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分消走泄法理论源自清代医者叶天士的《温热论》,经过现代医者的临床研究实践与深入发展,分消走泄法不仅仅适用于治疗三焦气分湿热证,还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中,对临床治疗湿热蕴机型紫癜风也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现结合分消走泄法理论及代表方“温胆汤”和湿热蕴结型紫癜风的病因病机,以求进一步扩展分消走泄法在临床应用的范围,并将举一则医案以证明此论,发挥祖国医学在紫癜风治疗上的优势,为临床医生对湿热蕴结型紫癜风的医治提供部分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痛风消浊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的临床疗效。方法 基于对照实验形式下,纳入74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4月-2021年4月)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均分为人数相等的2组,1组为常规组(n=37,应用塞来昔布胶囊的治疗),1组为实验组(n=37,应用塞来昔布胶囊联合痛风消浊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UA、ESR、CRP水平及VAS评分对比常规组显著更低,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常规组显著更高(P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健脾芍药汤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接诊的湿热蕴结型UC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1:1分为对照、试验两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健脾芍药汤,比较治疗效果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更高(93.94%vs75.76%),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L-6和TNF-α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检测结果更低(P<0.05)。结论:健脾芍药汤治疗湿热蕴结型UC疗效更好,能显著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茵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肝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湿热蕴结型肝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茵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9/20),高于对照组的80% (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ALT、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茵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肝功能不全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患者中痛风1号方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2月到2020年6月随机抽选的90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做分组(抽签法)研究,分甲组于乙组,两组患者均45例。乙组常规西医治疗,甲组在乙组上加痛风1号方治疗,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血尿酸、不良反应。结果:乙组与甲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乙组与甲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乙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高于甲组治疗后(P<0.05)。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甲组(P<0.05)。乙组与甲组治疗前血尿酸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乙组与甲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乙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高于甲组治疗后(P<0.05)。在治疗中以及治疗后,乙组与甲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给予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痛风1号方治疗,可显著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尿酸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