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比乙肝肝硬化患者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检测结果差异。方法以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诊治的乙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以及健康体检者各60例作为乙肝组、酒精组和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的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乙肝组患者和酒精组患者的Ig水平较对照组健康者显著更高(P<0.05);乙肝组患者Ig水平较酒精组患者显著更高(P<0.05);乙肝组C4水平较对照组健康者明显更低(P<0.05);并且酒精组患者C4水平较对照组健康者显著更低(P<0.05);乙肝组和酒精组C3水平较对照组健康者显著更低(P<0.05);乙肝组与酒精组患者的血清IL-2、IL-6、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健康者明显更低(P<0.05);乙肝组、酒精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对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免疫功能相对于乙肝肝硬化者更差,一方面应确保对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及早发现并及早诊治,另一方面也应加强对乙肝肝硬化病人的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酒精性肝硬化和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特征,并总结其防治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3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为酒精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32例作为肝炎组。记录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差异经分析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肝炎组,临床特征中肝肿大、黄疸、肝掌、蜘蛛痣的发生概率明显高于肝炎组,脾肿大、腹水发生概率明显低于肝炎组,肝炎组患者GGT、AST/ALT、ALP均明显低于酒精组,两组患者的胆石症、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组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情况明显高于肝炎组,肝肾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肝炎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酒精性肝硬化与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时,需结合二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结果的差异针对性的采取防止措施,缓解患者疾病进展,改善生命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2005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52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并进行中医辩证论治,调取医院计算机病例系统,分析患者证候特征、舌脉象,治疗与转归相关信息,参阅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分析。结果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证候分别为疲倦乏力、腹胀、小便黄例、纳差、双下肢浮肿、身目黄染、口干口苦、不寐、口干、便溏、小便少、肋痛,舌质多见暗红、暗淡、红、淡,有齿痕,舌苔多见黄腻、白腻、薄白,脉相多见脉弦滑、脉弦细、脉弦;单纯证型31.33%,主要为湿热郁结,复合证型主要为肝郁脾虚湿热瘀结、肝郁脾虚湿瘀互结;标本兼治占78.43%,治法为疏肝、健脾、祛湿、活血、清热、凉血等,常用软肝散结类中成药。结论肝气郁结不舒、湿浊内生是乙肝肝硬化关键病机,肝郁脾虚、疲血阻络贯穿于始终,治疗当疏肝健脾、祛湿活血,辅之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乙肝肝硬化治疗过程中采取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治疗价值和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在这个期间在我院收治的48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核苷(酸)类似药物治疗)和常规组(干扰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实验患者的AST、ALB、ALT、TBiL较常规组优异且整体肝功能指标水平较常规组优异(P<0.05)。结论:在慢性乙肝肝硬化治疗过程,采取核苷(酸)类似药物的效果显著,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改善优异,相比于干扰素更加适用于临床上治疗,运用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