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CT能量技术扫描,对进展期胃癌癌肿的浆膜面改变、增强表现与浆膜面浸润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胃癌的CT能量扫描在浆膜面受侵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5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36~78岁。对52例胃癌癌肿浆膜面浸润情况进行CT能量扫描,由2位资深放射医生在不知内镜、手术和病理结果的情况下,盲法分析CT静脉期、延迟期图像。结果进展期胃癌浆膜面侵犯的CT征象中,浆膜面粗糙诊断敏感性较高,结节状突出的诊断特异性高,同时应结合周围脂肪间隙的改变综合判断。胃癌癌肿的强化方式是诊断胃癌浆膜侵犯时应该综合考虑的一个因素。CT与病理学T分期具有较高一致性,可以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胃癌癌肿邻近浆膜面的区域碘剂含量,可以作为判定浆膜面是否受侵的一个指标。

  • 标签: 胃癌 浆膜面 T分期 双能量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技术诊断肺栓塞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患者应用CT进行肺动脉成像(CTPA)扫描,所得扫描图像经采用LungPBV软件处理得到CTPA、DEPI图像及两种能量成像的融合图像,将CTPA上所示肺动脉内栓子的数量、位置与相应肺叶、肺段、亚段肺组织灌注状态相对照。结果共有300个肺叶和肺动脉,1080个肺段和肺段动脉纳入分析。其中30个肺叶、103个肺段内有栓子存在。以肺叶为评价单位,DEPI共检出灌注缺损或稀疏28个,符合率为93.3%;以肺段为评价单位,DEPI共检出95个肺段有灌注缺损或降低,符合率为92.2%。当段、亚段PE充盈缺损为完全型时,分别有82.8%、53.3%表现为相应的肺段或亚段灌注缺损。而当充盈缺损为部分时,DEPI以肺灌注稀疏为主,少数表现为无灌注缺损或稀疏。另有3例4个肺段DEPI显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受累血管。结论CT能量肺灌注成像能敏感地显示肺栓塞所致的灌注缺损或稀疏,可弥补CTPA显示远段肺栓子的不足,且可同时提供功能和解剖信息,两者联合起来有助于提高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

  • 标签: 双源CT 肺灌注扫描 血管造影术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T三维成像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胃镜活检病理证实为胃癌的48例患者,在空腹、低张和胃充盈状态下行全胃扫描,观察病变及其周围情况,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评价病变检出率。结果CT三维成像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77.8%,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100%,总检出率为91.7%,对淋巴结转移及胃周浸润的准确率分别为83.3%和100%。结论CT对胃癌的术前分期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临床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双源CT(DSCT) 胃癌 术前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胆道梗阻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行CT扫描,薄层数据进行胆道多平面重组,对梗阻原因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良性梗阻病变32例,其中肝外胆管结石27例,单纯炎性狭窄5例,CT定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3.75%、100%;恶性梗阻病变18例,其中胰头癌9例,胆管癌5例,胆囊癌侵犯胆管2例,壶腹部癌2例,CT定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8.89%、100%,总体50例中定性准确率92%,定位准确率100%。结论CT胆道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清晰显示梗阻扩张的胆道结构,提高对梗阻部位的定位、定性诊断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胆道梗阻 多平面重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0例主诉急性胸背痛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结果CT三维图像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大小、形态、变化及与分支血管的关系等。结论CT血管成像技术能快速、准确的显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病理解剖关系,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直接影像信息。

  • 标签: 主动脉壁内血肿 双源CT 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DSCT)冠脉检查过程中护理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间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患者300例,记录每个患者的心率、注药量、压力、流速,配合技术人员启动扫描的阈值。对每个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使患者能够放松心情进行检查,以达到冠脉扫描的要求。结果对300例成像质量进行分析,优质影像280例,能够诊断影像14例,不能诊断影像6例。结论CT的护理工作在冠脉成像的检查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行CT冠脉检查时有效的护理是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重要保障1。

  • 标签: 冠脉成像 护理工作 双源CT
  • 简介:目的:探讨CT肺动脉成像(MSCTPA)对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1临床拟诊为PE的患者行MSCTPA,观察肺动脉栓子的部位、数目、形态等直接征象,并分型;观察肺叶继发性改变。结果:发现栓子657支,其中段以上栓子481支,包括中心型栓子176支,附壁型259支,完全阻塞型46支。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肺梗死、胸腔积液、肺动脉增粗等。结论:MSCTPA能够方便、快捷、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子,提高PE的临床诊治效果。

  • 标签: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采用CT大螺距模式对主动脉全程扫描成像,评价其图像质量、有效射线剂量,旨在研究大螺距CT进行主动脉全程扫描的可行性。方法患者分AB两组,每组30例,A组使用大螺距扫描方式,B组使用普通扫描方式,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分客观和主观两种方法,客观评价图像噪声及信噪比,主观评价评价由两个放射科医生独立完成。辐射剂量总量使用机器自带的记录数据。结果大螺距模式主动脉伪影明显减少,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得分(1.2±0.2)较普通扫描组(2.2±0.5)有明显差异(p<0.001)。扫描长度无明显差异,扫描时间明显减少(p<0.001),A组6.5sB组1.6s。辐射剂量明显减少。结论大螺距主动脉全程扫描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低,运动伪影少等明显优势,可替代主动脉检查常规扫描模式。

  • 标签: 大螺距 双源CT CTA 主动脉 辐射剂量
  •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CT对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4244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CTangiography,CTA)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的起源变异情况。结果4244例冠状动脉CTA中,共检测出冠状动脉起源变异38例,检出率约为0.90%,其中右冠状动脉起源变异28例(73.7%),左冠状动脉起源变异10例(26.3%)(包括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所有图像通过VR、MIP和CPR等重组图像显示变异血管的起源。结论CT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准确评价冠状动脉正常及变异改变,清晰显示血管分支细节,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 CTA 起源变异
  • 简介:目的评价CT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2005年12月1日~2011年12月30日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NKI,CBMdisc数据库,查询CT在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研究的中、英文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计算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灵敏度(SE)、特异度(SP)及其95%可信区间(CI),绘制及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和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基于支架分析,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合并灵敏度为0.91(95%CI:0.86~0.95),特异度为0.92(95%CI:0.90~0.94),AUC为0.97。CT对诊断冠状动脉内大支架(直径≥3mm)再狭窄的准确度高于小支架(直径〈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可评价支架的合并构成比为0.066(95%CI:0.05~0.09)。结论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准确度高,适用于直径≥3mm的支架,是冠状动脉支架随访和评价的一种有效且无创的检测方法。

  • 标签: 支架 再狭窄 双源CT 诊断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定量评价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T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DN)50例和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非DN)50例,对两组发病率、斑块组成、CTA基本特征进行比较。结果DM患者冠心病发病率91%,明显高于非DM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73%(χ2=3.784,P<0.05);两组斑块组成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DM组阻塞性冠心病26.0%,明显高于非DM组6.0%(χ2=4.56,P=0.001);DM组单支病变、支病变、三支病变分别为20.0%、12.0%、10.0,明显高于非DM组非DM组6.0%、4.0%、2.0(χ2=4.156,χ2=4.045,χ2=4.254,P=0.003,P=0.004,P=0.005);DSCT的灵敏度为85.6%,特异度为90.9%,阳性预测值为88.5%,阴性预测值为88.5%,诊断的符合率为88.5%,DSCT和CAG对每支冠脉狭窄的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7,P=0.187)。结论CT是一种评价糖尿病性冠心病的可行的方法;糖尿病性冠心病病变复杂,累及血管范围广且严重。

  • 标签: 双源CT 冠心病 Ⅱ型糖尿病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DSCTA)在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可疑下肢TAO的12例患者行DSCTA检查,扫描范围自膈下至踝关节水平,扫描原始图像经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显示该病变的特征性CT表现。3例同时行DSA检查,7例行手术治疗。结果12例DSCTA表现为单侧或侧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周围可见侧支动脉,其中4例显示小腿动脉内血栓,8例显示TAO所特有的螺旋状动脉。结论DSCTA可以清晰显示TAO的下肢动脉病变,通过后处理技术能显示该病的特征性CT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

  • 标签: 双源CT血管造影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下肢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中的能量减影(dual-energysubtraction,DES)胸部摄片技术对肺结节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DR检查时发现的肺结节患者再进行能量减影胸部摄片检查,由两位影像医生对每一患者的普通DR图像与DES图像分别作对比分析,评价两者对肺结节的显示情况。结果DES比普通DR图像检出更多的小结节,且DES图像对结节病变的显示更清楚,有利于定性评价。结论能量减影胸部摄片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胸廓骨组织影的遮挡影响,获得单纯的软组织图像,是对DR诊断肺部结节的有利补充。

  • 标签: 双能量减影 肺结节 X线计算机
  • 简介:<正>江苏南通市总工会朱明王君东报道自今年5月份以来,南通市总工会在非公企业工会中开展以"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职工诉求工会组织代言、职工事务工会干部代理;会员评议工会工作、会员评议工会主席"为内容的"亮双双评"活动。目前,南通市已有超过

  • 标签: 工会联合会 工会组织 江苏南通市 单位工会 副主席 王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量摄影技术在鼻咽侧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175例做鼻咽侧位摄影的儿童患者自然分为五组,其中选出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DR摄影,其余采用不同条件的能量摄影技术进行摄影。结果采用常规DR摄影技术对鼻咽进行侧位摄影其曝光剂量平均值为1.995mGy,而采用不同参数的能量减影摄影技术对鼻咽进行侧位摄影其曝光剂量平均值分别为2.046mGy,1.943mGy,1.226mGy,0.503mGy。结论采用合理优化的能量摄影技术对鼻咽侧位进行摄影,可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 标签: 双能量减影(dual energy subtraction DES) DR(Digital Radiography) 鼻咽 摄影条件 曝光量 曝光时间 图像质量
  • 简介:8月16日至20日.第29届应氏杯世界青少年围棋锦标赛赛在河南洛阳举行.共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2名青少年棋手参赛。先经过五轮积分循环.青年组与少年组各四位棋手晋级决赛。决赛阶段是两轮单淘汰.

  • 标签: 少年棋手 决赛阶段 锦标赛 青少年 应氏杯 单淘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能量减影在外伤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Definium8000型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为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56例患者行胸部能量减影摄片,每例患者分别获得一幅标准图像,一幅软组织图像,一幅骨组织图像,比较标准图像和骨组织图像对肋骨骨折的显示率。结果56例患者经检查发现肋骨骨折116处,骨组织像检出肋骨骨折97%(112/116)显著高于标准像检出肋骨骨折85%(98/116)(p<0.05)。结论,DR能量减影可提高肋骨骨折的显示率,在肋骨骨折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双能量减影 肋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面(computedtomography,CT)在永存动脉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永存动脉干患者,年龄7d-8岁,中位年龄3.4岁。采用CT,心电门控下对比增强完成心脏检查,并在图像工作站完成多平面(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三维容积漫游(VR)处理。其中有4例进行心导管检查。结果CT对7例永存动脉干均作出定性诊断和分型诊断,共发现合并畸形28处。超声心动图共显示24处。结论CT可以对永存动脉干患者作出准确诊断及分型,并有助于临床手术方案的制订与完善。

  • 标签: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脉干
  • 简介:你的桌子上竖放着相扣的两个玻璃杯,两个杯子里放着一杯半的水,还养着一条活金鱼!这一杯半的水是怎样装进去的?上面杯子壁的水为什么不从缝隙里流出来呢?原来,在倒水的过程中巧妙地用了一张卡片帮忙。先在下面的杯子里装满水,养上鱼。在另一只杯子中倒入大半杯水,放上卡片。用手托住卡片,把杯子倒过来。

  • 标签: 养鱼 杯子 玻璃杯 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