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逼尿肌收缩乏力又称逼尿肌活力低下(DU)是下尿路症状(LUTS)重要病因,男性LUTS患者中发生率11%~40%。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是治疗良性前列腺梗阻(BPO)金标准,可有效改善LUTS,但有25%~35%术后疗效不佳,研究表明TURP术后疗效不佳与DU有关。目前国际上对DU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且对DU的评估方法较多,常用的有Schaefer列线图、逼尿肌收缩力指数(BCI)、逼尿肌收缩力强度(WF)等。本文主要论述尿动力学检查中上述参数在评估逼尿肌收缩乏力(DU)中的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查后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40例,其尿流动力学检查前尿液分析白细胞≤18个/μl且中段尿培养阴性;检查完成后24~48h内收集尿液行尿液分析及尿培养,尿液分析白细胞>18个/μl及中段尿培养阳性代表发生尿路感染。对入选患者的特征及相关尿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5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查,其中45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8.33%,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膀胱出口梗阻、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和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及肠球菌(51%,20%)。结论患者合并糖尿病、膀胱出口梗阻、残余尿量越多、前列腺体积越大、最大尿流率越低、平均尿流率越低尿流动力学检查后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这部分患者适当接受抗生素治疗可能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有牵拉尿管固定及无牵拉尿管固定两种方法在ICU老龄男性患者漏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ICU60位男性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随机数字分组,设实验组(牵拉固定组)30例,对照组(无牵拉固定组)30例,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从是否出现漏尿,何时开始漏尿,漏尿的量这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在胶带维持时间、尿管固定牢固性、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有牵拉尿管固定方法出现漏尿的个案数少于无牵拉尿管固定法,出现的时间晚于无牵拉尿管固定法,漏尿的量也少于无牵拉尿管固定法。结论有牵拉尿管固定法优于无牵拉固定法,可以减少留置尿管出现漏尿的情况,减少留置导尿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且降低了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有牵拉尿管固定及无牵拉尿管固定两种方法在 ICU老龄男性患者漏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ICU 60位男性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随机数字分组,设实验组 (牵拉固定组 )30例,对照组 (无牵拉固定组 )30例,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从是否出现漏尿,何时开始漏尿,漏尿的量这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在胶带维持时间、尿管固定牢固性、不存在明显差异性 (P<0. 05)。有牵拉尿管固定方法出现漏尿的个案数少于无牵拉尿管固定法,出现的时间晚于无牵拉尿管固定法,漏尿的量也少于无牵拉尿管固定法。结论 有牵拉尿管固定法优于无牵拉固定法,可以减少留置尿管出现漏尿的情况,减少留置导尿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且降低了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 目的 : 研究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针对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47 例(实验组)与同时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体检者 50 例(参照组)作为观察对象,针对两组观察对象实施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的检测,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诊断结果差异。 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之间对比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 / 尿肌酐比值等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 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的检测诊断价值较高,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提供相应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