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美可高特(中国)羊乳有限公司2015年6月16日生产的规格为365/罐的“美可高特”牌“配方羊奶粉(1)”和宁夏红果乳业有限公司201596月19日生产的规格为900/罐的“红果”牌“优尔特智冠婴儿配方奶粉(1)”检出杆菌。该局责令这两批次奶粉立即停止销售,并予以召回。

  • 标签: 婴儿配方奶粉 阪崎肠杆菌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停止销售 红果 羊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市某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杆菌检验,从而发现婴幼儿奶粉中所含的杆菌含量。方法选自2011年-2013年间,从我市各级市场购买的某品牌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15份,对采集的15份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杆菌的检测。结果发现所选取的15份奶粉中,检验出5株杆菌。结论通过主要检验手段发现,检验的标准对建立降低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婴幼儿 配方奶粉 阪崎肠杆菌
  • 简介:目的:制备用于特异性分离杆菌的免疫磁性壳聚糖微球以及对杆菌的捕获效果。方法:采用反向悬浮交联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并对微球的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然后与杆菌多克隆抗体进行偶联,制备免疫磁性壳聚糖微球。优化磁性壳聚糖微球对杆菌多克隆抗体的偶联条件,包括偶联时间、磁性壳聚糖微球用量、偶联体系pH,对抗体的饱和偶联量。通过与显色培养基结合的方法研究免疫磁性壳聚糖微球对杆菌的捕获能力。结果:制备的磁性壳聚糖微球通过表面修饰能连接上大量的活性氨基。在pH7.4的偶联体系中,10.0min即可完成对杆菌多克隆抗体的偶联,0.01g磁性壳聚糖微球对抗体的饱和偶联量为25~50μL。当杆菌浓度较低时,制备的免疫磁性壳聚糖微球对杆菌的捕获率达94.7%,对杆菌的灵敏度为5cfu/mL。结论:获得杆菌免疫磁性壳聚糖微球,该微球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快速富集、分离杆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壳聚糖 免疫磁性微球 阪崎肠杆菌 分离
  • 简介:目的了解市售国产婴幼儿配方粉中杆菌污染状况,为消费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按2011、2012年版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市场上11家国内生产的32份婴幼儿配方粉进行检测。结果32份样品检出2株杆菌,检出率为6.25%。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杆菌检出率4.35%(1/23);婴幼儿谷物食品中杆菌检出率11.11%(1/9)。结论柳江县市售部分婴幼儿配方粉中存在杆菌污染,食用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应加强监测力度,预防和控制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 标签: 婴幼儿配方粉 阪崎肠杆菌 污染监测 食物中毒
  • 简介:建立免疫磁珠分离(ImmunomagneticSeparation,简称“IMS”)联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简称“PCR”)快速检测杆菌的方法。制备以生物素介导偶联的链霉亲和素免疫磁珠,优化偶联和捕获条件。合成杆菌ITS(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简称“ITS”)靶基因序列的引物和探针,同时构建内参质粒(InternalAmplificationControl,简称“IAC”),建立能够实时监控反应过程的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在1mL体系中添加粒径为80nm的链霉亲和素免疫磁珠0.3mg,孵育30min,可获得80.5%以上的捕获效率。建立的基于内参的荧光PCR体系针对质粒检测时,Ct值(Cyclethreshold,简称“Ct值”)与模板拷贝数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IMS-PCR检测体系对杆菌菌液的检测灵敏度为33.3CFU/mL,可在3h内完成。针对4株杆菌标准菌株和5株非杆菌菌株的检测也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人工模拟样品的检测结果与采用国标法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可用于快速检测样品中的杆菌和疾病预防。

  • 标签: 免疫磁珠 荧光定量PCR 内参 阪崎肠杆菌 快速检测
  • 简介:目的对从奶粉中食源性致病菌考核样中检出的与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114∶K90(B)发生交叉凝集的杆菌进行鉴定和分析。方法依据食品安全(或食品卫生)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部分相关章节,对考核样分离到的菌株采用血清学和生化反应进行检验。结果从考核样中初步检出的血清学凝集结果疑似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114∶K90(B),经全面的细菌生长特性实验、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最终鉴定为杆菌。结论在肠道致病菌的鉴定中,即便血清学反应符合的菌株也要结合全面的生化反应结果和生长特性再做出最终的判断。

  • 标签: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阪崎肠杆菌 交叉凝集 生化反应 考核样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营养米粉类食品中杆菌的检出率。方法对同一份营养米粉类样品,用两种方法进行前增菌,一种方法是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GB4789.40—2010,另一种方法是在取检样相同的情况下,比GB4789.40—2010所规定的BPW稀释液多4倍进行前增菌,目的是确保增菌液的液体状态,相同时间相同温度前增菌后,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mLST—Vm增菌,再接种杆菌显色培养基,转种TSA平板进行色素试验,再进一步生化鉴定。综合菌落形态和生化特征,判断是否杆菌。结果用两种前增菌方法对97份婴幼儿配方食品类的营养米粉进行前增菌培养,按国家标准GB4789.40—2010所规定的前增菌方法的杆菌的检出率是8.25%(8/97)。另一种前增菌方法的检出率是14.43%(14/97),两种增菌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国家标准GB4789—2010所规定的前增菌方法未检出杆菌的,通过增加前增菌液BPW后,能检出菌杆。结论在取样品量不变的前提下,对吸水性较强的检样,增加前增菌液BPW后,能提高杆菌的检出率。

  • 标签: 营养米粉类食品 阪畸肠杆菌 前增菌 检出率
  • 简介:目的建立杆菌的特异、灵敏的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杆菌MMS基因高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建立和优化反应体系,用25种其他常见致病菌评价反应体系的特异性,用杆菌MMS基因重组质粒构建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对重组质粒、纯菌和人工模拟污染样本进行灵敏度试验,并与FDA推荐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比较,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方法对Ct值和荧光强度的差异。结果采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杆菌MMS基因仅需40min,与25种非目标菌无交叉反应,仅对杆菌有特异性扩增;所构建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扩增效率为99.972%,对重组质粒、纯菌、人工模拟污染样品标本的灵敏度分别达10拷贝/反应、3.8和38cfu/ml;与FDA推荐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相比,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的Q值更小、△Rn值更高,灵敏度和分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t:t=-14.406,P〈0.01;△Rn:t:14.230,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能够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杆菌MMS基因,可用于婴幼儿奶粉中杆菌的快速筛查和鉴定,具有较大的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克罗诺杆菌(原阪崎肠杆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MGB探针 局部大分子合成操作子 MMS基因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目的调查杆菌科细菌中质粒介导喹酮类耐药基因(PMQR基因)的现状、基因型以及PMQR基因阳性菌株携带Ⅰ类整合子的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PCR法对125株杆菌科细菌(80株大肠埃希菌、18株肺炎克雷伯菌和27株阴沟杆菌)进行PMQR基因和Ⅰ类整合子检测。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并对阳性菌株做接合试验,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供体菌、受体菌和接合子对喹酮类和其他抗菌药物的MIC。结果125株杆菌科细菌检出16株(12.8%)qnr基因阳性,其中8株携带qnrS1基因,8株携带qnrB6基因;另检出15株(12.0%)携带aac(6’)-Ib-cr基因。20株PMQR基因阳性菌株携带I类整合子。26株PMQR基因阳性的菌株中有12株接合成功,典型Ⅰ类整合子阳性的菌株中有7株接合成功。与受体菌相比,喹酮类等抗菌药物对接合子的MI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杆菌科细菌中存在PMQR基因的流行,PMQR阳性菌株可同时携带整合子基因,这些耐药基因均具有水平转移的特性,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肠杆菌科 喹诺酮类 质粒 耐药性 细菌 I类整合子
  • 简介:摘要近年以来参加省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其中鉴定杆菌科菌48株,准确率较高,为进一步提高鉴定技术,对鉴定过程各环节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细菌鉴定 肠杆菌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皮化生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方法选择既往内镜诊断肠上皮化生(IM)或萎缩性胃炎内镜复查者共40例,NBI内镜下观察,并取活检,标本行h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病理诊断为化的48块标本中,8块标本有hp感染,hp感染率为16.6%。结论大多数化粘膜不存在HP感染。

  • 标签: 肠上皮化生 幽门螺杆菌 内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奈沙星对MTB、胞内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分别纳入MTB、胞内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128、80和50株。以微孔板倍比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和奈沙星对3种临床常见的分枝杆菌菌种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28株MTB中104株(81.2%)对左氧氟沙星的MIC≤1 μg/ml,112株(87.5%)对奈沙星的MIC>1 μg/ml,其中88株(68.8%)对奈沙星的MIC≥4 μg/ml。胞内分枝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奈沙星的MIC的中位数分别为16和32 μg/ml,而脓肿分枝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奈沙星的MIC的中位数分别为16和8 μg/ml。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奈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MIC比值范围在0.126~1.000。结论奈沙星对MTB的抗菌活性明显弱于左氧氟沙星,但对脓肿分枝杆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左氧氟沙星。

  • 标签: 奈诺沙星 结核 分枝杆菌 最低抑菌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在我院的分离率和耐药率,以利于对产ESBLs菌株的监控,同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Expression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做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仪器提示为产ESBLs的菌株,用双纸片协同法进行ESBLs的确证试验。结果我院2013全年共检出大肠埃希菌313株,其中产ESBLs202株,占64.9%;检出肺炎克雷伯菌286株,产ESBLs110株,占38.5%;检出变形杆菌46株,其中产ESBLs20株,占43.4%。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产酶株比非产酶株的耐药率高。结论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产ESBLs菌株越来越多,产酶株比非产酶株的耐药性明显增强,且呈现有多重耐药菌株,可供选用的药物减少,给临床诊治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各实验室对革兰氏阴性杆菌ESBLs检测显得更加重要,及时正确报告产ESBLs菌株,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抑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药物敏感试验
  • 简介:摘要肠道微生物群失衡在恩病(CD)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尚未发现CD的单一致病微生物,一种特异性定植于CD患者末端回肠黏膜并能侵入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黏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被认为与CD的发病密切相关。对黏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可能有助于进一步了解CD的发病机制。

  • 标签: 克罗恩病 肠道微生态 黏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
  • 简介:摘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各国强烈建议根除Hp,以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预防胃癌的发生。然而,由于Hp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增加以及胃酸分泌抑制的不足,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的根除率逐渐下降。伏拉生是一种钾离子竞争性拮抗剂,因其强烈而持久的抑制胃酸分泌及良好的根除Hp的疗效引起临床广泛的关注。因此,本文将对伏拉生的抑酸特点及其在根除Hp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综述。

  • 标签: 伏诺拉生 钾离子竞争性拮抗剂 质子泵抑制剂 幽门螺旋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