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振荡(HRT)的变化。方法90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和冠心病非心肌梗死(CHD)组(各组均为30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振荡起始(TO)及振荡斜率(TS)。结果AMI组TO和TS皆异常,分别为(0.018±0.013)ms/RR和(1.73+0.54)ms/RR);CHD组[分别为(-0.042±0.012)ms/RR和(20.30+2.84)ms/RR]与OMI组[分别为(-0.018±0.008)ms/RR和(8.70±2.16)ms/RR]皆在正常范围;三组TO及,TS值比较以及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非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RT趋于异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息心率(RHR)增加及心率变异性(HRV)下降对冠心病患者产生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859例冠心病患者按RHR水平分为50——65次/分组(A组)293例,66——84次/min组,(B组)292组例,≥85次/min组(C组),274例,入选患者均分别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心电图检查,并询问他们的发生情况。结果随着RHR的增加,HRV明显降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心脏缺血检出率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RHR增加,HRV降低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作为为预测冠心病事件的一个重要指标,治疗冠心病,要注意控制RHR,降低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heartraterecovery,HRR)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2例行平板运动试验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3例)和非冠心病组(19例)。对比分析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静息心率,运动峰值心率,是否伴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平板运动试验后1、2、3、4、5、6、7min的HRR,并以运动后1、2minHRR作为冠心病诊断标准,与传统ST段压低法比较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结果冠心病组运动后1minHRR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心率快速恢复期长于非冠心病组。运动后1minHRR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传统ST段压低法。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后1minHRR可作为筛查及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指标。
简介:目的: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特点。方法入选156例冠心病患者及128例正常体检人员,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心功能(LVEF)并分组为射血分数正常组(LVEF≥50%)和射血分数下降组(LVEF<50%),同时对冠心病组进行不同年龄段的分组,计算各组的心率变异性参数:NN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的差值超过50ms的心搏数占NN间期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5分钟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通过组间比较分析,分析比较各组间HRV参数的特点。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SDNN(96.2±28.8msvs.138.1±27.7ms)、SDANN(79.4±27.1msvs.130.4±28.2ms)、RMSSD(24.3±9.8msvs.31.2±9.3ms)、pNN50(8.5±3.2msvs.12.3±3.9ms)及HF(233.6±95.5ms2vs.292.3±100.2ms2)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患者中,射血分数下降组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TP、HF均较射血分数正常组患者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不同年龄段冠心病组间SDNN、TP以及RMSSD、pNN50、LF、H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45岁组SDANN高于55~6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射血分数下降会进一步加重自主神经的损害。
简介: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冠心病(CAD)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比较60例CAD患者在稳心颗粒治疗前、第4周和第12周时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结果稳心颗粒治疗CAD前、第4周和12周,代表心率稳变异程度的全部R-R间期标准差(SDNN)分别为(70.2±20.1)、(120.2±21.3)和(132.4±20.6)ms,三角指数分别为(17±3.1)、(23±2.6)和(29±2.9),有颧着差异性(P<0.05);代表迷走神经功能的正常相当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分别为(15±3.1)、(25±2.8)和(30±2.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稳心颗粒可以提高CAD患者心脏迷走神经张力,使HRV得到改善。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糖尿病(DM)和冠心病(CAD)者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差异,以利早期干预。方法选择分析48例DM和69例心肌梗死(MI)者24h动态心电图(DCG)资料,其中DM伴心肌缺血者26例为DM1组,不伴心肌缺血者22例为DM2组。急性心肌梗死(AM1)组3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1组)30例,比较4组HRV5项时域指标差异及昼夜节律变化。结果DM组5项指标均有显著降低。但以后二项(RMSSD和PNN50)降低为著。MI组前三项(SDNN、SDANN、SDNNI)显著降低,而RMSSD和PNN50无明显降低。DM1组和DM2组比较,前三项指标有显著差异,后二项指标无差异。结论DM者以迷走神经受损为主,CAD者以交感神经受损为主,DM合并心肌缺血者自主神经受损加重。
简介: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改变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动态心电图中的时域指标SDNN(连续24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记录中每5ra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百分比)等对200例健康者、50l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对比研究,并比较2组患者心电图的频域指标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结果冠心病患者的24hHRV时域指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其频域指标LF、HF也显著下降。结论冠心病患者HRV降低,提示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与护理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2月到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9例和健康志愿者89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时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仅有SDNNIndex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L/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6-22)点的L/F值显著高于(22-6)点,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会出现心率变异性异常,早上6点时加强临床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采用盐酸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和治疗的70例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此外,观察组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率为5.71%(2/35)与对照组20.00%(7/35)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T3、T4、TSH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3均出现明显下降,T4、TSH水平均出现升高,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的甲状腺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采用盐酸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患者,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发生不良反应少,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