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使用内固定治疗方法并加以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2011年间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共10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都为50例患者,A组患者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但是B组使用传统切开复位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这两组患者都进行跟踪观察,对其临床效果、骨折愈合情况和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治疗的优良率为86.7%,B组患者的优良率为66.7%,两组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百分比为8.9%,B组为22.2%,两组的比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骨折的愈合所用时间明显比B组所用时间少,P<0.05。结论有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其效果更好,愈合所用时间也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明显减少,这个治疗方法是值得被推广使用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颅内感染病人颅内低压的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27例颅内感染继发颅内低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全部27例颅内感染继发颅内低压病人中,有9例的脑脊液细胞数量正常,18例数量偏高;7例蛋白定量正常,20例偏高。6例病人伴低血钾,8例低血钠,5例低血氯。全部27例病人症状均缓解出院。出院前对其脑脊液压力与各生化指标进行复查,结果均正常者22例,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者13例。结论颅内低压综合征在颅内感染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需密切关注其病情改变,当出现与体位相关的头痛时,务必注意是否为低颅内压,应通过腰穿测压进一步证实,给予合理的治疗措施,做到尽早发现,尽早诊断与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2月~2009年12月,采用改良小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5例,男22例30足,女4例5足;年龄18~56岁,平均33.4岁,按Sanders分型SandersⅡ型11足、SandersⅢ型20足、SandersⅣ型4足,均采用外侧斜形切口暴露关节面,并采用可塑性跟骨钢板外固定。应用临床切口愈合标准、影像学检查和美国足踝协会的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结果评价,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13个月(12~32个月)。结果术前Bêhler角-21°~37°,平均15.33°;随访时Bêhler角12°~41°,平均26.12。X线测量表明在单侧跟骨骨折患者跟骨高度恢复为健侧的平均87%。80%的患者取得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优良率为100%,SandersⅢ型90%,SandersⅣ型66.7%,总体优良率85%。结论改良小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暴露范围充分,术后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上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的4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经1~5个月随访,其中显效26例,显效率为60.47%,有效15例,有效率为34.88%,无效2例,无效率为4.65%,总有效率达95.35%(41/43);治疗期间出现膝关节部位局部疼痛肿胀感2例,但未给予任何处理,2~3d症状自行消失;且所有患者均无感染或过敏反应发生,血尿常规以及及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米卡星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就诊的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病例共60例运用阿米卡星鞘内注射进行治疗,通过观察记录分析阿米卡星使用鞘内注射的方式治疗时对颅内感染致病菌的敏感性,鞘注剂量以及疗程与疗效的关系,CNS毒副反应,通过颅内感染控制时间将无CSF漏组与有CSF漏组对比。结果60例患者中被治愈的52例,有效率为86.7%。无CSF漏组与有CSF漏组对比,时间明显缩短(P<0.05),表明阿米卡星鞘内注射可使患者颅内感染迅速得到控制。药物总量与CSF中WBC计数、体温、颅内压等颅内感染监测指标间为负相关(P<0.05)。其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轻度副反应,但是很快得以恢复。结论阿米卡星对很大一部分引发颅内感染的致病菌具有敏感性,有效率高,显效快,无显著的CNS毒性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结果治疗35例。随访时间8-18个月,均顺利愈合。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是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藤碱联合医用臭氧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骨性膝关节炎患者60例,共60膝,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30例,青藤碱联合医用臭氧关节腔内注射,青藤碱每次注射2ml,隔日1次,共7次,30μg/ml的医用臭氧30ml关节腔内注射,7天1次,共3次;对照组30例单纯用青藤碱,每次注射2ml,隔日1次,共7次。观察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患者VAS评分、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的提高值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的减少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藤碱联合医用臭氧关节腔内注射可提高青藤碱单纯关节腔内注射的临床疗效,改善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