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氏菌的临床分布和其对药敏性的变迁,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生素及防治院内感染。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2181株大肠埃希氏菌的标本来源,药敏性的变迁。结果2013年与2014年大肠埃希氏菌的检出率为23.64%,其中在肛肠科的脓性分泌物培养出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40%。2013年大肠埃希氏菌MIC法药物敏感性前六位的由大到小依次为亚胺培南>美洛配能>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氯霉素。2014年大肠埃希氏菌MIC法药物敏感性前六位的由大到小依次为亚胺培南>美洛配能>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氯霉素。结论2013年与2014年大肠埃希氏菌药敏性基本无变化。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老年病房2010—2013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4年间,共分离病原菌239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676株,占69.89%),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5.94%)和大肠埃希菌(15.2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23株,占13.47%),真菌中白假丝酵母菌达259株(占10.80%)。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最低(〈1%),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60%),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普遍低于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1%),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等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40%。结论老年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简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和电视媒介传播都具有单向性,广播媒介、电视媒介没有从根本上颠覆纸质时代印刷媒介所支持的学习方式。网络媒介的海量存储、开放访问、社会性、用户生成内容等特性,使之有可能对学习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研究者从基于资源与基于互动两个维度分析媒介变迁引发的学习方式变革。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习资源媒介由纸质资源演变到与数字资源并存,由封闭资源演变到与开放资源并存,由系统资源演变到与碎片资源并存;学习互动媒介由人际之间的口头语言演变到与网络搜索引擎、网络社交媒介并存。通过该文调查研究表明,媒介的变迁,特别是随着学习者对网络媒介接触的增加,课外学习方式由被动变得主动,不论是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还是基于互动的协作学习,互联网对学习者的支持都比其他媒介更为有效;课内学习方式由单一变得多元,学习者在课外依托互联网所开展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具备了反哺课堂的能力,学习者不再是单纯地消费教授者所提供的讲授服务,而是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简介:以杭州曲院风荷景点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文献为线索,结合山水画、版画、照片、测绘图等图像资料,梳理其景观格局变迁历程,分析演变中景物间的联系,并对各时期园林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南宋麯院时期、元代至明代衰落时期、清代更址重建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公园化时期。认为清康熙年间曲院的迁址与更名是景点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一举动既使古老的景名得以延续,又使景点有了新的内涵和发展空间。园林建筑与环境的营造围绕"曲"这一主题展开,代表人工的"曲院"与代表自然的"风荷"体现了该景点人工建筑与自然景物并重的审美主旨。通过分析整理历史图像资料对于今人了解古代园林变迁有重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