方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去白细胞悬浮细胞血样,应用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定量检测血液中残留的白细胞有显著价值。

  • 标签: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残留白细胞 定量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滤器不同时间对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细胞的质量差异分析。方法选取三个不同厂家两种联袋(四联袋、五联袋各30个)的48小时标准滤器对我站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所采集的180袋血液在采集48小时内不同时间进行滤白处理后制备为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分析比较不同厂家滤器在不同时间所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细胞血容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白细胞残留量及红细胞体积。结果三个不同厂家制备质量指标均符合2012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去白细胞悬浮细胞质量标准,但不同滤白时间对白细胞残留量、MCV有差异。结论滤白制备工作中应加强对制备时间、制备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采用持续质量管理,保障血液质量。

  • 标签: 不同滤白时间滤白制备过程控制持续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