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能量上腹部虚拟平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拟诊上腹部病变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行常规上腹部平扫后,再行能量CT扫描,并应用后处理技术得出虚拟平扫图像,将常规扫描图像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图像在图像质量、辐射剂量、CT值、信噪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虚拟平扫和普通平扫在病灶检出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虚拟平扫腹部CT值高于普通平扫(P>0.05);虚拟平扫图像SNR高于普通平扫(P>0.05)。两组虚拟平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虚拟平扫的图像质量均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应用虚拟平扫辐射剂量可降低34%。关键词CT能量;虚拟平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DSCT)能量技术应用于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尿路结石患者行DSCT能量扫描及血清尿酸测定,对其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将结果与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的结果作对比,计算DSCT在分析尿酸盐结石及非尿酸盐结石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0%及98.0%。结论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使用DSCT能量技术在治疗前对尿路结石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对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源CT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DSCT)能量技术应用于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尿路结石患者行DSCT能量扫描及血清尿酸测定,对其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将结果与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的结果作对比,计算DSCT在分析尿酸盐结石及非尿酸盐结石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0%及98.0%。结论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使用DSCT能量技术在治疗前对尿路结石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对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源CT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尿路结石
  • 作者: 张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医院影像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在诊断疑似患有痛风的患者时,采用CT能量成像辅助诊断具有的诊断价值。方法:从进入本院诊疗的疑似痛风疾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并均应用CT能量成像技术对其进行检测与诊断。结果: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析CT能量成像技术检测结果,此技术的特异性达到94.44%、敏感度达到92.86%、准确率达到93.33%;结晶位置分布在足(38.10%)、膝盖(30.95%)、双手(23.81%)、肘部(7.14%)。结论:在诊断痛风疾病患者时可采用CT能量成像技术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为医师提供准确信息。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痛风;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的影像表现,评价CT能量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尿路结石患者106例,采用型号fiashCT进行扫描,检查序列为能量模式下DE的检查,检查结束后将采集所得数据传入工作站,使用西门子公司的SyngoDefaultulSchenma工作站进行分析。结果经CT扫描技术并使用能量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软件分析技术成分,其中106例患者经CT分析为61例为草酸钙结石,17例为胱氨酸结石,19例为磷酸盐结石,9例为尿酸结石。结论CT能量结石分析是一种方便、快捷且无创的结石分析方法,对临床上诊断及治疗尿路结石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双源CT双能量分析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能量成像技术在骨与关节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骨关节外伤金属内固定术后复查的50例患者,均采用CT能量扫描模式,通过一次扫描采集两个不同能量的数据,将得出的140kV、80kV和融合图像(加权120kV)数据上传到后处理站,然后通过能谱软件的不同能谱值(keV)进行金属伪影减影后处理。结果运用40keV的低能谱值,图像质量不太好,金属伪影比较多,但能谱值在出现持续增加时,图像就会随之越来也清晰,金属伪影会因此变化呈现出明显减少的情况,局部的骨质结构和固定器材都比较清晰,和平均加权120kV图像对比来看,是具有一定差异的(P<0.05)。结论CT能量成像技术在采用高能谱值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将金属中的线束进行硬化,并形成伪影,并清晰显示出结构中的细节,对于骨关节的术后影像复查具有实际的临床效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 骨与关节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分析骨与关节疾病中CT能量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接诊的45例骨关节外伤金属内固定术后复查患者为例,予以CT能量扫描模式,一次扫描期间采集2个不同能量数据,分析所得能量数据,即140kV、80kV、平均加权120kV数据,均传输至处理站,并利用能谱软件不同能谱值(keY)予以金属伪影减影后处理。结果随着能谱值90keV增加,图像质量越清晰,和平均加权120kV图像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CT能量成像技术可获取较高的图像质量,有助于判断骨关节金属内固定术后患者恢复状况。

  • 标签: 关节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T能量成像诊断痛风结节沉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例。观察组(痛风患者)和对照组(非痛风患者),均通过采取CT能量成像诊断,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CT能量成像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膝关节和足裸关节痛风结节沉积率分别为84.62%、100%、92.31%,对照组没有显示出痛风结节沉积。结论痛风结节沉积经CT能量成像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痛风结节沉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CT能量技术扫描,对进展期胃癌癌肿的浆膜面改变、增强表现与浆膜面浸润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胃癌的CT能量扫描在浆膜面受侵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5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36~78岁。对52例胃癌癌肿浆膜面浸润情况进行CT能量扫描,由2位资深放射医生在不知内镜、手术和病理结果的情况下,盲法分析CT静脉期、延迟期图像。结果进展期胃癌浆膜面侵犯的CT征象中,浆膜面粗糙诊断敏感性较高,结节状突出的诊断特异性高,同时应结合周围脂肪间隙的改变综合判断。胃癌癌肿的强化方式是诊断胃癌浆膜侵犯时应该综合考虑的一个因素。CT与病理学T分期具有较高一致性,可以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胃癌癌肿邻近浆膜面的区域碘剂含量,可以作为判定浆膜面是否受侵的一个指标。

  • 标签: 胃癌 浆膜面 T分期 双能量CT
  • 简介:目的:评价CT能量成像在痛风患行四肢关节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临床诊断痛风的患者行双手腕、膝及烈足踝关节能量CT扫描,对照组为15例非痛风患者(7例不明原因下肢疼痛患者、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例退行性骨性关节炎患者)。能量CTGOUT软件处理扫描图像后,由3名医师独立进行评价,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尿酸盐沉积的差异及能量CT检出尿酸盐沉积部位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患者组25例(56%)、14例(31%)、39例(87%)分别在双手腕、膝及足踝关节CT检测到尿酸盐沉积,足踝关节受累较其他关节多。对照组无尿酸盐的沉积。45例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CT共发现391处,是临床估计病变部位的乱1倍(临床估计病变部位95处)。结论:能量CT能方便快捷地检测出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可作为临床筛查痛风病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关节炎 痛风性 结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技术诊断肺栓塞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患者应用CT进行肺动脉成像(CTPA)扫描,所得扫描图像经采用LungPBV软件处理得到CTPA、DEPI图像及两种能量成像的融合图像,将CTPA上所示肺动脉内栓子的数量、位置与相应肺叶、肺段、亚段肺组织灌注状态相对照。结果共有300个肺叶和肺动脉,1080个肺段和肺段动脉纳入分析。其中30个肺叶、103个肺段内有栓子存在。以肺叶为评价单位,DEPI共检出灌注缺损或稀疏28个,符合率为93.3%;以肺段为评价单位,DEPI共检出95个肺段有灌注缺损或降低,符合率为92.2%。当段、亚段PE充盈缺损为完全型时,分别有82.8%、53.3%表现为相应的肺段或亚段灌注缺损。而当充盈缺损为部分时,DEPI以肺灌注稀疏为主,少数表现为无灌注缺损或稀疏。另有3例4个肺段DEPI显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受累血管。结论CT能量肺灌注成像能敏感地显示肺栓塞所致的灌注缺损或稀疏,可弥补CTPA显示远段肺栓子的不足,且可同时提供功能和解剖信息,两者联合起来有助于提高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

  • 标签: 双源CT 肺灌注扫描 血管造影术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简述CT上腹部能量虚拟平扫的过程及优点;方法通过对部分患者进行常规上腹部平扫与能量动脉期虚拟平扫进行比较;结果动脉期虚拟平扫图像质量可以满足诊断需求且患者少接受一次辐射,所受辐射剂量较低;结论动脉期虚拟平扫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双源CT 双能量 虚拟平扫 上腹部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肝脏成像当中采用CT能量虚拟扫描与常规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肝脏成像患者中选取5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对50例患者分别采用CT能量虚拟扫描(以下简称虚拟平扫)与常规扫描,所有患者均采用上腹部平扫加增强的方式,对比在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成像结果。结果对比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CT值,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的虚拟平扫CT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同扫描方式下的SNR,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中,虚拟平扫的SNR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虚拟平扫下的CT值与SNR,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肝脏成像中,采用CT能量虚拟扫描的成像效果优于常规扫描成像效果。

  • 标签: 肝脏成像 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 常规扫描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