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消化内科临床上对于胃溃疡患者分别采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以及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以便为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06月至2014年06月收治的66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3组,3组患者都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此外,奥美拉唑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泮托拉唑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雷贝拉唑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奥美拉唑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21/22),泮托拉唑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21/22),雷贝拉唑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20/22),三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54%(1/22),泮托拉唑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8.18%(4/22),雷贝拉唑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2.72%(5/22),奥美拉唑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消化内科临床上对于胃溃疡患者分别采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以及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相当,但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时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显著要少,因此值得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因HP感染导致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奥美拉唑组100例和泮托拉唑组100例,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对比奥美拉唑组与泮托拉唑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奥美拉唑组与泮托拉唑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奥美拉唑组与泮托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相对于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试验分析、探索奥美拉唑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选择我院的男性健康体检者20名,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要求其分别口服20mg洛赛克肠溶胶囊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采用高效液相法对两药品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结果采用3P87软件自动处理所有药物浓度数据后,根据结果可判断奥美拉唑与口服一级吸收一房室开放模型相符合,药代参数主要有V/F(c)=(38.37±18.87)L,CL/F(s)=(18.56±8.24)L/h,AUC=(3397.87±2206.32)nmol/L?h,Cmax=(1156±589)nmol/L,Tmax=(1.93±0.22)h,T1/2=(1.67±1.04)h。结论奥美拉唑与洛赛克具有生物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临床使用价值参考。方法将52例残胃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疗效优于西咪替丁,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有效时间为10.5h、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为3.8%、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1.2h、11.5%及11.5%,说明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见效更快且疗效更为稳定,不易复发,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应用于残胃出血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且稳定性高,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对比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方式。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4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个治疗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进行常规对症基础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注射液辅助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注射液辅助治疗,观察对比两个治疗小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不良反应,主要对比指标为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期间康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患者症状缓解状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90.0%),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药物反应。结论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均能够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泮托拉唑治疗与奥美拉唑相比具见效快,明显缩短患者出血时间的优点,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对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奥美拉唑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泮托拉唑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溃疡病灶彻底消失时间和临床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泮托拉唑对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托品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诊治的50例急性胃炎患者,按照不同用药治疗方法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接受阿托品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接受山莨菪碱合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相比于对照组80.0%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相比对照组20.0%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征症状,不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评价两种药物的应用价值,选择疗效较好的药物。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接收治疗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治疗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比两个治疗小组的治疗效果,主要对比项目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状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有效率较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的慢性胃炎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医院。方法从作者所在医院中选择10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将他们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保证两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数据上具有充分的可比性。对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在进行了分组的临床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加良好,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仅为8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上,两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进行慢性胃炎治疗,可以取得比单独采用克拉霉素进行治疗更好的效果,且不会加重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以86例2013.6.1.~2014.6.1.之间在我院接受救治的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前者采用的常规治疗,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应用了奥美拉唑,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以上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手段的治疗后,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1.30%(42/46)、75%(30/40),同时在胃出血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和Hp转阴率上观察组也要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Hp转阴率,降低胃出血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康复新液口服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显效2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高达91.2%(31/34);而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仅为70.6%(24/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有3例患者发生腹泻,对照组中有2例,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方法,且安全性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