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测定219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PCT水平。结果以血清PCT>0.1ng/ml为阳性标准,讨论PCT与感染性疾病的关联性。结论PCT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特异性较高,还可较好地区分全身性感染、局部感染,细菌与非细菌性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检测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42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按照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结果,将其中分73例确诊为细菌性感染的患儿作为观察组;余下69例病毒性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儿均进行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含量,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以PCT≥0.05g/L为阳性标准,结果显示在PCT<0.05g/L和PCT≥0.05g/L两种标准下,观察组患儿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明显,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以将PCT视为确诊是否感染的敏感标志物,并借助该项指标含量来对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进行区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儿童脑膜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感染类型将其分为细菌性脑膜炎30例以及病毒性脑膜炎32例,同时选取50例正常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细菌性及病毒系那个脑膜炎中变化情况。结果病毒性脑膜膜炎组PCT的值为(0.21±0.14)ng/m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菌性脑膜膜炎组PCT的值为(5.25±3.01)ng/ml,升高明显,与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CT对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感染性疾病患者一共5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5日至2016年2月10日,对两组受检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80.00%高于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10.00%(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定量测定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PCT检测,并比较其在细菌与病毒感染中的差异。结果80例患者中,血清PCT<O.5ng/ml有41例,占51.25%;以PCT≥0.5ng/ml为阳性阈值,细茵感染患者PCT阳性率为78.57%,且浓度高,≥2ng/ml患者较多;病毒感染患者PCT阳性率为15.79%,且浓度相对较低,0.5ng/ml~2ng/ml患者较多;细茵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可有效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准确率,含量变化可以有效地提示感染情况,对临床医师诊断及用药治疗提供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采用降钙素原测定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者中任意择取25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25例正常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降钙素原测定以及WBC、CRP检测,比较两组儿童检测结果以及不同指标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从测定结果上看,细菌感染性疾病儿童在PCT、WBC以及CRP检测结果上均比健康儿童检测数据更高,两组测定结果差异加大(P<0.05)。观察PCT、WBC以及CRP指标发现,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利用PCT测定的阳性率最高,诊断作用最明显,组间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采用降钙素原测定所取得效果十分理想,利用降钙素原可有效区分健康儿童与患病儿童,其数值越高,则表明儿童细菌感染越严重,可为医生提供可靠判断依据,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CRP)在外科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外科收治的患者70例,按感染程度分为无感染组25例、重症感染组15例,局部感染组30例。检测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RP,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全身感染时,血清PCT和CRP浓度升高,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T显著性更高。结论与CRP相比,PCT是一个较好的外科全身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能有效地发现早期重症感染,以指导临床早期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新生儿的感染性疾病提高可靠的医学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0月入住我院的35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的35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免疫荧光定量DCT、免疫比浊法对血清中PCT及CRP进行测定。比较两组PCT及CRP阳性检测率、血清PCT及CRP水平。结果观察组PCT及CRP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5.00%、88.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8.18%、12.73%);观察组新生儿血清中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0.01)。结论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可有效诊断与鉴别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评判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指导意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定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40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血液检测指标和微生物培养情况等将其分为细菌性感染组223例,和病毒性感染组177例;另选取60例本院健康体检的同期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PCT和CRP,将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处理。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阳性率为94.6%,CRP的阳性率仅为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感染组PCT阳性率低于PCR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CT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其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动态监测价值均高于CR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妇科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0例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治疗前为41.57±8.13ng/mL,治疗后为5.67±2.51ng/mL,对照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0.34±0.06ng/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选择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可有助于判断患者治疗疗效及预后情况,对病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以我院经微生物培养或临床确诊细菌感染80例、病毒感染80例、细菌合并病毒80例及同时段血培养阴性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定为A、B、C、D组,分析比较4组患者血培养采血当日PCT、CRP及WBC计数差异。结果相对于血培养阴性患者,细菌感染患者PCT、CRP及WBC计数均明显增高;病毒感染患者CRP较之均明显增高,PCT、WBC计数较之无差异;细菌感染合并病毒感染者PCT、CRP较之明显增高,但WBC计数较之无差异,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可早期、准确诊断感染性疾病,尤其细菌感染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指指标检验在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组,同期选取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2例成年女性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组,参照组健康体检志愿者行直接性血清降钙素原指标水平检测,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分别实施血清降钙素原指标水平检测。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健康体检志愿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指标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血清降钙素原指标水平检验,能够助力临床妇科医师实现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准确判断,指导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优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助力我国现代妇科临床医学事业的良好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妇科感染患者的PCT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情况以了解PCT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20年1月至2021年2收治的妇科感染疾病患者120例及同期未见妇科感染的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标准的120例妇科感染疾病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另120例健康妇女设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对两组患者采集空腹静脉血3-5mL,对其使用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对比观察组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患者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验在妇科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妇科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收治感染性疾病75例,其中阴道炎患者35例、盆腔炎患者20例、宫颈炎患者20例,予以PCT检验,比对三种疾病患者PCT指标差异,分析治疗前后PCT指标。结果:阴道炎患者PCT指标低于盆腔炎、宫颈炎患者(P<0.01),盆腔炎患者PCT指标高于宫颈炎患者(P<0.05);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后PCT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不同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PCT指标存在差异性,可通过检验PCT指标明确生殖系统感染程度,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