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尿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共200例,根据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将其分成两组,其中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125(男)或≧110g/m2(女)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该组患者共有89例,另一组为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该组患者共111例,并选取于我院门诊体检的正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未使用任何药物);对患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法测定LVMI,同时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测定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状况,将其作为肱动脉FMD,之后用氧化酶法测定患者空腹尿酸值。结果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和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FMD均有所减退,高尿酸血症(HUA)发生率明显升高,并且高血压无左心室组的高尿酸血症与尿酸正常患者相比,FMD有所减弱,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尿酸有关,且尿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不够明显,在临床医学界好需要进一步探究。
简介: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利群医院肾内科38例无明显出血倾向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普通肝素(UFH)组(18例)及低分子肝素(LMWH)组(20例)于透析前分别按个体剂量给予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钠动脉血路端注射,并在治疗前、治疗后6月及l2月检测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基础肱动脉内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FMD),以20例血脂正常的成人为对照。结果①两治疗组透析前血清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透析l2月后,UFH组TG显著升高(P〈0.05),HDL-c较透析前降低,LDL-c显著增高(P〈0.05);LMWH组TG显著降低(P〈0.05),HDL-c、LDL-c较透析前无明显改变。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液透析患者基础肱动脉内径明显增宽,(P〈0.05),FMD明显受损(P〈0.01);透析12月后,两治疗组FMD仍低于正常对照,但UFH组较LMWH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血脂紊乱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长期使用LMWH代替普通肝素抗凝,可部分减轻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异常,并有助于保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对稳定,防止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内皮舒张功能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合格CHD患者328例,使用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系统,以Judkins法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进而分析内皮舒张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内皮舒张功能与各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GNT)功能在CHD痰瘀相兼证患者中受损最重,其次为痰浊证、血瘀证,非痰非瘀证受损较轻,血瘀证、痰浊证、痰瘀相兼证与非痰非瘀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内皮舒张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随着冠脉狭窄程度加重,FMD和GNT均逐渐降低;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FMD和GNT均逐渐降低。结论内皮舒张功能改变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医证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简介:目的研究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在X综合征患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18例X综合征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高分辨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肱动脉基础、反应性充血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舒张末期内径变化,并测定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1)X综合征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较对照组明显减弱,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明显扩张,但两组无显著差异;(2)X综合征组较对照组ET水平显著升高,NO水平显著降低;(3)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与血浆ET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X综合征患者存在血管内分泌功能紊乱、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后者与内皮源性松弛因子减少有关.
简介:糖尿病皮肤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报道,约30%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合并皮肤损害,其代谢与微循环障碍对皮肤胶原蛋白均有影响,所以几乎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皮肤受累瞄。。皮肤病变可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严重者甚至导致下肢发生闭塞性动脉硬化、足部缺血、感觉减退,发生严重的损伤、感染、溃疡及坏疽,统称之为糖尿病足。开始为下肢尤其是足趾发绀,静脉瘀血,麻刺感,以后逐渐发生湿性坏疽。
简介:研究表明[1],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而内皮功能不全又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动因素和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因而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对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苯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文献报道[2],ACEI可促进内皮细胞保持完整的功能。本研究主要了解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评价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病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ISH78例,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银丹心脑通、左旋氨氯地平两组,另选择39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银丹心脑通组39例,在抗高血压药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左旋氨氯地平组39例,单用左旋氨氯地平片内服,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并采用高频超声测定患者用药前后的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治疗前后对血压、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P<0.01与P<0.05),组间比较,SBP、DBP的下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银丹心脑通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均P<0.01),而左旋氨氯地平组TC、LDL-C下降不显著(P>0.05)。治疗前,银丹心脑通组、左旋氨氯地平组经肱动脉超声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1)。治疗12周,FMD值显著增大,在银丹心脑通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左旋氨氯地平组差异亦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较银丹心脑通组FMD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左旋氨氯地平组(P<0.01)。两组的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MD)用药前后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治疗期间未见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IS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有益于ISH患者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非静脉注射应用海洛因、静脉注射应用海洛因对机体肱动脉血管组织的内皮舒张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筛选2012年4月—2015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海洛因吸食者共48例,吸食时间均超过一年,根据其吸食方式的不同展开分组23例Ⅰ组为非静脉注射,25例Ⅱ组为静脉注射。同期选取38名健康人员(Ⅲ组)展开对照,均予以超声检查,并对其测定结果客观比较。结果23例Ⅰ组病例肱动脉组织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功能(EDD值)是(11.27±1.97)%,25例Ⅱ组是(10.59±2.77)%,38名Ⅲ组是(12.70±1.42)%,Ⅰ组与Ⅱ组均比Ⅲ组低,(P<0.05)。此外,Ⅰ组与Ⅱ组肱动脉组织非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功能(EID值)同样比Ⅲ组低,(P<0.05)。结论海洛因不同应用方式均会对人体肱动脉血管组织的内皮舒张能力带来不利影响,需引起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高血压及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FMD)。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2月 -2017年 2月 36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 32例高血压患者设定为高血压组, 30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设定为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正常组不予以药物治疗,高血压组、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采用采用药物治疗,对比 3组治疗前血清 TC、 TG、 LDL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 FMD改变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 TC、 TG、 LDL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FMD对比差异显著( P<0.05);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前后 FMD差异明显( P<0.05);治疗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 FMD低于正常组、高血压组,差异明显( 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内皮功能损伤程度重于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可使得高血压及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