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AAV)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原发性小血管,主要侵犯小血管,如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和微动脉,以血管坏死性炎症与破坏为病理特征,肾、肺、皮肤、五官、神经系统等全身多个器官或系统均可受累。AAV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中国的流行病学数据仍缺乏。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地域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且多样,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 变应血管致病因素较多, 本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护理要求较高。 因此,本文便着重 从一例变应血管患者的一般护理到疾病专科护理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在护理过程中的相关体会, 希望能为当前变应血管的护理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 标签: 血管炎 变应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类疾病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32例风湿类疾病血管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后, 19例患者治愈,其余 13例患者出现血流障碍。结论:风湿类疾病血管性病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治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风湿类疾病血管炎性病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吸附治疗ANCA相关血管(AAV)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纳入2010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我科明确诊断为AAV伴有肾脏损害的患者,对比治疗前后的抗体滴度、伯明翰血管评分,记录并发症,统计免疫吸附治疗后1月的脱离透析率。结果11例患者均为重症AAV患者,治疗后1月,脱离透析率为63.6%,MPO-ANCA水平明显下降(p值=0.015),BVAS评分明显下降(p值=0.001)。结论重症AAV患者通过免疫吸附治疗也可以获得较高的脱离透析率,在血浆缺乏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 标签: 免疫吸附 ANCA相关性血管炎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一例,AAV合并双侧基底节钙化,临床表现为上下呼吸系统、肾、神经系统受损、椎体外系症状,同时脑CT提示多发对称脑钙化,结合文献,对该病的诊治作一复习,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 标签: ANCA 血管炎 双侧基底节钙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相关血管肾损害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相关血管肾损害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给予针对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差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对的护理干预治疗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相关血管肾损害患者,提升了整体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 血管炎 肾损害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显微镜下多血管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近年来诊断和治疗进展。方法:对 1例显微镜下多血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临床表现为肺出血和血尿、蛋白尿, p-ANCA( MPO)阳性,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抗 GBM抗体)阴性,肺活检示:肺泡腔弥漫出血及大量含铁血黄素细胞沉积,符合显微镜下血管肺改变。予甲泼尼龙大剂量冲击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结论: ANCA 相关血管 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诊和漏诊。 ANCA是其标志血清指标,但其确诊需要依赖组织活检。其预后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密切相关。本文结合一例 显微镜下多血管患儿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程度,提高检出率并早期治疗。

  • 标签: ANCA相关性血管炎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0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合并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肌酐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组,Scr≤450μmol/L组,Scr>450μmol/L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Scr≤450μmol/L组患者在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消化道病变和胸水方面的发生率与Scr>450μmol/L组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表现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V经常发病于中老年人当中,而且还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尤为复杂,医生很容易误诊为其他病,从而忽视该病。合并肾损害者逐渐会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时间越长预防效果越差。因此对于此类病的患者一定要考虑到该病日后出现的问题,提前作出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以此改变患者日后的预防情况。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管炎 肾脏损害 血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连续血液净化对全身性反应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方法:以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选取的 60 例全身性反应综合征患者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实施常规治疗 的是对照组,实施连续血液净化的是观察组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免疫功能 [ 免疫球蛋白 G ( IgG )、免疫球蛋白 A ( IgA )、免疫球蛋白 M ( IgM ) ] 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良 ( P < 0.05 ) 。 结论 :对 全身性反应综合征患者 实施 连续血液净化 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但可以将患者性反应减少,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值得大力推崇。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连续血液净化对全身性反应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方法:以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选取的 60 例全身性反应综合征患者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实施常规治疗 的是对照组,实施连续血液净化的是观察组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免疫功能 [ 免疫球蛋白 G ( IgG )、免疫球蛋白 A ( IgA )、免疫球蛋白 M ( IgM ) ] 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良 ( P < 0.05 ) 。 结论 :对 全身性反应综合征患者 实施 连续血液净化 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但可以将患者性反应减少,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值得大力推崇。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与全身用药对牙周病口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58例牙周病的口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230例)及对照组(2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局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身用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修复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为76.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牙龈出血、牙齿疼痛及外观较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联合全身用药治疗牙周病口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局部 全身 牙周病 效果 口臭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局部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血清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3DThZVAK+M/15DThZV+M标准化耐多药肺结核化疗方案,观察组联合应用支气管镜局部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血清因子、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随访12个月,观察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9.68%vs35.48%,74.19%vs48.39%,88.71%vs67.74%),(χ2=7.725,8.702,8.002,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含量降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7.77±3.12vs11.00±1.45)pg/mL、(45.65±5.42vs37.96±4.36)mg/L、(0.31±0.08vs0.23±0.05)ng/L](t=15.494,8.705,6.677,P<0.05,P<0.01);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86±0.15vs0.48±0.10)g/L、(4.22±0.56vs2.12±0.36)g/L、(0.29±0.08vs0.14±0.05)g/L](t=16.597,24.838,12.520,P<0.01);两组发热、咳血痰、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4.19%vs20.97%)(χ2=0.185,P>0.05);随访2年,观察组复发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14.52%(χ2=4.888,P<0.05)。结论支气管镜局部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有助于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率,减少复发率,可能与抑制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支气管镜局部灌注 全身化疗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究在急性阑尾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60例急性阑尾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各30例,A组应用椎管内麻醉,B组应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相较于B组手术中可控更具优势,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明显优于A组,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A组具有明显的优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患者手术中应根据不同情况综合考虑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 急性阑尾炎 评价
  • 简介:摘要:人们健康的生活与炎症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炎症是引发一些疾病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证明,许多的细胞因子都是与炎症有着联系的,其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7在人体中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例如,癌症、青光眼等一些病症的发生。本文主要是依据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7在人体中的促功能进行研究。

  • 标签: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7 促炎功能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和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观察2组降压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O水平高于治疗前,ET-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C、TG、IL-6和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肯定,能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脂、抑制因子,且安全可靠。

  • 标签: 脑心通胶囊 高血压 治疗效果
  • 作者: 吴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广安华泰奎阁医院四川广安638000)【中图分类号】R19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51-01相信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对外科手术并不特别陌生。现在许多疾病可能需要手术才能完全治愈。手术中必须有一件事是必不可少的,麻醉。现在有两种麻醉方法,一种是局部麻醉,另一种是全身麻醉。可以说,麻醉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那么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哪些手术是全身麻醉呢?1什么是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指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在不知情、无感觉、无疼痛、无运动的情况下接受手术治疗。这一过程是由麻醉师通过静脉注射麻醉剂到体内或由病人吸入麻醉剂到体内来完成的,因此也分为静脉全麻和吸入全麻。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病人清醒到神智全无,从而达到手术状态。患者在全身麻醉时就像睡觉。当然,麻醉师在患者睡眠中有许多重要的职责和操作需要完成。2全麻过程中需要如何配合医生?麻醉和手术能否顺利进行,不仅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还取决于患者的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2.1树立信心、信任医生、放松全身、消除紧张。过度的压力和睡眠不足会导致手术当天血压波动,进而使手术受到影响。2.2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做好准备,告诉医生实情。尤其是全麻手术前,是否吃饭、是否处于发烧状态、女性患者是否有月经,都要准确地告知医生。让医生决定是否停止手术,以免术后患者遭受痛苦。2.3进入手术室前,患者应先将大小便排空。戴活动义齿的患者应摘下义齿,以防医生在进行麻醉插管时脱落,误入患者食管或呼吸道。带有贵重物品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应交由护士长或病房亲属保管,不得带入手术室;进入手术室时,应按规定换鞋、穿隔离服、戴手术帽。2.4不同的手术,不同的麻醉,会采用不同的体位。脊髓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采用坐位或侧卧手术,在手术之前患者应先充分暴露手术操作区域,以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当医护人员为患者摆好体位时,患者就凭主观意愿自行更换,如果患者感到不舒适,则可以直接与医生沟通,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或在手术前乱动,则很有可能会影响手术操作。3哪些手术适用于全身麻醉?全麻分为静脉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两种。进行静脉麻醉时,是不需要气管插管,维持时间较短,更适用于疼痛耐受性差、麻醉药物少、麻醉恢复快的简单手术患者。例如无痛流产、如乳腺象限切除、单纯乳房切除术。术前麻醉师根据估计的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