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应用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进行诊断分析。方法: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了6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均开展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影像学结果。结果:从数据可见,Debakey1型主动脉瘤的夹层有动脉瘤的患者共有13例,Debakey2型则有4例,Debakey3型的则有47例。在所有患者中,真假腔有64例,膜分离错位64例,但内膜破口则有5例,主动脉分支受累则有38例。结论:采用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检查对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无创伤,可以代替DSA有创检查,应用价值高。
简介:摘要对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置入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该类手术配合的特殊性,总结术中与术后护理方法,及时预见安全隐患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提高手术的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主动脉夹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的方法与应用价值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对临床资料以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选取的病例,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破裂口部位、内膜片均可明确显示。Ⅰ型14例,Ⅱ型3例,Ⅲ型10例,壁间血肿3例。累及髂总动脉分叉处6例,左锁骨下动脉1例,右髂总动脉1例,左颈总动脉1例,右肾动脉2例,左肾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2例,肠系膜下动脉1例;腹腔干5例,局限于升主动脉1例;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的9例。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依据,这种检查方法安全、有效、快速、简便,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本文汇报了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护理配合,从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检查结果、手术等方面介绍了术中护理配合的过程及重要步骤,提供了可借鉴的临床资料。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升主动脉加全主动脉弓替换加象鼻支架植入术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将选取我院收治采取升主动脉加全主动脉弓替换加象鼻支架植入术患者60例为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法随机分为2组。结果:观察组术后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6至11月应用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5例近弓部主动脉病变的诊疗经验,5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6、18个月复查CTA均显示主动脉塑形良好,所有支架形态良好,分支支架通畅,无内漏发生。我们认为主动脉分支支架避免了复合手术带来的手术创伤、烟囱技术比较高的内漏发生率、开窗技术支架稳定性较差等缺点,具有标准的术式,有很合理且精确的定位、释放方式,是一种左锁骨下动脉的重建新方法,但其手术操作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术者不断地总结经验,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全主动脉弓置换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行全弓置换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59岁、60~69岁、≥70岁三组,三组病例的手术方法、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停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率、病死率及死亡原因,并统计分析三组间差异。结果三组患者两两之间停循环时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大,停循环时间越短;≤59岁组与60~69岁组使用呼吸机时间及ICU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59岁组71/373(19.0%),60~69岁组18/78(23.1%),70岁以上组8/30(26.7%)。住院病死率≤59岁组35/373(9.4%),60~69岁组11/78(14.1%),≥70岁组5/30(16.7%),Ⅱ型杂交手术患者无死亡病例。结论年龄是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后的重要死亡因素之一,老年患者可以接受全弓置换的手术方式,杂交手术可能会减少老年患者的住院死亡。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杂交技术在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应用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于阜外医院行全主动脉弓替换手术的患者。共入选患者504例,男383例,女121例;年龄(50.0±11.7)岁。高血压患病率为79.6%,平均发病至手术时间(69.5±40.0)h。其中110例接受了一期Ⅱ型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394例接受了传统全主动脉弓置换及支架象鼻置入手术。采取倾向性评分方法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匹配,对两组患者间的术前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04例患者,男性患者占75.9%,早期死亡24例(4.8%),术后脑梗塞20例(4.0%),截瘫7例(1.4%)。杂交手术组患者年龄[(62.1±6.8)岁对(46.6±10.4)岁,P<0.001]、高血压(87.3%对77.4%,P=0.033)、冠心病(13.6%对6.1%,P=0.016)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7%对3.6%,P=0.001)均高于开放手术组。杂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时间[(143.7±53.7)min对(175.3±52.7)min,P<0.001)]及主动脉阻断时间[(78.5±33.6)min对(106.9±37.8)min,P<0.001)]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两组患者院内死亡、再手术及术后生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43个月[(22.6±11.1)个月],杂交手术组5例患者随访死亡(4.9%),开放手术组10例患者随访死亡(2.7%)。杂交组再干预患者3例(3.1%),开放组再干预11例(3.3%)。3例失访,患者未进行门诊复查,亦未能完成电话随访。结论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早中期效果满意,其与传统开放手术的预后比较仍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DSA造影结果,观察变异主动脉弓及弓上血管的影像学特点、造影技术及患者临床资料的情况。方法选择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主动脉弓变异的患者共254例,分析其主动脉弓分型、弓上血管夹角与造影成功及失败之间关系。结果254例患者中成功造影组共211例失败造影组共43例。成功造影组中MylaI型占104/211,MylaII型占55/211,MylaIII型占41/211;失败组中MylaI型占21/43,MylaII型占8/43,MylaIII型占15/43。成功造影组中弓上血管夹角小于或等于30°为84/844,30°-60°之间为168/844,大于60°为588/844。失败造影组中弓上血管夹角小于或等于30°为84/844,30°-60°之间为168/844,大于60°为588/844。成功组中平均年龄为53.23岁小于失败组中平均年龄的64.85岁。成功组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病例数分别为124、148、101;失败组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病例数分别为30、34、25。结论变异型主动脉弓上造影成功受年龄、基础疾病、血管形态等多种因素影响,需临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多种技术协同进行。
简介:摘要当主动脉壁结构破损、管壁变薄,在管腔内高压血流冲击下,局部向外膨胀扩张并达到正常主动脉直径的1.5倍以上时定义为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指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至髂动脉分叉之间的主动脉瘤。由于胸腹主动脉瘤累及范围广,涉及几乎全身所有内脏器官,手术无法避免会导致器官缺血,且手术切口、手术范围毗邻关系复杂,手术时间长,术后全身系统均可能出现并发症,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一直是主动脉外科中的难点。近年来手术推广、麻醉管理、体外循环技术、术后监护水平、抗凝血药物甚至人工材料的改进,显著提高了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的安全性。本共识详细描述技术难点,包括胸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的显露、腹腔脏器血管重建等细节。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探讨主动脉球囊阻断(ABO)相关的影像学特点,为提高体表标志法的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7例接受全长主动脉CTA且主动脉结构正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17例;年龄18~70岁[(60.0±9.4)岁]。借助CT工作站,应用多平面重建、曲率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技术进行主动脉三维重建,测量降主动脉及主动脉Ⅰ、Ⅱ、Ⅲ区的长度及各分界处动脉直径、左右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左锁骨下动脉、腹腔干、肾动脉最低处和腹主动脉分叉处的距离、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体表解剖标志的距离。比较左右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胸骨上切迹的距离与至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剑突的距离与至腹腔干的距离、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剑突的距离与至肾动脉最低处的距离、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脐的距离与至腹主动脉分叉处的距离。结果(1)降主动脉的长度为(37.6±2.8)cm,主动脉Ⅰ、Ⅱ、Ⅲ区的长度分别为(24.7±2.2)cm、(3.4±0.8)cm、(9.4±1.0)cm。左侧锁骨下动脉处的主动脉直径为20.0 ~ 36.0 mm[(27.0±3.9)mm],腹腔干直径为3.0~14.0 mm[(8.0±2.2)mm],肾动脉最低处的主动脉直径为10.0~23.0 mm[(16.0±2.4)mm],腹主动脉分叉处直径为10.0~25.0 mm[(15.0±2.4)mm],两侧股动脉直径均为4.0~11.0 mm[(8.0±1.5)mm]。(2)左右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左锁骨下动脉、腹腔干、肾动脉最低处及腹主动脉分叉处的长度分别为50.3~68.2 cm[(56.6±3.9)cm]及50.1~69.5 cm[(57.1±4.0)cm]、26.6~38.2 cm[(31.9±2.4)cm]及27.7~39.6 cm[(32.4±2.4)cm]、22.1~33.1 cm[(28.5±2.2)cm]及23.3~34.2 cm[(29.0±2.2)cm]、13.9~23.8 cm[(19.2±2.0)cm]及15.4~24.1 cm[(19.7±2.1)cm]。(3)左右侧股动脉穿刺点至胸骨上切迹、剑突和脐的直线距离分别为39.7~56.5 cm[(51.0±3.2)cm]及39.8~56.5 cm[(50.8±3.1)cm]、23.0~37.9 cm[(33.2±2.7)cm]及23.2~37.7 cm[(33.0±2.8)cm]、12.2~19.1 cm[(15.9±1.5)cm]及11.6~18.2 cm[(15.5±1.5)cm]。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大于至胸骨上切迹的距离(P<0.05),左侧股动脉穿刺点至腹腔干的长度小于至剑突的距离(P<0.05),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剑突的距离大于至肾动脉最低处的距离,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脐的距离小于股动脉穿刺点至腹主动脉分叉处的距离(P<0.05)。结论主动脉Ⅰ区阻断时ABO的置管深度应尽可能小于股动脉穿刺点至胸骨上切迹的距离,大于穿刺点至剑突的距离;Ⅲ区阻断时尽可能小于穿刺点至剑突的距离,大于穿刺点至脐的距离。体表标志法可在紧急情况下指导ABO快速有效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21年-2022年3月收治的疑似主动脉夹层的患者80例纳入本文研究实验,为患者分别采取CT平扫检查和腹部血管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呈现的图像质量以及伪影的发生率。结果:以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腹部CT血管造影检查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高于CT平扫患者,两组患者的应用价值对比存在一定的差异。腹部CT血管造影用于主动脉夹层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CT平扫检查,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特异度对比无较大区别,因此准确度和灵敏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分析, 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68例患者中,I型患者有30例、II型患者有15例、IIIA型患者有12例、IIIB型患者有11例,腹部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I型患者的检出率高于CT平扫检查,P〈0.05统计学有意义。腹部CT血管造影检查的图像呈现质量高于CT平扫检查,伪影的发生率则低于CT平扫检查,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主动脉夹层患者采取腹部CT血管造影检查,能够为患者尽早的确诊疾病,尤其是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检出率更高,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