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5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十二批)的决定》(法释[2017]17号,以下简称《决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决定》的出台,是最高人民法院加强司法解释清理工作,提升司法解释的规范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本文拟就《决定》的起草背景、原则、过程和基本内容以及有关法律适用问题作简要说明。

  • 标签: 司法解释 文件 性质 最高人民法院 法律适用问题 审判委员会
  • 简介:摘要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颁布前,实践中民间借贷案件,原告仅凭借转账凭证最终胜诉的概率很小,其原因在于原告很难对其双方存在借款合意提出有力证据证明。该司法解释的施行,民间借贷案件中原告仅凭借转账凭证起诉的情况明显增加,因此对于该条司法解释也存在着许多争议。

  • 标签: 民间借贷 转账凭证 举证责任
  • 简介:以物权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来保护股权(以下若无特别说明,皆指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交易的安全,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如何将物权法上的这一制度引入股权交易领域,则存有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初步引入了股权善意取得的概念.本文将对股权善意取得与物权善意取得之构成要件进行比较,分析该司法解释中“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之理解,以兹明确股权善意取得制度适用的范围.

  • 标签: 善意取得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 类推适用
  • 简介:从宪法层面分析,“入户抢劫”涉及到财产权、居住自由以及婚姻家庭中的隐私权和老年、妇女、儿童等特殊主体的宪法权利保护问题。其中,“户”的解释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上列宪法权利的保护范围和对犯罪嫌疑人是否加重处罚。最高人民法院的《法释〔2000〕35号文》与《法发〔2005〕8号文》先后分别将“户”解释为“进入他人生活的”住所和“供他人家庭生活”的住所;以“韩维等抢劫案”(指导性案例466号)为代表的一批案例适用《法释〔2000〕第35号文》,另有一批案例适用《法发〔2005〕8号文》。显然,前后两次的司法解释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同案不同判”的后果。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第39条“住宅不受侵犯”和第49条“婚姻家庭受保护”的立法精神,《法发〔2005〕8号文》将“户”界定为“供他人家庭生活的”住所,体现了对“户”之核心法益的保护,既符合《立法法》确认的“新法优于旧法”的适用原则,也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谦抑政策,应当作为“入户抢劫”的案件的裁判依据。

  • 标签: 入户抢劫 他人生活 他人家庭生活 功能界定 合宪性
  • 简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内外市场经济中,公司作为其中主角,它的运营顺利与否、管理是否有序是衡量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股东是公司的投资者,是公司存在的基础,其知情权保障机制的完善对市场发展大有裨益。中小股东虽然相对大股东来说个体资金实力并不雄厚,但人数优势使得其对一国的经济制度和交易市场的信心及实际收益情况成了一国金融稳定和经济繁荣的最大助推力。通过对《〈公司法司法解释(四)》部分条文的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解析完善中小股东知情权保护。

  • 标签: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 中小股东 股东知情权
  • 简介:罗马法中的裁判官法在诸多方面不同于司法解释,但在功能和产生原因上却和司法解释具有很大的相同之处。裁判官法的既有经验有助于理解司法解释的命运。得益于规则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而产生的司法解释,在供给和需求已经基本取得平衡的今天,不再具有产生之时的必要性,司法解释和法律的融合因此应该提上日程。融合的恰当方法,是在法律编纂或者修订时,将合适的司法解释规范包含进法律中,并舍弃不重要的规范。为了确定取舍的具体规范和标准,需要法学界有意识的检讨和整理。《民法总则》扬弃了之前的两部司法解释,但仍有不足之处。《民法总则》的经验教训,应该为民法典分则和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过程昕吸取。

  • 标签: 裁判官法 司法解释 罗马法 民法总则
  • 简介:我国《公司法》第71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股权转让中的优先购买权,此举虽系从维护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出发,但由于规则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司法适用的模糊性,一直以来长期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诟病。2017年9月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简称"解释四"),细化了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若干规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尽管如此,优先购买权是我国公司法所特有的规定,域外发达国家或地区均无相同规则。股东优先购买权可能成为其他股东为发现合适购买价格的一种定价机制。该权利是否能够发挥其原有的作用乃至是否有必要保留,存有疑问。

  • 标签: 优先购买权 人合性 司法适用 同等条件 定价机制
  • 简介:今年初,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丰十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公法研究中心主任李步云向全罔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规备案审查室提出了一项审查建议,剑指地方法院越权制定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审查建议针对的是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2年11月9日制定发布的《关于部分罪名定罪量刑情节及数额标准的意见》中的部分内容,即第九十二条第五项“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次以上,并导致引产”、第六项“因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该行为”的规定。按照意见,这两项行为被认为构成非法行医罪,须追究刑事责任。

  • 标签: 司法解释 地方法院 全国人大 文件 性质 越权
  • 简介:以买卖合同作借贷合同中债务人清偿债务之担保,系经济社会新需要不断产生的背景下自发形成的新类型担保形式。《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二十四条首次对买卖合同担保借贷合同之情形作出回应,然其语境下此种担保性质与效力尚未明确,发展空间有限。学界关于买卖合同担保主要有后让与担保说、泛化的抵押说、代物清偿说和债的担保说等论争,采泛化的抵押说之基本立场,买卖合同担保在现有物权法的体系下解释为抵押应是可行的出路。在此基础上,预告登记制度的适当援用可有效裨补买卖合同担保公示方法的缺漏。法具有滞后性,经由物权法定主义缓和的展开,新物权势将得以肯认而创设,以期完善物权法的体系,满足经济社会不断产生的新需要。

  • 标签: 买卖合同担保 抵押 预告登记 物权法定主义缓和
  • 简介:《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确立了夫妻共同债务推定规则,该规定以日常家事代理权为理论基础,将夫妻共同债务等同于夫妻连带债务。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制的产物,夫妻共同债务是以夫妻共同财产负责的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负担的合同债务,首先是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依据夫妻共同债务推定规则,该债务又被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以夫妻共同财产和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配偶是否对夫妻共同债务负连带责任,按照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规则认定。不过,日常家事代理权旨在维持夫妻生活共同体,并非夫妻共同债务推定规则的理论基础。配偶对用于夫妻日常生活的借款不负连带责任;用于生产、经营的借款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则应当结合借款收益、企业性质和经营控制权等因素综合认定。

  • 标签: 夫妻共同债务 共同财产制 日常家事代理权 连带债务 民间借贷
  • 简介: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91条突破了过去对证明责任及其分配规范的认识局限,吸收了罗森贝克“规范说”的合理内核,但其在术语使用以及基本内涵方面仍与“规范说”有所不同,这些差别影响了证明责任的本质与实体法规范的准确适用,因此,《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应进行相应的修正.此外,对于采用“规范说”所引致的外部问题,一方面应对《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以及现行实体法进行梳理、解释或者修正,另一方面应重视现今实体法立法表述在证明责任分配领域的作用.

  • 标签: 《民事诉讼法》 举证证明责任 “规范说” 证明责任分配
  • 简介:组织、利用邪教组织致人死亡属于组织、利用邪教组织致人重伤、死亡罪的相对的必要要件,致人死亡结果是组织、利用邪教组织致人死亡罪的必要条件。蒙骗行为是组织、利用邪教组织致人死亡罪中承担刑责的基本行为,蒙骗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具有非直接关联性,蒙骗行为人控制被害人或被蒙骗者的企图是其形成主观罪过的基础,蒙骗行为人对于死亡后果只能是过失的心态。

  • 标签: 邪教组织 蒙骗 致人死亡 构成分析
  • 简介:刑法解释中的分歧,表现为不同解释主体对同种行为的规范评价存在差异。在实践中可以被概括为刑事诉讼权力主体间的分歧、刑事诉讼权力主体与其他权力主体间的分歧、上级权力主体与下级权力主体间的分歧以及公权力主体与私权利主体的分歧。分歧的本原围绕着"法"的规范立场和"刑"的惩罚理念展开。前者关乎规范确定性与灵活性孰更优先,后者关乎秩序价值与自由价值孰更优先。诱发分歧的缘由是解释主体"前见"的多元化,背后则是当代社会功能的分化和价值的多元,导致了主体间利益冲突的加剧。分歧的化解需要坚持"司法互动"的理念,就具体落实而言,规范立场上需要坚持规范确定性的相对优先,惩罚理念上则要坚持自由价值的相对优先。

  • 标签: 刑法解释 秩序价值 自由价值 规范确定性 司法互动
  • 简介: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AI)正加速应用于司法裁判之中。智能司法的背后是从文字向代码的司法逻辑转向,不仅催生了人工智能法学,更重塑了同案同判的公正理念。但AI司法的复杂性与隐秘性共存,并威胁自身的合法性和优越性。除了AI司法过程的不可还原性导致的黑箱效应,数据与算法作为AI司法生态的重大环节也并非无懈可击。法官的解释任务因此出现了新的内容:需要对AI司法的基础条件进行验证与整合。为了使AI的技术理性与同案同判的目的理性契合,法官应当基于人机协同而关注四个诠释节点:(1)案例数据是否充足?(2)裁判结果是否合理?(3)因果关系是否相当?(4)正反计算是否对称?

  • 标签: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同案同判 法律解释 诠释节点
  • 简介:近年来,我国检察机关相继修订和充实了案例指导制度、以案释法制度和文书说理制度,但它们不是作为我国司法解释制度的辅助、配套制度而设置或运作的,而是案例指导制度作为与司法解释制度并列的法律适用制度进行设置,以案释法制度、文书说理制度作为法治宣传、素质教育制度来运作,这是不准确的。就这种制度中的刑事实体部分而言,应该将这种制度与我国刑事检察官办案指导、交流制度一起,共同作为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制度的辅助制度、配套制度来构置,促使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制度全面、协调、健康运行。

  • 标签: 制度完善 刑法司法解释 案例指导 以案释法 文书说理 办案指导
  • 简介: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以下简称《保险法司法解释(四)》),并于2018年9月1日起施行。《保险法司法解释(四)》共21条,着重解决财产保险合同部分有关法律适用问题,对保险标的转让、保险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保险代位求偿权以及责任保险等问题作出规定,进一步统一裁判标准,对各级人民法院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健全完善我国保险司法制度具有重要巷义。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解释 司法制度 保险代位求偿权 认知
  • 简介:摘要所谓全解释就是应用解释系统的多种地震解释功能,从维可视化的立体显示出发,以地质体为单元,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维立体综合解释方法。该技术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在精确落实小断层、低幅度构造,准确地确定圈闭的空间位置和形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三维构造解释 地震剖面 反射层
  • 简介:提要:现行体制下的审执分离实指执行裁决权和执行实施权分离,审执分离的路径选择不仅要考量审执分离的目标、改革的成本和域外的经验,更是要厘清执行权的本质,合理界定审判权与执行权的边界。根据我国国家权力配置的实际和国情,结合执行权本质属性,深化内分则是我国现行审执分离的最佳路径选择。

  • 标签: 审判权 民事执行权 执行裁决权 执行实施权 司法改革
  • 简介:根据直言命题周延方向性构建的段论模型,经过解释,直观、有效处理传统段论和扩展段论推理,提高段论逻辑对日常思维的规范和表达能力。

  • 标签: 直言命题 周延方向性 三段论模型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