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 方法: 选择 2013 年 1 月至 2014 年 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 的 50 例 单一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VSD)或房间隔缺损( ASD)患者 ,按照 治疗方法的 不同分为手术组( 29 例 ) 与介入组( 21 例 ) 。手术组采用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修补术治疗 , 介入组采用 规范 Amplatzer封堵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 手术成功及死亡例数、术后心脏血流情况、住院时间、 ANP 水平及并发症 等 情况。 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组 2例患者( 6.90 %)缺损处 有少量残余分流, 介入组 1例患者( 4.76 %)缺损处 有少量残余分流,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 组术后 AN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 ( P<0.05);术后 AN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介入组术后未发现心律失常,手术组围手术期出现 2例交界性心动过速, 3例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 介入组均未输血,手术组均给予 输血治疗。两组均未发生 感染、 溶血、栓塞等并发症。手术组住院时间为 ( 7.4 ±1.3 ) d, 介入组住院时间为 ( 5.2 ±1.2 )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手术组治疗费用为 ( 21 103 ±1 976 )元治疗费用,介入组( 45 316 ±10 312 )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介入方法治疗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ASD及 VSD)效果与外科手术无明显差别,且创伤小、避免输血风险、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治疗费用较高。故对于先天性心脏病( ASD及 VSD)患者的治疗,需严格掌握治疗适应证,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先天性高位消化道梗阻的规范化的手术治疗方案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方案。方法总结回顾本科室自2008年09月至2013年09月以来5年间收治高位空肠闭锁31例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肠管吻合方式,术后全肠道外营养及早期肠道营养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治愈29例,死亡2例,治愈率93.5%,效果满意,高位空肠闭锁均由同组手术医生进行,手术方式选择适当裁剪后的单纯吻合,吻合口直径在1.0~1.5cm可以避免术后肠狭窄的发生,术中注意探查远端肠管的通畅性,同时留置经胃造瘘穿过吻合口的空肠营养管与鼻胃管的方法可以降低对手术吻合的难度,并实现远道肠道的早期营养,促进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心脏外科手术的麻醉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进行治疗的心脏手术患者60例展开研究,按照分组原则范围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参与研究。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工作结束后,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在护理中,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患者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因此,在患者麻醉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方式,提高麻醉护理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促进医疗水平的全面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肺静脉狭窄(congenital pulmonary vein stenosis,CPVS)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到2019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手术治疗的合并其他CHD的58例CPV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1~180个月,平均9.3个月;体重3~48 kg,平均6.5 kg。伴发简单CHD 43例,复杂CHD 15例。单支肺静脉狭窄(pulmonary vein stenosis,PVS) 27例;大于等于两支PVS 31例;两侧PVS 13例。PVS处理方式为内膜切开切除(26例),扩大补片(23例),Sutureless技术(6例)和钝性扩张(3例)。剔除行钝性扩张1例,将术后随访的其余53例患儿按手术技术不同分为内膜切开切除组(26例)、狭窄补片扩大组(21例)及Sutureless技术组(6例)。应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各组病死率和再狭窄率。剔除随访中合并复杂CHD的13例患儿后,再次分析比较三组患儿上述指标。结果58例患儿术前PVS严重性评分为(4.5±2.7)分,范围在2~11.5分。早期(术后30 d内)因肺部感染死亡2例(3.4%)。存活患儿除失访2例外,获随访(49.8±40.0)个月,范围在2~145个月。在此期间,有17例患儿出现再狭窄,其中11例死亡,无再手术病例。内膜切开切除组病死率为19.2%(5/26),再狭窄率为26.9%(7/26);狭窄补片扩大组病死率为23.8%(5/21),再狭窄率为38.1%(8/21);Sutureless技术组病死率为16.7%(1/6),再狭窄率为16.7%(1/6),各组随访病死率和再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22和0.97)。剔除随访中合并复杂CHD 13例患儿后,内膜切开切除组(19例)病死率为5.3%(1/19),再狭窄率为15.8%(3/19);狭窄补片扩大组(16例)病死率为25.0%(4/16),再狭窄率为37.5%(6/16);Sutureless技术组(6例)病死率为16.7%(1/6),再狭窄率为16.7%(1/6),三组随访病死率和再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33和0.17)。结论Sutureless技术用于治疗PVS合并其他CHD并没有优于常规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解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安全护理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之间进行治疗的56例儿童作为对照组研究,全部不满5周岁,在入院治疗中未进行任何的安全护理措施,以常规护理方式为主。同时,选择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之间进行治疗的49例儿童作为观察组,全部不满5周岁,在入院治疗中应用安全护理干预措施。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儿童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比较低,且护理后满意度较高,各项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是大型手术,由于儿童的身体发育还不完全,年龄性、安全意识水平较低,自我护理能力非常差,所以医护人员需要加强护理,有效的降低护理差错率,促进护理满意度提高,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为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产生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开展饮食护理工作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院内的6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患儿营养不良、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呼吸功能不全等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研究微创心脏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观察。方法: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0例,根据数字表法将这80例患者分别分为每组4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微创心脏手术治疗,对照组则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在进行治疗干预后,再对比分析这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都要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微创心脏手术能够有效帮助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快速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合并漏斗胸最佳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到2018年5月间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7例先天性CHD合并漏斗胸患儿的资料,男10例,女7例,年龄(4.5±2.7)岁,年龄范围1~12.7岁,体重(14.5±5.2)kg ,体重范围7.5~27.5 kg。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4例,单纯房间隔缺损8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根据年龄及漏斗胸程度,分别接受游离提拉胸骨、自制胸骨抬举装置、NUSS钢板的治疗,CHD分别接受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经胸骨正中切口或右腋下直切口)或经皮及经心导管封堵治疗。结果17例患儿均接受同期手术矫治,心内畸形矫治及漏斗胸均矫治成功,住院时间(13.2±4.8)d,住院时间范围为(8~25)d。有2例切口延期愈合,1例术后左侧少量胸腔积液,无手术死亡、大出血及胸腔脏器损伤、排异反应等并发症。结论依据患儿的特点,选择个体化的方案予以同期矫治儿童CHD合并漏斗胸,可避免多次手术、麻醉的风险,安全有效。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医源性乳糜胸的可能机制和预防经验,以减少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自2003年5月至2012年6月4320例心脏外科手术中出现的37例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13例,年龄6个月至75岁,平均年龄22.3岁。患者在禁食基础上采用胸导管结扎术,胸腔闭式引流术,静脉高营养,强心、利尿,高糖溶液、滑石粉、红霉素等胸腔内注射,使胸膜固定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结果住院时间10-150d,胸腔引流4-35d。全组死亡2例,其中因肺部感染再次插管,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右心功能不全合并DIC死亡1例。随访30例,随访时间1-8年,失访5例,随访期间无乳糜胸复发。结论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可能与手术时损伤较小的淋巴侧支有关,采用禁食,胸腔闭式引流,胸导管结扎术,静脉高营养,高糖溶液、滑石粉、红霉素等胸腔内注射,胸膜固定等治疗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原则。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患者,对其进行一期根治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手术,15例患者痊愈出院,未曾发生并发症。8例新生儿患者发生并发症,经过治疗后痊愈出院。有2例新生儿患者死亡,病死率为8%。治疗后,23例新生儿患者的呼吸频率与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MPVP)、肺动脉内径(PA)与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患者,需要在早期就开始治疗,而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治疗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