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复发难治的SCLC预后差,化疗对其缓解率低,中位生存时间为4个月[1].广泛期的.所有患者局限期的大多数患者,肿瘤进展后需要二线化疗.对于复发的SCLC,仍有多种药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如紫杉类的紫杉醇(PTX)、泰索帝,拓扑异构酶Ⅰ的抑制剂拓扑替康(TPT)、伊立替康(CPT-11),异环磷酰胺、足叶乙苷(VP-16)、顺铂及卡铂等.复发转移后的二线化疗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治疗.目前应用较多的化疗方案包括:TPT单药化疗,TPT+PDD,TPT+IFO,TPT+PTX等的联合化疗;CPT-11+IFO、CPT-11+PDD、CPT-11+CBP、CPT-11+PDD+VP-16的联合化疗;PTX+CBP、PTX+IFO的联合化疗;国内应用HCPT代替TPT及CPT-11联合化疗等.含阿霉素的联合化疗,在铂类及VP-16失败后几乎无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二线化疗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和地塞米松组成的(GD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出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和地塞米松组成的GD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吉西他滨 地塞米松 顺铂
  • 简介:摘要免疫治疗策略在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方面已显现出益处,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进展为复发难治性MM。当前最新免疫治疗策略除了包括针对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外,双特异性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为复发难治性MM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抗体,单克隆 免疫抑制剂 抗体偶联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分子靶标检测的个体化治疗在提高难治复发恶性实体肿瘤患儿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诊治的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的临床信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二代测序的方法,检测并分析常用抗肿瘤药物的分子靶标。比较个体化治疗组与舒缓治疗组患儿的肿瘤缓解率及生存率。结果172例患儿接受分子靶标检测,其中13例标本采集于首次化疗前,159例标本采集于新辅助化疗后。结果显示,除甲氨蝶呤外的常用化疗药物均存在天然耐药,蒽环类药物在化疗后耐药率从41.9%上升至78.3%(P<0.05)。29例初发且难治患儿中,个体化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6.0±4.6)个月]及预期2年生存率[(39.2±22.6)%]均大于舒缓治疗组的[(1.5±1.4)个月,0](均P<0.05)。29例复发患儿中,个体化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6.0±2.3)个月]大于舒缓治疗组的[(1.0±0.5)个月](P<0.05),但预期2年生存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2)。结论可尝试扩展甲氨蝶呤在儿童恶性实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基于分子靶标检测的个体化治疗可提高难治性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的总体生存率,而复发患儿的再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分子靶标 个体化治疗 恶性实体肿瘤 儿童
  • 简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在一线治疗失败后,常需应用解救方案治疗以期取得再次缓解,异环磷酰胺(IFO)为主联合化疗方案为有效方案之一.我科自1992年9月~2000年5月采用IFO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2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异环磷酰胺 药物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GEMOX方案(奥沙利铂+吉西他滨)、GD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对于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例难治复发的NHL病例根据其采用的化疗方案分为GEMOX组(14例)、GDP组(10例),对两组患者随访至少18个月,并对比组间疗效、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随访时间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前提下,近期疗效上,两种化疗方案对于B细胞型NHL的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T细胞型NHL(P<0.05),且两种方案的总体疗效间无显著统计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率方面,GEMOX组明显低于GDP组(P<0.05)。结论GEMOX方案的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值得在NHL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

  • 标签: GEMOX GDP 难治/复发性NHL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8年间南通77例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根据挽救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R-ICE、R-DICE、R-EPOCH、R-GEMOX共四组。每个周期后将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评价,并随访统计出各分组患者缓解时间。将各方案的缓解时间进行比较,显示此四种化疗方案的缓解时间无差异。所收集的患者病理免疫分型显示,Ki-67增殖指数多数>60%。各化疗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感染、出血、胃肠道反应及口腔粘膜异常等。从各化疗组毒副反应来,R-GEMOX组在白细胞减少方面较其它三组反应小,而胃肠道反应方面R-DICE及R-ICE较其它两组重。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挽救性治疗 缓解时间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伽玛刀再次治疗首次治疗无效复发的药物难治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6月至2019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伽玛刀中心采用伽玛刀治疗823例原发性药物难治性TN患者,其中16例(1.9%)因治疗无效复发再次行伽玛刀治疗,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疼痛评级标准评估疼痛缓解程度(Ⅰ~Ⅲb级为有效,Ⅳ~Ⅴ级为无效);随访与放射治疗相关的脑神经功能损伤情况,采用BNI面部麻木评分标准评估面部麻木程度。结果首次治疗后10例患者有效,6例无效;中位显效时间为30(1~180)d。首次治疗至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8.4(6~60)个月。再次治疗后,13例有效,3例无效;中位显效时间为7(1~180)d。再次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0.5(16~92)个月,有效的13例患者中,2例在治疗后第3、5个月症状完全复发。末次随访治疗有效者11例(11/16),BNI疼痛缓解评级Ⅰ级者7例,Ⅱ级者2例,Ⅲa、Ⅲb级者各1例;5例无效复发者,BNI评级均为Ⅴ级。首次治疗有效的10例患者中,再次治疗后9例有效;首次治疗无效的6例中,再次治疗后仅2例有效(P=0.035)。2次治疗共12例患者发生了放射相关损伤,其中同侧面部麻木11例,味觉受损2例。治疗后至出现面部麻木的中位时间为2.5(1~18)个月,其中轻度7例,中度4例。再次治疗的中位中心剂量、边缘剂量分别为73.0 Gy、36.5 Gy,与首次治疗的85.0 Gy、42.5 Gy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采用伽玛刀治疗后复发无效的TN患者,再次行伽玛刀治疗大部分患者仍然有效,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但均相对较轻;其中首次治疗有效者再治疗后疗效可能更好。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放射外科手术 复发 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伽玛刀再次治疗首次治疗无效复发的药物难治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6月至2019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伽玛刀中心采用伽玛刀治疗823例原发性药物难治性TN患者,其中16例(1.9%)因治疗无效复发再次行伽玛刀治疗,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疼痛评级标准评估疼痛缓解程度(Ⅰ~Ⅲb级为有效,Ⅳ~Ⅴ级为无效);随访与放射治疗相关的脑神经功能损伤情况,采用BNI面部麻木评分标准评估面部麻木程度。结果首次治疗后10例患者有效,6例无效;中位显效时间为30(1~180)d。首次治疗至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8.4(6~60)个月。再次治疗后,13例有效,3例无效;中位显效时间为7(1~180)d。再次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0.5(16~92)个月,有效的13例患者中,2例在治疗后第3、5个月症状完全复发。末次随访治疗有效者11例(11/16),BNI疼痛缓解评级Ⅰ级者7例,Ⅱ级者2例,Ⅲa、Ⅲb级者各1例;5例无效复发者,BNI评级均为Ⅴ级。首次治疗有效的10例患者中,再次治疗后9例有效;首次治疗无效的6例中,再次治疗后仅2例有效(P=0.035)。2次治疗共12例患者发生了放射相关损伤,其中同侧面部麻木11例,味觉受损2例。治疗后至出现面部麻木的中位时间为2.5(1~18)个月,其中轻度7例,中度4例。再次治疗的中位中心剂量、边缘剂量分别为73.0 Gy、36.5 Gy,与首次治疗的85.0 Gy、42.5 Gy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采用伽玛刀治疗后复发无效的TN患者,再次行伽玛刀治疗大部分患者仍然有效,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但均相对较轻;其中首次治疗有效者再治疗后疗效可能更好。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放射外科手术 复发 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DHAOx和DHAP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即刻疗效、化疗的毒副反应,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临床上确诊为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符合入组条件患者40例,随机用DHAPDHAOx实施治疗。结果DHAOx方案组和DHAP方案组的即刻有效率分别是55%(11/20)和45%(9/20),两组病人的即刻有效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案的的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反应,DHAP方案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高于DHAOx方案组(P<0.05),而DHAOx方案的急性外周神经毒性高于DHAP方案组(P<0.05)。结论两种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均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和可接受的毒副反应。DHAOx方案组病人的耐受性较好,对于年龄较大的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选择DHAOx方案有一定优势。

  • 标签: DHAOx方案 DHAP方案 非霍奇金淋巴瘤 复发性 难治性 挽救性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用于儿童难治复发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反应。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选择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采用PD-1抗体治疗的6例霍奇金淋巴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估近期、远期随访疗效及不良反应。疗效评估分为完全反应、部分反应、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和无反应。结果6例患儿中男5例、女1例,开始PD-1抗体治疗时年龄为11.6(10.2,13.3)岁。病理类型为混合细胞型3例、结节硬化型2例、结节淋巴细胞为主型1例。分期Ⅳ期4例、Ⅲ期2例;危险度分组均为高危组,5例患儿存在B组症状,所有患儿在开始PD-1治疗前状态均为难治复发。PD-1抗体首次用药后12周内早期评估3例部分反应、3例疾病稳定,用药16周后晚期评估5例完全反应、1例部分反应,无一例患儿治疗期间出现进展。随访时间27(21,41)个月,5例患儿无事件生存,持续缓解状态,1例患儿停药4周后发热,后确认为转化为介于弥漫大B细胞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的B细胞淋巴瘤。6例患儿用药耐受性较好,输注期间未见高热、寒战、皮疹等输注反应,无一例患儿因不良反应延迟、减量停药。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反应性皮肤血管增生,不伴疼痛痒感,未给予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恢复。结论PD-1抗体用于难治复发霍奇金淋巴瘤患儿治疗应答较好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淋巴瘤 复发性 儿童
  • 简介:摘要滤泡淋巴瘤(FL)是最常见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虽然FL预后良好,但复发难治FL仍是治疗难点。第63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公布多项关于复发难治FL诊治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靶向治疗、双特异性抗体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等。文章结合ASH年会报道对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淋巴瘤,滤泡型 复发 难治 分子靶向治疗 抗体,双特异性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 简介:鼻咽癌复发残存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二程放疗。放疗主要采用常规外照射治疗、近距离超分割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制定精准的肿瘤放射范围,有效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提高鼻咽癌复发残存患者生存率和/局控率的同时降低二程放疗带来的并发症,仍是二程放疗进一步完善个体化治疗的临床课题。

  • 标签: 鼻咽癌复发 鼻咽癌残存 二程放疗技术
  • 简介:摘要Burkitt淋巴瘤(BL)为儿童时期最常见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0%~40%。近年,随着短疗程、高强度化疗方案应用于BL患儿的治疗,其预后显著改善,但是仍有少部分患儿于治疗中发生疾病进展复发,并且复发/难治性BL患儿的预后极差。目前,国内外对于复发/难治性BL尚无有效、统一的治疗方案。笔者拟对BL的发病机制、儿童BL复发的影响因素、复发/难治性儿童BL的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等方面,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旨在寻找复发/难治性儿童BL的有效治疗方案,以期提高患儿预后。

  • 标签: 儿童 伯基特淋巴瘤 复发 难治性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NTRK融合基因是儿童和成人多种肿瘤类型的致癌基因。由这些融合基因编码的融合蛋白具有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TRK)酪氨酸激酶结构域,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在不区分肿瘤组织类型的前提下,NTRK融合阳性患者使用第一代TRK抑制剂(如拉罗替尼恩曲替尼)治疗后,其有效率高达75%。大多数患者对第一代TRK抑制剂耐受性良好,长期使用TRK抑制剂可出现继发性耐药,其耐药机制通过NTRK激酶结构域突变介导。部分耐药突变可由第二代TRK抑制剂克服,包括目前处于临床试验的LOXO-195和TPX-0005。NTRK靶向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是NTRK融合复发难治性实体瘤治疗的新选择。

  • 标签: 基因融合 分子靶向治疗 拉罗替尼 恩曲替尼
  • 简介:编辑同志:我惠溃疡病多年,且病情多在每年的冬季复发: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75396部队王连军王连军同志: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病,估计有10%左右的人会受到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困扰。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胃酸分泌增多引起。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也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

  • 标签: 消化性溃疡病 复发 冬天 十二指肠溃疡 胃幽门螺杆菌 胃酸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初次手术术后残留及单纯手术后复发纤维肉瘤患儿的远期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04年4月至2019年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26例术后残留复发纤维肉瘤患儿,接受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横纹肌肉瘤1999(SCMC-RS-99)方案及适时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化疗前根据手术及影像学检查将疾病状态分为首诊术后残留组(简称残留组)、单纯手术后复发再治疗组(简称复发组),总结患儿临床特点及远期随访结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年龄(<3岁3~18岁)、性别、肿瘤原发部位、术后分期、疾病状态、ETS变体6(ETV6)基因、化疗方案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26例纤维肉瘤患儿中男13例,女13例;残留组17例,复发组9例。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随访时间73(10~188)个月,5年总体生存(OS)率为(86±7)%,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77±9)%。单因素分析显示,残留组5年EFS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5)%比(63±16)%,χ2=5.106,P=0.024];<3岁的患儿5年EFS明显高于3~18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5)%比(62±17)%,χ2=6.507,P=0.011]。性别(χ2=0.445)、肿瘤原发部位(χ2=0.258)、术后分期(χ2=3.046)、ETV6基因(χ2=1.496)、化疗中是否含阿霉素药物(χ2=1.692)与EFS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将年龄、术后分期、疾病状态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年龄>3岁(HR=8.95,95%CI 0.73~109.50,P=0.086)、单纯手术后复发再治疗(HR=10.60,95%CI 0.84~134.30,P=0.068)、Ⅲ~Ⅳ期(HR=16.50,95%CI 0.84~321.40,P=0.065)对EFS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首次术后残留术后复发再治疗的纤维肉瘤患儿仍有较好的缓解率及长期生存,尤其小年龄非复发患儿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 标签: 儿童 纤维肉瘤 复发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