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介绍高利教授治疗抑郁状态的经验及治疗用药.高教授认为抑郁状态的病机多是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之证,虚者肝肾精亏,实者气滞、痰浊、血瘀、腑气不通.初起多见标实之象,病久多现本虚之证,治疗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通过扶正与祛邪相结合,采取积极的个体化治疗.关键词抑郁状态;名医经验;高利教授图分类号S85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41-0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状态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治疗后有抑郁状态患者8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1个月治疗对患者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评估,比较两组的躯体表现、情绪状态、认知功能临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ESS)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ESS评分、躯体表现、认知功能、情绪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状态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要重视对后患者抑郁状态的治疗和预防,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抗抑郁治疗,可以提高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卒中后抑郁状态 卒中康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患者淡漠状态对脑卒中康复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患者92例,并对所有患者抑郁及淡漠状态进行主观量表和客观量表进行评估,使用抑郁、淡漠作为两因素方差分析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结果部分病人抑郁和淡漠状态共存,合并淡漠状态抑郁症患者的客观评分更高,抑郁患者客观MADRS评分比主观SDS评分明显增高(P<0.05),患者第二次评估时客观评估评分较首次明显下降(P<0.05)。两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淡漠状态对患者对与患者FIM评分有明显影响(P<0.05),客观量表显示抑郁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FIM评分)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客观量表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评估具有重要作用,抑郁患者患者的淡漠状态对患者抑郁及功能康复具有明显影响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淡漠状态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失语患者抑郁发生情况。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运用医院版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对我院失语患者进行测评,根据年龄是否大于75周岁,分为非高龄组和高龄组,并分析两组抑郁发生率及抑郁严重度。结果高龄组失语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8.42%,显著高于非高龄组44%。两组抑郁严重度虽无统计学差异,但高龄组重度抑郁发生率高于非高龄组。结论高龄失语患者更易发生抑郁。因此,对于高龄失语患者应早期进行抑郁情绪评估,及时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卒中 失语 抑郁 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
  • 简介:摘要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且症状持续2周以上,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中发病率的增高,其发病率亦有增高趋势,临床方法很多,本文概述近3年治疗抑郁的治疗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缺血性抑郁状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缺血性患者入院NIHSS评定为7~32分的轻、中度患者,根据Zung自评量表评分后分为脑梗塞并发抑郁症组38例,脑梗塞抑郁症组6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定变化。结果急性脑梗塞并发抑郁者与脑梗塞抑郁者,4周其神经功能恢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脑梗塞抑郁状态可严重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和预后。

  • 标签: 卒中 抑郁 康复
  • 简介:摘要肆虐全球,已上升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抑郁不仅是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状,更是加重病情并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致病因素。抑郁可能发生在前或。病程中和抑郁常常交互影响,但抑郁的次生损害却多被忽略,常导致患者瘫痪加重和病死率增高,并使复发增多而加大了中二级预防的难度。既往“抑郁”的概念中和抑郁被认为是两种独立的疾病,该概念临床应用受限并常延误患者的诊治。因此,我们提出“抑郁”的新观念,更加强调治疗抑郁对紧急救治损害所带来的更多获益,从而使急性的防治步入崭新的时代。

  • 标签: 卒中 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抑郁中发病后常见的一种精神并发症。有研究表明,炎症与抑郁密切相关。本文就抑郁的炎症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卒中 抑郁症 炎症
  • 简介:摘要脑卒中抑郁症状一般在脑卒中6个月至2年内最严重,它直接影响病人的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增加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抑郁具有复杂的损伤机制,同时整个发病过程受相关基因调控,形成多层次,多途径交错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最终导致脑损伤和功能障碍。本文综述了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 标签: 卒中发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抑郁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常影响患者病后功能恢复,延长病程,在工作过程,我们以基础护理为根本,心理陪护为核心,探索抑郁患者的护理措施,最终发现重视本病心理护理对患者躯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抑郁状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抑郁状态患者119例,给予常规治疗,选取60例给予帕罗西汀作为干预组,其余59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前、4周及8周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表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4周及8周时的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8周HAMD评分明显低于4周的评分(P<0.01),对照组则无此差异;帕罗西汀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4周及8周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干预组8周时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4周及8周时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抑郁状态患者及早给予SSRI治疗有利于抑郁情绪的减轻及神经功能的康复。

  • 标签: 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脑卒中 神经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抑郁(PSD)是脑卒中最易患的神经精神并发症之一,而抑郁会增加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复发率,一些抗抑郁药如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改善的症状。目前,关于PSD的前临床及转化研究很少,而进一步研究脑卒中情绪障碍的生物学基础及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一个稳定的动物模型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文综述了PSD的动物模型及PSD潜在的机制。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缺血 神经发生 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和手段缺乏突破,造成大量病人留有神经功能缺损,1所以中后期的康复十分重要。包括物理训练和心理治疗,良好的心理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认识疾病的正确态度,树立信心配合治疗,2而抑郁的发生则加重了患者原有的认知功能损害,影响肢体功能康复,3所以针对性的治疗更为重要。目前抑郁的临床治疗主要包含一下几个方面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其他,如音乐治疗、漂浮治疗等,每种方法各有利弊。早期药物治疗十分必要,4应足量足疗程,但应尽量减少不合理用药。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尚不明,目前存在较大争议。5其他疗法也只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作用,但针对性及疗效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抗抑郁药物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PS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危险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重要的是,PSD的诊断率低下,相应抗抑郁治疗不及时或不系统,导致复发或死亡风险增高。文章对PSD的筛查、诊断及相关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抑郁症 抑郁障碍 抗抑郁药
  • 简介:抑郁是脑血管病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延长了康复治愈的时间,增加了致残率和致死率,加重了患者和家属的疾病负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上主要以抗抑郁的精神药物为主。但是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绝大多数以增加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突触利用率为目标。这些抗抑郁药的效果不超过60%~65%,并需要2~4周才能发挥其疗效,近年的研究发现“谷氨酸及其受体”也参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本文就抑郁与谷氨酸及其受体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谷氨酸 抑郁 卒中后 受体 谷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