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入院血钠水平与住院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阜外医院心衰重症监护病区住院的心衰患者,根据患者首次入院的血清钠浓度分为3组:低钠血症组(血钠<135 mmol/L)、正常血钠组(血钠135~145 mmol/L)及高钠血症组(血钠>145 mmol/L )。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评价入院血钠水平与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关系。院内病死危险因素判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共有1 591例住院心衰患者纳入分析,年龄(57.7±15.7)岁,男性占70.2%(1117/1591),入院血钠水平为(139.4±3.5)mmol/L,范围为124.0~160.6 mmol/L,其中,低钠血症占11.1%(176/1591)、正常血钠占86.3%(1 373/1 591)、高钠血症占2.6%(42/1591)。全体患者中位(四分位数)住院天数为13(8,20)天,住院期间有74例患者死亡,院内病死率为4.6%(74/1591)。其中,低钠血症、正常血钠及高钠血症患者院内病死率分别为13.6%(24/176)、3.2%(44/1373)和14.3%(6/4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位(四分位数)住院天数分别为15(9,23) d、13(8,19)d及14(9,22) d,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血钠水平作为连续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血钠水平是患者院内病死的独立预测因素[血钠每升高5 mmol/L,比值比(odds ratio,OR)0.828 ,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97~ 0.983,P=0.031]。将血钠水平分组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血钠组比较,高钠血症组患者院内病死风险增加近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3.720,95%CI 1.252~11.048,P=0.018],低钠血症患者院内病死风险增加近1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1.818,95%CI 0.973~3.394,P= 0.061)。将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合并为血钠异常组,与正常血钠组比较,血钠异常组患者院内病死风险是正常血钠组患者的近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1.913,95%CI 1.083~3.379,P=0.025)。结论血钠异常(包括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是住院心衰患者常见的电解质异常类型之一,入院存在血钠异常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院内病死风险更高。入院血钠异常是住院心衰患者院内病死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清钠 低钠血症 高钠血症 院内病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入院检验指标预测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27日至2月20日福建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工作期间经管的83例COVID-19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83例患者,男性54例,女性29例,年龄63(56~70)岁。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的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等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危重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组WBC(×109/L)分别为7.10±3.88、7.73±3.77、9.07±5.61(F=1.315,P=0.274),IL-6(μg/L)分别为11.76(9.42~15.18)、11.93(10.15~15.63)、11.24(8.06~13.75)(Z=0.591,P=0.744), D-D(mg/L)分别为0.70(0.48~1.12)、1.67(1.07~7.14)、1.96(0.71~8.18)(Z=3.363,P=0.186);入院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组LYM(×109/L)分别为1.10±0.33、0.80±0.35、0.66±0.32(F=11.415,P<0.001),SF(μg/L)分别为470.83±283.43、835.66±819.43、1341.15±949.54(F=7.98,P=0.001),ESR(mm/1 h)分别为30.76±15.70、42.55±22.51、51.04±25.09(F=5.181,P=0.008),LDH(U/L)分别为314.71±105.46、325.69±109.85、444.03±181.07(F=7.17,P=0.001),hs-CRP(μg/L)分别为16(7.20~19.90)、31.00(20.00~87.60)、80.50(33.70~113.00)(Z=12.185,P=0.002),PCT值(μg/L)分别为0.025(0.02~0.05)、0.05(0.02~0.13)、0.09(0.05~0.39)(Z=9.694,P=0.008)。普通型组LYM值高于重型和危重型组,危重型和重型组hs-CRP值高于普通型组,而危重型组SF、ESR、LDH和PCT高于重型和普通型组(P均<0.05)。结论入院WBC、LYM、ESR、LDH等指标有助于判断COVID-19病情严重程度,IL-6水平虽有增高但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可能无意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炎,病毒性 炎症因子 疾病严重程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分阶段多样化入院收费宣教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至 5月 300例患者家属为对照组, 2020年 1月至 5月 300例患者家属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入院收费宣教,观察组采取分阶段多样化入院收费宣教,两组患者家属出院时刻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 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 93.33%的满意度( P< 0.05)。结论:患者家属实施分阶段多样化入院收费宣教,可提高患者家属对收费项目的认知及接受度,使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构建良好医患关系。

  • 标签: 入院收费宣教 分阶段多样化 家属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入院方式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时效性和院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成都市9家医院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EMI患者1 0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方式分为救护车组(100例)、自行来院组(584例)和转院组(360例)。收集3组患者的救治时效性指标,即再灌注时间(包括发病至到达医院大门时间、进入医院大门至球囊扩张时间)和心肌总缺血时间(指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以及院内死亡发生情况。比较3组患者的救治时效性指标和院内全因病死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方式是否为接受PPCI的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救护车组患者心肌总缺血时间比自行来院组[180.0(135.0,282.0)min比278.0(177.8,478.5)min,P<0.05]和转院组[180.0(135.0,282.0)min比301.0(204.3,520.8)min,P<0.05]短。关于发病至到达医院大门时间,救护车组<自行来院组<转院组[100.0(56.3,198.0)min比149.0(72.0,313.5)min比238.0(135.0,545.0)min,P<0.05]。救护车组和转院组进入医院大门至球囊扩张时间均比自行来院组短[分别为75.0(44.3,101.8)min比97.0(71.0,140.5)min和67.0(40.0,91.8)min比97.0(71.0,140.5)min,P均<0.05]。3组患者的院内全因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方式不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急救系统入院的STEMI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时效性更强,不同入院方式患者院内病死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入院方式 救治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心衰中的运用降低患者入院率的干预作用 。方法:以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1 月本院接诊的心衰病患 88 例为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划分成实验、对照组( n=44 )。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再入院率等指标。 结果:实验组随访 1 年内再入院率 2.27% ,比对照组 15.91% 低, P < 0.05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 97.73% ,比对照组 84.09% 高, P < 0.05 。 结论:采取循证护理心衰病患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其再入院率,改善患者满意度,建议推广 。

  • 标签: 循证护理 满意度 心衰 再入院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病管理( CDM)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入院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0月 -2018年 12月期间确诊为 CHF的 11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以及相关知识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CDM,观察并对比分析 CHF患者入院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出院后 6个月 MLHFO评分低于入院( P< 0.05),而对照组 MLHFO评分出院后 6个月与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且观察组 MLHFO总分、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它领域分别为( 38.33±10.21)分、( 16.17±5.42)分、( 7.18±2.17)分、( 14.32±4.15)分均低于对照组( 45.05±10.97)分、( 18.62±5.52)分、( 9.12±2.57)分、( 17.31±4.71)分( P< 0.05);观察组出院后 3、 6个月再入院率分别为 1.72%、 13.79%均低于对照组 13.79%, 22.41%( P< 0.05)。结论: CHF患者应用 CDM,可降低患者入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慢病管理 再入院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心绞痛伴有心理障碍的患者予以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方式,分析与探讨患者再发病和再入院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门诊部于2019年11月期间接收的心绞痛伴心理障碍患者90例开展研究工作,随机分成两组,均入组45例,予以不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组-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随访3、6、12月的再发病与再入院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焦虑、抑郁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3、6、12月,观察组患者再发病与再入院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绞痛伴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抗焦虑抑郁联合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较单一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抗焦虑抑郁药物 心绞痛 心理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中,不同时机溶栓治疗的相应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期间收治的 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作对照组与分析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入院后心内科溶栓治疗,分析组患者则在入院前急诊科接受溶栓治疗,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选择入院前积极溶栓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入院前 入院后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入院时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内科就诊的1 322例STEMI患者,分为工作时间入院组518例(39.2%)和非工作时间入院组804例(60.8%)。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原性死亡和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血运重建和脑卒中)发生情况。进一步对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入院(OTD)、入院至球囊扩张(DTB)、发病至球囊扩张(OTB)时间差异,以及住院期间心原性死亡和远期MACCE发生情况。结果1 322例STEMI患者中,与非工作时间入院组比较,工作时间入院患者的收缩压和三酰甘油水平较低,而血肌酐和糖尿病患者比例较高(均为P<0.05)。工作时间入院组和非工作时间入院患者的住院期间心原性死亡率(5.4%比7.0%,χ2=1.288,P=0.256)和中位随访时间2.6年的MACCE发生率(27.9%比25.6%,χ2=0.718,P=0.397)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的比例分别为39.6%和46.6%(χ2=6.388,P=0.011),亚组分析显示工作时间入院患者的DTB时间显著低于非工作时间入院组[75.0(57.3,103.0)min比89.0(67.0,115.0)min,Z=-3.784,P=0.000],但OTB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原性死亡率(2.0%比2.9%,χ2=0.507,P=0.476)和远期MACCE发生率(18.4%比22.2%,χ2=1.078,P=0.299)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单中心研究显示,非工作时间入院的STEMI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存在更长的院内救治时间延迟,但入院时间不影响患者的住院期间和远期预后。

  • 标签: 入院时间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医院死亡率 远期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心肌梗死 PCI术后患者的依从性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以冠心病患者 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 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 50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视为研究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参照组, 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再入院率低于参照组, 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行 PCI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有效降低再入院率,提高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PCI 再入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信平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观察出院及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生活质量变化,并分析比较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再入院率情况差异。结果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各项评分分别为(23.85±1.13)分、(22.65±1.83)分、(22.47±1.62)分、(22.86±1.54)分,均高于对照组(21.65±1.48)分、(19.82±4.16)分、(21.19±2.43)分、(21.27±2.36)分,且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各项评分均高于出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生理功能、身体疾病、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精神状况各项评分分别为(93.14±5.28)分、(91.48±5.52)分、(90.84±5.87)分、(94.63±5.11)分、(94.58±5.26)分、(93.83±5.18)分,均高于对照组(86.74±5.33)分、(88.37±5.71)分、(87.54±6.68)分、(91.32±5.83)分、(92.37±5.41)分、(90.28±5.64)分,且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各项评分均高于出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6个月期间,研究组再入院率为11.54%(6/52),对照组为36.54%(1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

  • 标签: 微信平台 延续性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再入院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再入院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502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0例患者入院,记为再入院组,其余402例患者记为非再入院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患者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饮酒、心房颤动、高血压、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入院组年龄≥60岁、性别男、吸烟、糖尿病、病变血管数≥2支占比高于非再入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性别男、吸烟、糖尿病、病变血管数≥2支是ACS患者PCI术后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病变血管数与ACS患者PCI术后再入院具有密切关联,临床应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控制再入院率。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再入院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能够评估多发伤患者院内早期死亡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Dryad开放数据库中一项关于多发伤研究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纳入原数据中18~65岁的多发伤患者,剔除入院血乳酸(Lac)、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和72 h内死亡等变量缺失的患者。分析72 h内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性别、年龄及入院Lac、ISS评分、GCS评分等各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72 h死亡危险因素,并应用R语言软件将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模型的预测能力,并通过自举法(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 000次进行内部验证。使用决策曲线(DCA)分析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共纳入2 315例多发伤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Lac、GCS评分和年龄>55岁为多发伤患者72 h内死亡的危险因素〔Lac:优势比(OR)=1.36,95%可信区间(95%CI)为1.29~1.42,P<0.001;GCS评分:OR=0.76,95%CI为0.73~0.79,P<0.001;年龄>55岁:OR=1.92,95%CI为1.37~2.66,P<0.001〕,使用上述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列线图展示。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多发伤患者72 h内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8,预测能力显著高于血Lac(AUC=0.743)、GCS评分(AUC=0.774)单项危险因素和ISS评分(AUC=0.699),均P<0.05。模型校准图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趋于一致;同时DCA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多发伤患者72 h死亡风险预测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列线图预测模型多发伤患者72 h内死亡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实现个体化、可视化、图形化预测,为多发伤的分级诊疗以及精准医疗提供良好的诊疗工具。

  • 标签: 多发伤 血乳酸 死亡风险 列线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探讨气囊空气注入法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尿道损伤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9 年 4 月至 2019 年 11 月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共 1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50 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抽出气囊液体后直接拔管,研究组采用抽出气囊液体后再注入空气后拔管,比较两组患者拔管舒适度及首次排尿情况。结果:( 1 )拔管研究组患者舒适度评分 I 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III 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 II 级相当( P > 0.05 );( 2 )研究组患者首次排尿的尿道不适发生率、排尿困难发生率、继发性尿潴留发生率及血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术后留置尿管患者抽出气囊液体后再注入适量空气,可提高患者拔管舒适度,减少尿道损伤,有效改善患者首次排尿相关并发症状。

  • 标签: 空气注入 留置尿管 尿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应用健康教育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 86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抽样法 1:1分成各 43例的两组,参照组应用基础性护理,研究组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 97.67%,比参照组的 79.07%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辅助提升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奠定基础,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

  • 标签: 乙型肝炎 健康教育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