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例65岁男性患者因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给予红豆杉饮片(10g,1次/d口服)、门冬胰岛素30(10U,3次/d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0U,每晚皮下注射)、胰激肽原酶(40U,1次/d口服)、硫辛酸(0.6g、1次/d静脉滴注)、海昆肾喜胶囊(0.44g,3次/d口服)、尿毒清颗粒(5g,3次/d口服)及复方α-酮酸(4片,3次/d口服)等治疗。患者第2次口服红豆杉饮片后约1h出现恶心呕吐;约4h突发四肢抽搐,心电监护示室性心动过速,实验室检查示血钾6.4mmol/L。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给予电复律5次,并给予利多卡因、胺碘酮等药物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停用红豆杉饮片,其余药物继续应用,患者未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对3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诊断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动周期RR间期为349.53±70.55ms,心动过速时P-多融于QRS波群内或其终末部,食管电极上RP-间期为50.86±14.26ms,V1导联上可见伪r-波14例,导联Ⅱ、Ⅲ、aVF出现伪s波4例。结论大多数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常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动过速突然发作后患者常感到心悸、气短、头昏等症状。如持续时间长或患者原心功能欠佳,常致低血压、心功能不全或诱发心绞痛。
简介:摘要目的对胺碘酮治疗慢性心理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慢性心理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并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服用胺碘酮作为药物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常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记录。结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对比分析之后发现,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率为94%,心力衰竭恶化患者3例,病死0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率为81.25%,心力衰竭恶化患者9例,病死2例,占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能够有效的治疗慢性心理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且临床治疗效果较好,适合在医学上大规模的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所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终止,转为窦性心律,心室率50~95次/分钟,总有效率100%。结论发作很少时,可用内科治疗;发作较多时,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食管心电图联合常规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50例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食管心电图联合常规心电图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共有60例观察对象在诱发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实施后,因逆转P’波和前面的QRS波的前、中、后段均存在重叠,因而P’波的起始端不十分清晰,所以,可以判断其属于慢-快型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不同类型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检查结果对比,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食管心电图联合常规心电图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断方法。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间断心悸15年,加重2年入院就诊。超声示左心室舒张功能轻度减低,E/A0.75,EF65%。临床诊断:心律失常,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于2014年10月10日入院后描记心电图,心率89次/min,窦性PR间期144ms,第3个心搏(R3)起搏点来自右心房上部激动到达左侧旁路时间较长,未能显示预激波,而来自左心房下部的房性早搏(R8、R11、R14)起搏点距旁路较近,能够预先激动心室,预激波明显(图1)。R4、R9、R12为房性早搏后一个窦性QRS波群,可见其形态与正常窦性不同,形态近似R8、R11、R14,且PR间期略短,为0.116s(正常为0.144s),证明旁路亦是来自左侧,因旁路不应期较长,在心率减慢时预激波方能显现。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房性早搏;心室预激波。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2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三磷酸腺苷(ATP)治疗,研究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并探讨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一段时间后,研究组的转律成功率为9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9%,转律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采用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索他洛尔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小儿房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房性心动过速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索他洛尔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索他洛尔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中治疗显著有效30例(75.0%),有效8例(20.0%),无效2例(5.0%);对照组患儿中无显著有效,有效37例(92.5%),无效3例(7.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显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小儿房性心动过速时,应用索他洛尔联合普罗帕酮,具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分析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儿童在直立倾斜试验(HUTT)过程中时间依赖性的心率变化,探讨儿童POTS的心率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HUTT10min内最大心率≥120次/min诊断为POTS儿童105例,分析其在HUTT10min内心率的变化。结果POTS儿童由平卧位变为倾斜60°体位时心率逐渐增加,在HUTT即刻心率增加24±12次/min,HUTT后3min心率增加30±14次/min,5min时增加32±13次/min,10min时增加38±12次/min。10min内HUTT最大心率增加值平均为43±10次/min。结论POTS儿童HUTT10min内心率变化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建议儿童POTS诊断标准中心率增加≥40次/min较为适合。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冷冻消融术对比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3期),Pubmed,EMBASE,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2009年10月。收集冷冻消融术对比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3个RCT,2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除射频消融术的消融靶点数目明显少于冷冻消融术(p<0.05)外,其消融成功率WMD=1.03,95%CI(0.33,3.24),术后一年内复发率WMD=1.49,95%CI(0.24,9.31),术后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WMD=0.81,95%CI(0.12,5.41)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研究证据表明冷冻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治疗折返性心动过速,在术后复发、房室传导阻滞方面并无差异,但冷冻消融术消融靶点数目明显高于射频消融术。但由于纳入研究的局限性,仍需要大样本的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冷冻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治疗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验证。
简介: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性、规则而迅速的自动性异性心律,由于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连续的高度活跃、显著超过窦房结的自律性,突然发生一系列频率很高的激动,可因情绪激动、运动、体位改变、饮酒、吸烟而致发作,临床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青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少部分患者可有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症状常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患者情感不稳定,以冲动性及缺乏自我控制为突出表现行为冲动,不计后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三磷酸腺苷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复律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律时间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采取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复律时间,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2导联同步心电图结合食管心电图在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2月间诊治的16例患者,所有患者在食管起博方法诱发心动过速后,同步记录食管和12导联同步心电图。如果P波无法清楚显示,则采用V1导联上一肋或者下一肋及加大增益等方法记录改良12导联同步心电图,根据这种方法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类型。结果经过改良方法后,11例患者的P波明显较为突出,相对于心内电生理结构,改良12导联同步心电图结合食管心电图可以百分之百的对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定型和定位。结论12导联同步心电图描记可以突出逆行P波,12导联同步心电图结合食管心电图分析能够有效改善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型及定位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3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复律胺碘酮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静脉注射,必要时15min重复1次,总量不超过600mg.结果43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中40例有效,有效率为93.02%;出现头晕、胸闷不适1例、恶心呕吐1例、低血压(血压下降至90/60mmHg以下)2例、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为49~59次/min)2例,均很快恢复正常.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疗效显著,是相对安全的.关键词胺碘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