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通常情况下,文档每次被修改,保存后就无法获得修改前的内容了。在SharePoint文档工作区进行协作,可以设置版本记录,保留每次修改的版本。
简介:稽考正文讳字,结合相关史实,可以断定上海图书馆藏《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乃景定五年(1264年)刊印之初刻本,其版本价值弥足珍贵。该书不仅对釐清《礼部韵略》系韵书体例嬗变、渐次增补的脉络等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而且所提供的南宋场屋鲜活实例,展现了士子以何种心态、何种方式应对功令程式,为深入研究宋代诗赋取士、宋代科举与文学的关系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简介:<正>现存《吴越春秋》的所有版本都出自徐天祜(一作祜)于一三○六年所编订的本子。徐氏在书的序言中说:他曾使用过一旧刊本,并对这个旧本“刊正疑讹””,然仍有许多疑难字句,“不敢尽用臆见更定,不得不“姑从其旧”。徐本共十卷。《吴越春秋》原有十二卷,皇甫遵编订的十卷本,出现在七世纪中叶前,因为它著录在七世纪中叶修成的《隋书·经籍志》里。从那时起至少到十二世纪中叶,后二种版本并行于世。大约在十二世纪中期至十四世纪初,十二卷本就失传了。很明显,从一世纪末赵晔《吴越春秋》原本的成书,到一三○六年现存本祖本的编订这一时期内,《吴越春秋》的版本肯定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这些变化又在何计呢?这个书名最早出现在《隋书·经籍志》(成于七世纪中叶)中。《隋书》著录了它的三个版本:一是赵晔撰写的十二卷本,二是皇甫遵编订的十卷本,(这二种版本前已提及),三是杨方编写的名为《吴越春秋削繁》的五卷本(成于四世初。《崇文总目》成书时(公元1038年),此三种版本尚存。《总目》以为:皇甫遵合并了原本和杨方的节本,“考定而注之”,逐成为十卷本,其书名为《吴越春秋传》。然而一直依据署名作者赵晔的十卷本从事研究的徐天祜,却认为皇甫本“今人罕见”。(见徐序)我们应该把早期类
简介:[目的/意义]全面梳理国内外《鲁迅全集》版本的发展历程.[方法/过程]1938年,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首次出版《鲁迅全集》20卷本),多次重印和再版.由于时间仓促,难免遗珠,后来出版有三编《〈鲁迅全集〉补遗》.建国后,1956-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的《鲁迅全集》.从1956年到文革结束前出版的《鲁迅全集》,虽在设计排版上各有不同,但内容基本延续了1956年版的风貌.文革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对《鲁迅全集》进行重新编辑,“增补不足,修正错讹”,于1981年出版了16卷本,2005年又出版了18卷本.1981年版出版后,台湾谷风出版公司、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和日本东京学习研究社以它为基础出版了各自的《鲁迅全集》.[结果/结论]国内《鲁迅全集》的出版,大致可按新中国的建立为界限划分为两个时期.2011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大全集》33卷本),是迄今为止最新的-个版本.除日文版外,海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鲁迅全集》,都是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