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物过敏(FA)与相关消化系统疾病。方法:选择了2019年12月~2020年10月间出现因FA诱导的消化系统疾病患儿39例,将其纳入研究组。同时,选出无任何消化系统疾病的体检者35例进行对照,纳入参照组。在相同环境下,对两组利用ELISA法来测定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并在分析后制定后续饮食指导工作。结果:其数据结果表示,首先,研究组检测出血清IgE阳性36人,且阳性患儿中对多种食材sIgE升高占较高比例。而参照组中,仅有8例儿童结果为阳性,均属于轻度敏感,两组间有显著的差异。其次,开始针对研究组的患儿进行饮食方案调整,于调整后的3~4周随访,结果显示,明显改善有29例,占比74.36%,总有效率92.31%。结论:儿童FA和消化系统疾病存在联系,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其血清sIgE后,结合饮食调整、避开过敏原等方式治疗,这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也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长自报食物过敏儿童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利用病史信息和开展针对性家长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2019年7—8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3岁以下所有596名儿童开展食物过敏问卷调查及皮肤点刺试验,再通过医生经口服食物激发试验确诊食物过敏患儿。获知家长自报儿童食物过敏发生情况和患儿症状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调查内容包括儿童人口学特征、过敏性疾病家族史、母孕期烟雾暴露和抗菌药物使用、出生后喂养方式、居所环境等。采用χ²检验比较家长自报与医生确诊食物过敏儿童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家长自报食物过敏的影响因素。结果596名儿童中男316名、女280名,家长自报儿童食物过敏率为22.0%(131/596),而医生确诊食物过敏检出率为9.9%(59/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2.46,P<0.001)。家长自报食物过敏的131名儿童中有48例(36.6%)被医生确诊,而家长自报无食物过敏465名儿童中有11例(2.4%)被医生确诊为食物过敏。家长自报的过敏症状中,37.5%(24/64)的消化道症状和31.5%(23/73)的皮肤症状分别被医生确诊;同时存在皮肤与消化道症状的7名儿童中有6例被确诊为食物过敏。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及居住潮湿环境增加了家长自报食物过敏风险[OR=1.83(95%CI 1.22~2.73)、2.33(95%CI 1.13~4.79),P=0.003、0.022]。结论家长自报食物过敏率高于医生确诊食物过敏检出率,当儿童同时存在皮肤和消化道症状时,临床医生应高度怀疑食物过敏的可能性。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和居住潮湿环境可能增加家长自报食物过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