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颈性眩晕患者接受中医针灸与整脊手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选取62例颈性眩晕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划分组别,Ⅰ组31例接受单纯整脊手法治疗,Ⅱ组31例接受针灸配合整脊方案治疗,对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眩晕症状评分等做评估。结果Ⅱ组在接受治疗后,取得了96.77%的总有效率,相比Ⅰ组的总有效率(77.42%)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治疗前,两组接受眩晕症状评测,评测结果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Ⅱ组的评测结果显著降低,优于Ⅰ组,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中医针灸配合整脊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治疗具有确切且安全的作用,值得加强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二期压疮的护理。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原则,将29例(42处)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21处)和对照组14例(21处)。对照组用湿润烧伤膏涂创面,后无菌纱布覆盖。观察组将安普贴水胶体膏剂用无菌压舌板均匀涂敷在疮面,厚约1mm,涂敷范围超过疮面边缘0.5cm,后用安普贴水胶敷料贴敷,2次/天。直至创面愈合。结果两组压疮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压疮愈合时间7~14天(8.65±3.11)d;对照组13~22天(17.71±2.91)d。两组比较,t=9,74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普贴膏剂及水胶敷料具有养阴生肌、控制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压力处血液循环的良好作用,促进肿瘤晚期患者压疮愈合、控制恶化。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卧位对患者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利用计算机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期刊网等途径,以“不同卧位”、“中心静脉压”、“影响”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针对所有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6篇文献资料中,共涉及288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30°半卧位和45°半卧位时所测量的CRP水平均与平卧位时测量的CV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当尽量采取同一体位对患者的CVP进行监测,针对无法采取平卧位进行CVP监测的患者,应当采取其他体位对其进行CVP监测,避免频繁更换体位对患者的CVP监测结果产生影响。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整脊疗法配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96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推拿和牵引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整脊疗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麻木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麻木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生活、工作、社会能力积分,临床症状积分以及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因此相比外科手术治疗,整脊疗法联合穴位注射可以明显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疼痛、麻木等症状,具有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长、复发率低等临床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斜卧-截石位与截石-俯卧位微创经皮肾处理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微创经皮肾镜处理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斜卧-截石位58例和截石-俯卧位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斜卧-截石组以斜卧-截石进行取石;截石-俯卧位组以截石-俯卧位进行取石,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斜卧-截石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截石-俯卧位组、一期结石清除率高于截石-俯卧位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截石-俯卧位组、住院时间短于截石-俯卧位组(P<0.05)。结论斜卧-截石位在微创经皮肾镜处理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明显优于截石-俯卧位,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