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大量心包积液病人的治疗中应用经皮穿刺心包置管护理的效果。方法:2020年09月-2021年09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大量心包积液病人40例研究,均应用经皮穿刺心包置管进行治疗,根据病人入院先后分成两护理小组,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临床疗效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所有病人置入导管均一次成功,其中试验组导管留置时间在6-28 d范围内,均值为(16.58±4.39)d,参照组留置时间为7-30 d,均值为(18.97±4.96)d,试验组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所有患者置管成功后,试验组完全缓解例数为18例,其余2例部分缓解,而参照组有15例完全缓解,治疗效果试验组优于参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包穿刺置管术在终末期癌症患者心包积液中的疗效,减低患者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我们回顾性研究了自2008年12月至2013年5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被诊断为恶性疾病并有明显心包积液相关症状患者的病历资料。我们使用两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心包积液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样本由61名女性和22名男性构成。16例患者在确诊原发恶性病变时就已查见恶性心包积液。心包引流术后的复发率约为33%。心包积液的无进展生存期达到1年的占56%(47%~71%),心包穿刺术后的中位生存期为40.3±7.9周(95%可信区间,24.9-55.7)。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唯一因素是“血性性状心包积液”。经多元分析得出“女性发病”及“确诊原发恶性病变时就已查见恶性心包积液”与较高的预期寿命相关。心包穿刺置管术有较高的控制率达67%。结论对患有恶性疾病的患者,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操作应该是首选,尤其是针对那些预期不良的终末期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seldinger技术经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应用。方法100例患者于心尖部或剑突下经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反复抽液或注入相应治疗药物,观察患者液体的引流变化及临床情况。结果100例心包积液患者全部安全、有效置管成功。心包积液有心脏填塞的患者引流后症状迅速缓解,有明确病因需治疗的患者因中心静脉导管可长期保留(2~16天,个别患者30天),置管方便,反复抽液和药物注入利于治疗。患者能获得有效救治操作,且并发症少。结论床边seldinger技术经心包置管引流心包积液法简单、安全、有效、经济,便于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与普通心包穿刺术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外科2014年1月—2016年6月之间收治42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对照组实施普通心包穿刺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均顺利完成穿刺引流,效果显著,且未见并发症问题;对照组症状明显反复穿刺患者12例,心脏血管损伤2例,死亡2例,两组效果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量心包积液患者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且治疗安全性更高,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恶性心包积液多见于晚期肿瘤患者,治疗不当易发生心包堵塞危急生命,本文在超声引导下采用经皮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在心包内注药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4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儿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3例脐静脉置管后发生心包积液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3例均为早产儿,胎龄分别为33+4周、31周和27+6周,出生后24 h内行脐静脉置管,置管后第1-4天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异常、心音低钝遥远等表现,床旁超声提示心包积液,予心包穿刺引流,2例症状缓解且预后良好,1例死亡。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可于置管早期并发心包积液,置管后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和心率异常等突然恶化的临床表现,应考虑心包积液及压塞可能,一旦确诊应及时拔出脐静脉导管,行心包穿刺抽液减压。早期诊断及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