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文(应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应城432400)
【摘要】通过对采用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用于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胃溃疡的诸多治疗药物中,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比较常见,但雷贝拉唑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且安全性高,副作用轻微,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溃疡治疗药物。
【关键词】胃溃疡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216-02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工作任务的繁重,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及过分追求口感而忽略营养等不良生活习惯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胃肠道健康,导致慢性胃溃疡的发病率高居不下[1]。近些年来临床中胃溃疡的治疗药物也越来越多,其中以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最为常见,我院采取这两种药物对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两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9月所收治78例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78例患者经临床胃镜检查均符合胃溃疡的诊断标准[1]。78例溃疡患者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为38~60岁,平均年龄为45岁;其中有40例为初发病例,病程为6天~8年,饮酒者15例,吸烟者10例。以胃部胀痛、痉挛、恶心呕吐、腹泻等为主要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在服药之前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显示正常。采取随机数字法将78例患者分为对照与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为39~60岁,平均年龄为44岁;实验组39例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为38~59岁,平均年龄为46岁。两组溃疡患者在性别、症状、病程长短、年龄等方面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方差齐性与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溃疡患者入院后均应当遵医嘱进行饮食调整。
给予两组常规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其中阿莫西林胶囊(香港联邦制药生产,0.25g/粒)1d2次,1次1粒;呋喃唑酮片(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1g/片)1d2次,1次1片。
实验组服用雷贝拉唑1粒(山西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粒),2次/d,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1粒(河南辅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粒),2次/d,疗程4周。两组均应当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输血、输液、胃粘膜保护剂等抗休克以及酸碱平衡治疗,不采用其它制酸药或止血药,无效才加用或改用其它制酸药、生长抑素、止血药、外科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
完成1个疗程后4周询问患者病史,并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电子胃镜[2]。根据胃溃疡的疗效判定标准建议,痊愈:溃疡患者的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查显示溃疡全部愈合;好转:溃疡患者的症状基本上消失,经胃镜检查显示溃疡基本上愈合,溃疡的愈合面积在50%以上;差:溃疡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或者部分存在,经胃镜检查显示溃疡愈合的面积在50%以下。其中痊愈及好转均计算在总有效率内。
1.4数据处理
以SPSS12.0为统计学处理方法,检验水准为0.05,即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法[4]。
2结果
经过相关治疗,两组溃疡患者的症状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溃疡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详情例(%)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差有效率
实验组3930(76.92%)7(17.95%)2(5.13%)37(94.87%)
对照组3920(51.28%)8(20.51%))11(28.21%)28(71.79%)
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有个别患者出现呕吐反应,但是未出现腹泻现象,并且这些药物不良反应多数都比较轻微、短暂,不需要停药与特殊处理。
3结论
胃溃疡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多是由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大量分泌,损害到胃、十二指肠的黏膜组织所致[3],具有季节性、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有可能导致穿孔、癌变、消化道出血等多种严重后果,而且单纯采取制酸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非常差。
一般认为,导致该疾病的出现主要与胃酸、幽门螺杆菌等攻击因子增强,黏膜血流、前列腺素等因子的防御能力降低有关[4]。因此,临床在治疗胃溃疡疾病时,可通过提高黏膜血流等因子的防御能力,削弱侵袭因素的攻击能力的方式来实现有效治疗。结合当前的治疗情况来看,大多数医院治疗胃溃疡多是从制酸、保护胃黏膜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等方面入手,临床治疗效果和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相对显著,但治疗后容易复发。有研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单纯性抑酸、制酸等仅是起到了提升胃酸pH值的效果,而对于胃溃疡的自然病变过程则没有很好的干预作用,导致采用制酸三联疗法治疗后的胃溃疡患者易于出现复发现象[6]。
奥美拉唑属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胃细胞壁的H+-K+-ATP酶系统以阻断胃酸分泌,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雷贝拉唑钠属于抑制分泌的药物,是苯并咪唑的替代品,无抗胆碱能及抗H2组胺特性,但可附着在胃壁细胞表面通过抑制H+-K+-ATP酶来抑制胃酸的分泌。此酶系统被看作是酸质子泵,故雷贝拉唑钠作为胃内的质子泵抑制剂阻滞胃酸的产生,此作用是剂量相关性的。动物试验证实雷贝拉唑钠在用药后不久即可从血浆和胃粘膜中排出。
本组实验结果表明雷贝拉唑治疗溃疡的效果明显优于奥美拉唑,安全性高,见效快。可见雷贝拉唑具有疗程短、疗效高、副作用少、价格适中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司马祎鋆,张义林.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1,12(01):870-871.
[2]陆福山,李春,黄静红等.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内科.2009.12(03):52-52.
[3]程华,刘治智.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0.9(14):5734-5735.
[4]李雪燕.三种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172-174.
[5]彭颂兴,杨伟昂.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42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