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及 C - 反应蛋白在外科感染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2016年 7月至 2018年 7月收治的 35例感染疾病患者(感染组),其中重症细菌感染患者 8例,一般细菌感染患者 15例,病毒感染患者 12例,另选 35例健康体检者(未感染组),用免疫荧光分析法与免疫比浊法对其血清降钙素与 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均高于正常参考值;感染组患者的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降钙素 比C - 反应蛋白 更能较好地区分外科感染疾病与正常状态。动态监测降钙素 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协助临床判断病情的转归和恶化。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外科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及C-反应蛋白在外科感染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35例感染疾病患者(感染组),其中重症细菌感染患者8例,一般细菌感染患者15例,病毒感染患者12例,另选35例健康体检者(未感染组),用免疫荧光分析法与免疫比浊法对其血清降钙素与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结果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正常参考值;感染组患者的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比C-反应蛋白更能较好地区分外科感染疾病与正常状态。动态监测降钙素原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协助临床判断病情的转归和恶化。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外科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临床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特别是在细菌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感染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58例细菌感染疾病患者及42例病毒感染疾病患者的PCT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8例细菌感染疾病患者中,54例PCT升高,16例CRP升高。42例病毒感染患者中,6例PCT升高,20例CRP升高。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中,血清PCT检测效果要优于血清CRP,对细菌感染疾病的诊断更具有针对性。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生物标志物在临床感染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临床诊疗的协助作用十分明显。2017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在发布的《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1中明确指出了生物标志物在感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即能够辅助诊断感染疾病并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
  • 简介:摘要选取2018年1月—12月来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84例感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服用克拉霉素,观察组口服罗红霉素胶囊治疗。接受治疗一周时间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罗红霉素胶囊,治疗感染疾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罗红霉素胶囊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感染疾病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其管理对策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于 201 8 年 4 月至 201 9 年 9 月在感染疾病科发生的 40 例护理行为危险事故,根据资料分析事故发生原因。结果: 40 例危险事故中交叉感染占 42.5% ,毒液处理不当占 22.5% ,针刺伤患者占 15% ,肺部感染占 26.7% 。预防措施实施前危险事故发生率为 8.37% ,预防措施实施后危险事故发生率为 1.55% 。结论:规范化的操作和严格的流程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时刻保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帮助患者护理人员减少风险。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 感染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感染疾病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其管理对策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于 201 8 年 4 月至 201 9 年 9 月在感染疾病科发生的 40 例护理行为危险事故,根据资料分析事故发生原因。结果: 40 例危险事故中交叉感染占 42.5% ,毒液处理不当占 22.5% ,针刺伤患者占 15% ,肺部感染占 26.7% 。预防措施实施前危险事故发生率为 8.37% ,预防措施实施后危险事故发生率为 1.55% 。结论:规范化的操作和严格的流程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时刻保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帮助患者护理人员减少风险。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 感染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为了分析老年患者感染疾病的危险因素,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文从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并采用是否具有并发感染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了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其中感染组100例,未感染组300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和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时间越长、抗生素使用量、侵入性操作、激素和免疫制剂都是导致老年患者感染疾病的相关因素。通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侵入性操作和抗生素使用量是老年患者感染疾病危险因素当中的独立因素。结论需要根据感染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和抗生素使用次数,进而降低感染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感染性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感染疾病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方法在2017年4月15日至2018年4月15日期间选择40例感染科护理人员为试验对象,运用奇偶数分组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确定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后,分别进行针对性防护对策、常规防护干预,各20例。结果观察组完全执行率(100.00%)、职业暴露发生率(0.00%)、对职业暴露后处理了解度(96.35±2.74)分、佩戴防护用具了解度(95.19±2.43)分、消毒剂使用了解度(97.13±0.52)分、医疗垃圾处理了解度(97.69±1.1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确定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后,进行相应的防护对策效果显著,可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生物标志物在临床感染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临床诊疗的协助作用十分明显。2017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在发布的《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1中明确指出了生物标志物在感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即能够辅助诊断感染疾病并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专项护理在肺部感染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86 例肺部感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组( n=43 ),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专项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呼吸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将专项护理应用于肺部感染疾病患者中,可改善其呼吸功能,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专项护理 肺部感染性疾病 呼吸功能 排痰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感染疾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感染疾病受检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开展血常规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各项检测指标、三种检测方式的感染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受检者的血清Hs-CRP、中性粒细胞数水平以及白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受检者采取联合检测能够提高阳性检出率,与单一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感染疾病检出率,应用价值确切。

  • 标签: 血常规 超敏C蛋白 联合检测 感染性疾病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部感染疾病患者治疗中实施专项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就诊于我院的数名肺部感染疾病患者中,有 86 例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平均分 2 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专项护理,对比患者结局。 结果:较之护理前,护理后两组 FEV1/预计值均上升,观察组 FEV1/预计值更高( P< 0.05)。护理后比护理前 FEV1/FVC水平更高,观察组 FEV1/FVC水平偏高( P< 0.05) 。结论:给予肺部感染疾病患者专项护理,能快速改善其肺部功能。

  • 标签: 肺部感染性疾病 专项护理 肺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应用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所收治的体检儿童20例,并将其划分到对照组,同时选取疑似感染儿童80例,平均划分到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各组患儿均为40例,对以上三组患儿实施血常规检查,并对比其白细胞含量。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白细胞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白细胞含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白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能够对小儿细菌感染进行及时发现和治疗,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小儿 细菌性 感染性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高敏感 C 反应蛋白检测在 诊断新生儿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所有新生儿住院患者采血,检测 hs-CRP 、 PCT 、 CRP 、 WBC 水平,其中 84 例确诊为感染疾病患儿纳入观察组, 84 例非感染疾病患儿纳入对照组,对比相关指标,将两者混合,再分别据四项指标,进行诊断。 结果: 观察组 PCT 、 WBC 、 CRP 、 hs-CRP 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hs-CRP 敏感度 75.0% 与特异度 91.67% 高于 CRP 、 WBC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hs-CRPORC 下曲线面积为 70.27% 。 结论: hs-CRP 可作为新生儿感染疾病诊断指标,综合诊断效果与降钙素相近。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 高敏 C 反应蛋白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实施的常见误区及建议。 方法: 选择 1000 例我院儿科门诊所收治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整合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总结患儿疾病构成、抗生素联用、给药方式、用药不合理原因情况。 结果: 疾病构成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占比分别为 2.75 % 、 8.60 % 、 15.12 % 。抗生素联用情况包括未联用、二联用药、三联及以上联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占比分别为 3.91% 、 4.17% 、 10.77% 。给药方式情况包括口服给药、肌肉注射给药、静脉给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占比分别为 4.20% 、 7.04% 、 4.72% 。用药不合理原因情况包括超过疗程用药、溶媒选择不合理、药物应用不合理、重复用药、药理拮抗作用、药敏试验,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占比分别为 26.53% 、 16.33% 、 14.29% 、 16.33% 、 22.45% 、 4.08% 。 结论: 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抗生素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普遍,应总结儿科抗生素使用误区,提高抗生素应用合理性。

  • 标签: 儿科门诊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 合理性
  • 简介:摘要感染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威胁着人类健康。早期明确感染病原,对治疗极为重要,所以寻找能早期诊断,检测疗效好且特异性高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对临床及时诊断,有效治疗,降低病死率,同时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三大常规 抗生素 指导临床
  • 简介:摘要: 在医疗与护理工作中, 新生力量是很重要的, 护理实习生发挥承前启后的力量, 其工作能力完全由带教老师来激发。 在常规传统一对一的带教方式中, 实习护士的工作能力完全受到带教老师能力、 教学方法的影响。 感染疾病科所包括的病种非常之多, 而且其传染性也非常的强, 而实习护士在进入感染科实习前, 因此而畏惧心理, 直接影响动手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和分诊预检能力, 为提高某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通过设置工作场景, 需按要求完成一系列任务, 被称为情景模拟。 而在临床教学中, 将情景模拟融入护理教学中去。 2019年 1月该科开展情景模拟带教, 运用于该科 12名实习护士, 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旨在为临床实习护士的教学中, 提供更多的临床资料参考, 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情景模拟带教 感染性疾病 护理带教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