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腕部疼痛发病隐匿、慢性、症状不清并呈间断性发作,会使患者性情受挫,其重要性可与下腰痛相提并论。慢性腕部疼痛为一种严重的不易解决的疼痛,患者常有劳动补偿要求等问题存在,而常造成难与相处的性格。除此之外,许多慢性腕部疼痛者多确实存在病理性病灶.而需手术治疗。

  • 标签: 骨科教程 尺侧腕部疼痛 诊断 治疗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腕部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及与临床诊断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腕部撞击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成非撞击组与撞击组,各2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影像学的征象与临床症状,研究腕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从MRI征象中可以看出,撞击组中三角骨骨髓水肿、软骨面不够光滑、骨质硬化、尺骨远端发生硬化、囊变患者明显多于非撞击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MRI可以准确显示腕部撞击综合征患者病症特点,其准确性比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尺侧腕部撞击综合征 影像学表现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损伤患者骨间肌同步兴奋的电生理表现。方法选取自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腕部神经损伤后患者50例,分别检测第一、二、三、四背骨间肌及第二掌骨间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记录潜伏期及波幅,肌电图随机选取10个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potential,MUP),计算MUP波幅平均值,并观察募集反应,所有数据均与健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第二、三、四背骨间肌分指与第二掌骨间肌并指时,MUP波幅与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部分患第二、三、四背骨间肌与第二掌骨间肌分并指时均有募集反应;患第一、二、三、四背骨间肌与第二掌骨间肌刺激CMAP潜伏期与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AP波幅与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部神经损伤后,掌骨间肌与背骨间肌易产生同步兴奋后遗症,导致分并指障碍,电生理检查可帮助临床诊断。

  • 标签: 尺神经 电生理学 骨间肌 同步兴奋
  • 简介:拇指挫伤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其中以副韧带损伤较为常见。目前临床上多以外固定等保守治疗为主,日后多出现掌指关节稳定性差,用拇、食指夹物时拇指偏向桡,夹力减弱。陈旧性病例可发生拇指掌骨头向半脱位,并发疼痛。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拇指挫伤患者15例,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节尺侧侧副韧带损伤 拇指掌指关 手术治疗 关节稳定性 拇指挫伤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肘关节副韧带(UCL)是肘部外翻的主要稳定结构,其损伤常见于过顶投掷运动员,主要由反复受到外翻力所致,可导致肘部疼痛和影响运动员职业生涯。治疗过顶投掷运动员副韧带损伤的常用治疗手段是副韧带重建术(UCLR)。现已有多种UCLR不断被改良,主要体现在移植物构造、切口暴露、神经处理以及移植物在肱骨和尺骨隧道固定方法上。本文主要目的是综述UCL的相关解剖、生物力学、各种UCLR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及康复锻炼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UCLR治疗过顶投掷运动员UCL损伤的认识。

  • 标签: 肘关节 侧副韧带 修复外科手术 前束 过顶投掷运动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手背支支皮神经体表投影的解剖研究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自2017年4月至2019年9月,我院通过标本解剖及术中观察,研究发现神经手背支支自尺骨茎突背走行至第五掌指关节,其走行的体表投影为手掌背部掌-背皮纹交界处,利用此特点指导5例神经手背支支营养血管皮瓣的精准设计与切取,同时在19例微创第五掌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单根克氏针内固定中,有效地避免该神经的损伤。结果皮瓣全部存活,色泽质地良好,外形满意;第五掌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单根克氏针内固定患者均随访1.5~3.0个月,骨折均获解剖复位,达到骨性愈合,无一例伴有神经手背支损伤所致的麻木及浅感觉消失的症状;第五掌骨颈骨折术后按照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8例,良1例。结论通过手掌的掌-背皮纹交界处定位,发现恒定走行的神经手背支支体表投影,从而在微创第五掌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单根克氏针内固定中有效避免神经的损伤;指导神经手背支支营养血管皮瓣达到术前精准设计、术中精细切取,是一种简单实用、值得推广的方法。

  • 标签: 尺神经 解剖学 体表投影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长海痛"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设计"长海痛"并将其应用于临床6个月后,调查评估者及患者对此量表的评价.结果疼痛评估者对"长海痛"的满意度为88.28%,患者对"长海痛"的满意度为90%.结论"长海痛"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疼痛评估时能更好地满足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需要.

  • 标签: 长海痛尺 疼痛 评估 应用 可行性 实用性
  • 简介:摘要回顾北京积水潭医院于1966年至2016年治疗的13例16拐棒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上肢骨骼放射学特征,以及肩、肘、前臂、腕及手部的外形与功能情况。通过桡骨截骨矫形、尺骨胚基切除、虎口开大、并指分指植皮,以及屈曲指松解植皮等术式对肢体畸形进行矫正。随访并记录患者或其家长对疗效的主观评价。结果发现,13例拐棒手患者中,男7例,女6例。双3例,右侧6例,左侧4例。平均年龄12.4岁(1~29岁)。根据Bayne分型,Ⅰ型4,Ⅱ型7,Ⅲ型4,Ⅳ型1。所有患肢均较正常短小。Ⅰ型畸形患者肘和腕关节稳定,活动度基本正常,手部没有明显畸形。Ⅱ型畸形患者肘关节稳定性差异较大,多伴有手部畸形。Ⅲ型畸形患者肘关节不稳定,多伴有手部畸形。Ⅳ型畸形患者肘关节融合,手部无明显畸形。9肢体实施了手术治疗。平均随访22.3个月(8~48个月),患者或家属的主观评价为满意或比较满意。拐棒手的手术治疗侧重于治疗手及前臂畸形,疗效较好。

  • 标签: 上肢畸形,先天性 尺侧拐棒手 尺侧纵向发育不良
  • 简介:块的测量与计算是桥计算与检定的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桥块的测量与计算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桥尺 侧块 测量 计算 检定
  • 简介:对一些运动项目如:体操、举重、网球、羽毛球、举重、拳击和乒乓球等经过长期比赛训练中形成的损伤之一——挠关节损伤,在解剖和中医理论上对损伤原困作出分析、临床表现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对挠关节进行推拿按摩治疗的四个步骤及通过自我推拿治疗康复的手法。

  • 标签: 挠尺远侧关节 损伤 按摩 推拿
  • 简介:先天性两桡骨上端融合病例中,女性很罕见,先天性桡骨上端融合畸形表现为桡骨与尺骨的近端有骨性连接,前臂固定于不同程度的旋前角度。此畸形属常染色体湿性遗传,也有学者认为桡骨的骨性连接实属一种返祖现象。治疗的目的主要是能够获得有效的功能。

  • 标签: 尺桡骨上端融合 先天性 显性遗传 女性
  • 简介:前臂的功能主要是旋转功能,其对手部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因此对前臂骨折的治疗,有学者主张像关节内骨折一样加以处理。作者自2000年5月至2007年1月对58例手法复位欠满意小儿桡骨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单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临床随访前臂功能恢复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外固定支架治疗 单侧外固定支架 有限切开复位 尺桡骨骨折 小儿 前臂功能恢复
  • 简介:关节损伤的病人并不少见.一部分合并有腕部或前臂骨折损伤,例如Colls,Smich、Galeszzi骨折等,这部分比较容易诊断,即使没有明确诊断出远关节损伤,在处理骨折整复过程中也使桡关节得到了整复和固定,所以漏诊漏治的较少.

  • 标签: 单纯性远侧桡尺关节损伤 漏诊 原因分析 诊断
  • 简介:国内有关挠关节损伤的报道多见于体操、排球、乒乓球和网球等项目。冰球运动员的这种损伤尚无报道。通过我们对冰球运动员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无论是在世界锦标赛、全国甲级联赛,还是在平时的训练中这种损伤出现较多,所以研究挠

  • 标签: 甲级联赛 世界锦标赛 下挠 运动技术水平 三角软骨盘 力量训练
  • 简介:目的采用中指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带中指指动、静脉及神经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端软组织缺损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17~45岁,平均28岁。损伤面积2cm×3cm~4cm×4.5cm不等,合并指骨末节骨折5例。损伤时间2~7h。取同手中指远端指间关节近,不超过远指间关节,掌、背一般不超过中线,将中指血管神经束皮瓣分离至拇指掌指关节近端平面,注意防止蒂根部在掌心处转弯时过急,以免影响蒂部皮瓣血运。在皮瓣底部保留0.5~0.8cm的筋膜。结果本组23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手指皮瓣颜色、皮瓣质地、耐磨性及满意度良好;供区明显线形瘢痕及凹陷瘢痕;受区皮瓣感觉良好,供区两点辨识觉差;23例屈伸功能均正常,3例极度外展活动受限。结论中指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外形不臃肿,感觉恢复良好,痛觉、温度觉感觉好,供区与受区颜色接近正常,是理想的修复皮瓣。

  • 标签: 拇指 中指尺侧 岛状皮瓣 指腹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dams-Berger法韧带重建治疗慢性桡关节不稳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我们采用Adams-Berger法韧带重建治疗慢性桡关节不稳定患者11例。术中于桡骨远端钻孔,将切取的掌长肌腱穿过桡骨隧道;并在尺骨颈和茎突隐窝之间钻孔,将肌腱两个断端经尺骨隧道引至尺骨颈处,前臂置于中立位,克氏针固定,抽紧缝合掌长肌腱。结果术后所有切口Ⅰ期愈合。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疼痛均缓解,并恢复工作。采用改良Mayo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优8例,良3例。VAS评分由术前的(4.5±1.2)分改善至术后的(0.4±0.6)分。结论Adams-Berger法韧带重建治疗慢性桡关节不稳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改善明显。

  • 标签: 韧带,关节 治疗结果 桡尺远侧关节 不稳定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拇指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拇指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18例19指。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平均12个月,外形、功能、感觉均较满意。结论拇指逆行岛状皮瓣血管恒定,可重建指端感觉,不牺牲主干血管,供区可直接缝合,适合拇指指端缺损的修复,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指端缺损:皮瓣: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