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肠内外营养技术的发展,肠内外营养相关的护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临床护士应掌握肠内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和护理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相应护理以及与医生的配合要点。方法选取48名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并对其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每位患者均在积极抗休克,并进行紧急手术救治,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挤压伤,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他47名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经过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争取时间做到快速有效的治疗,而护士与医师、病患及其家属与护士和医师之间的配合程度都非常重要,手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做好快速扩容;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并严密观察患者尿量的变化;对制度及各项技术操作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与手术医师精准的配合也能够缩短手术时间,这些是成功救治患者的关键所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模式。方法分析从急诊科转运到相关科室(病房或辅助检查的科室)急危重症患者492例,其中2012年7月-2013年12月采取传统的转运方式255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6月采取改进转运方式237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间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科室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意外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科室不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化改良后的转运模式有助于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在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全麻在急危重病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危重病腹部手术患者400例,随机分组,常规组患者200例,给予常规盲探或是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改良组患者200例,给予快速诱导后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对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患者成功救治比例、各项生命体征、完全清醒比例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而插管时间、死亡比例少于常规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插管喉水肿的比例显著高于改良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危重患者需要进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可视喉镜下插管,能够明显的缩短插管时间、明显增加插管成功比例、有效降低插管喉水肿的比例,明显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和平稳各项生命体征,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应用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共收治综老年急危重症患者198例,运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心理护理前,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67.5±4.5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23.5±7.5分,心理护理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52.8±5.2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15.8±8.2分,心理护理前后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危重症患者而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可在减轻患者心理问题的基础上确保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了152次纤维支气管镜操作,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急性肺不张伴呼吸衰竭者,有3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地改善;30例重症肺炎的患者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经纤支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均治愈出院;9例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在行纤维支气管镜之后,在确诊以后并给予局部治疗,均治愈出院。7例大咯血患者分别给予镜下止血,其出血情况均得到了成功抑制。结论在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时,纤维支气管镜对于各科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对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在急诊中使用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目前针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一般选择对比的方法来完成研究。即选择一定数量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呼吸阶梯性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则是选择传统的呼吸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经过一定的治疗时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比较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期间,使用最为频繁的呼吸支持方法有复苏体位、呼吸机支持等。研究组有78.3%的患者通过复苏体位成功恢复呼吸,而对照组则有65%的患者通过复苏体位而恢复忽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之后,呼吸稳定时间为45.21±5.63min,而对照组则为56.84±6.08min,两组对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有着很好的疗效,临床表现出十分好的效果,能够使患者的呼吸复苏率提升还能降低患者呼吸稳定时间的长度,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得到广泛的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按照霍尔三维结构模式理论,建立三维护理管理模式,逻辑维培养院前急救护士的批判性思维,改善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护理逻辑思维。时间维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知识维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整体护理水平。院前急救中运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持续改进质量结果,三维法护理培训后,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大幅提高,急救意识增强,反应能力加快,医、护、驾配合更协调。患者急救成功率前后由81.02%提高到87.62%,患者满意度由81.98%提高到92.85%。结论三维护理管理模式保障院前急救护理流程顺利开展,提升了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急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运用。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急诊室对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及转运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观察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6个月(对照组)及实施后6个月(观察组)急诊科室护理质量、意外风险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意外发生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情况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接诊时间、院前转运时间低于实施前,结论: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内转运中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意外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