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整脊治疗颈性眩晕3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针灸配合整脊治疗颈性眩晕31例

杨明

(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中医医院外科新疆昌吉832200)

【摘要】目的:研讨颈性眩晕患者接受中医针灸与整脊手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选取62例颈性眩晕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划分组别,Ⅰ组31例接受单纯整脊手法治疗,Ⅱ组31例接受针灸配合整脊方案治疗,对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眩晕症状评分等做评估。结果:Ⅱ组在接受治疗后,取得了96.77%的总有效率,相比Ⅰ组的总有效率(77.42%)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治疗前,两组接受眩晕症状评测,评测结果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Ⅱ组的评测结果显著降低,优于Ⅰ组,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中医针灸配合整脊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治疗具有确切且安全的作用,值得加强推广。

【关键词】颈性眩晕;中医针灸;整脊手法;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335-02

颈性眩晕在颈椎疾病中有一定的常见性,病因多与颈椎退行性病变,致椎-基底段动脉供血障碍有关[1]。该病患者常有频繁性头晕、恶心等表现,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影响甚是严重。中医针灸、整脊手法对多种“痹症”的治疗由来已久,用于缓解颈性眩晕症状也有较好的作用。2014年12月—2016年8月,笔者尝试联合该两种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综合效果理想,现将试验情况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2例颈性眩晕的资料搜集于2014年12月—2016年8月,其中男/女性有34/28例,年龄分布:最高年龄70岁,最低年龄26岁,平均(39.5±7.2)岁;病程年限:最长病程2年,最短病程<3个月,平均(4.8±0.6)个月。纳入患者均接受相关检查确诊为颈性眩晕,年龄≥18岁,且均同意接受此次试验;剔除伴严重智力障碍、恶性病变或其他原因所致眩晕者。通过随机非盲法分配患者成两组,Ⅰ、Ⅱ组间基线资料录进统计学软件分析,输出结果P>0.05,适合试验。

1.2方法

Ⅰ组31例接受单纯整脊手法治疗,操作时,患者于医者前方端坐,由医者左手拇指、食指固定患者下颌,再采取右手拇指对患者右侧C2横突后部进行按压,使前屈位头部缓慢转为后伸位,并稍微往左侧移动约10°;嘱患者放松全身肌肉,于后上方施力整复脊椎,具体以指下关节发出响声或出现移动为宜[1];再按此步骤向右侧调整1次,通过触诊了解复位结果,15~20min/次,1次/d,连续操作10d(10d/疗程)后暂停2~3d,再继续治疗1个疗程。

Ⅱ组31例在上述处理下选取两组穴位交替针刺,操作包括:(1)第一组:选取玉枕穴、肩井穴、风池穴、肩外俞穴、天柱穴及患处阿是穴;(2)第二组:选取百会穴、太阳穴、前/后顶穴、列缺穴与印堂穴。上述两组穴位分别在俯卧位、仰卧位下进行,经常规局部消毒、铺巾后,选取30号规格毫针进行平刺或斜刺,再给予电针辅助治疗,每次留针30min,每日1次,每日1组,2组交替进行,共治疗20d。

1.3疗效标准[1]

对两组不同治疗阶段的眩晕症状做评测,总分30分,评测结果越低,说明眩晕症状的改善程度越不理想。临床疗效:(1)治愈。治疗后无眩晕症状,患者头颈部可正常活动,且颈项部不适感显著改善;(2)好转。治疗后眩晕症状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颈项部不适感有所缓解;(3)无效。患者接受2个疗程治疗后未见症状改变,甚至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版本处理数据,由χ2和t检验组间的计数、计量资料。若输出结果P<0.05,说明组间差异显著,数据满足“统计学成立”的条件。

2.结果

2.1方案应用效果

Ⅱ组在接受治疗后,取得了96.77%的总有效率,相比Ⅰ组的总有效率(77.42%)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见表1。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颈性眩晕的发病与椎-基底动脉血流供应异常有主要关系,而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原因又多与椎动脉解剖结构改变、颈椎进行性退变、关节紊乱及炎症刺激等因素相关[2]。在祖国医学中,颈性眩晕通常被归于“痹症”或“眩晕”等范畴论治,盖因颈部长期劳损,损害颈肩肌肉,或年老体衰,脏腑亏虚,致气血不调、筋脉不养,复感外邪,使颈项血气瘀阻引起。

整脊是中医学治疗颈性眩晕的一种特色手段,能够直接对偏移颈椎施力,通过手法使其恢复原解剖结构,并刺激位于该处的交感神经丛,由此发挥促进血液循环、解除神经压迫的作用。而针灸能够根据穴位与经脉分布特点选穴,“主治所能,主治所及”[2]。通过交替针刺风池、肩井、天柱与玉枕诸穴,可发挥活血行瘀、通经活络的功效;而对百会、太阳与印堂诸穴进行针刺,又有益气补血、通窍宁神的作用。据现代医学证明,中医针灸法还具有调节机体微循环、减轻肌肉痉挛以及恢复椎-基底动脉供血等效果。大量实践发现,联合该二者治疗颈性眩晕,不仅具有起效快、安全可靠等特点,二者还可互相补充,以进一步优化疗效[3]。本组试验中,Ⅱ组患者按此方案施治后,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达到96.77%,且患者的眩晕症状评测结果也大大改善,总体上较Ⅰ组占优势,这与上述资料结果也大致相同。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配合整脊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治疗具有确切且安全的作用,值得加强推广。

【参考文献】

[1]俞文江.针灸配合整脊治疗颈性眩晕34例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175-176.

[2]闵希瑞,张明波.整脊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27.

[3]廖荣良,何冰.针灸结合整脊治疗颈性眩晕125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