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应用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ST、ALT与PT等指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TBIL、Child-pugh评分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临床应用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效果,但替比夫定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长期经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并全程管理的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04年2月至2019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随访队列,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LC患者入组。采用寿命表法计算肝癌发生率情况;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可能影响LC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LC发生肝癌患者进行亚组分析,评估依从性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对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98例NAs治疗的LC患者中位随访时间6.0年(1.0~15.3年)。至末次访视:(1)LC患者有16.2%(32/198)进展为肝癌,其1、3、5、7、9年肝癌累积发生率分别0、8.9%、14.3%、18.6%、23.4%,年均发生率为3.1%;32例肝癌患者中68.7%为小肝癌(22/32)。(2)单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LC有无结节、基线是否一线用药、肝癌家族史、患者依从性四个因素与肝癌发生相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依从性差和基线非一线用药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3)Log-Rank检验亚组结果分析表明有硬化结节患者5年肝癌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没有硬化结节患者(21.7%与11.5%,P = 0.029);非一线用药患者5年肝癌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一线用药患者(22.0%与8.2%,P = 0.003);依从性差的患者5年肝癌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依从性好的患者(21.3%与12.7%,P = 0.014);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5年肝癌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肝癌家族史的患者(22.3%与8.1%,P = 0.006)。(4)依从性好的患者与依从性差的患者比较,末次HBV DNA阴转率高(98.7%与87.8%,P = 0.005),病毒学突破率低(12.1%与29.3%,P = 0.007)。结论长期NAs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肝癌发生风险,但不能完全阻止肝癌发生,特别是有肝癌家族史、基线有硬化结节的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更高,而全程管理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确保抗病毒治疗疗效,而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肝癌二级预防。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4.12-2016.11)在我院传染科接受治疗的128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患者所采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行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观察组与行单一药物恩替卡韦治疗的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同对照各组间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无论在治疗后患者白蛋白、表面抗原滴度方面,还是在HBVDNA阴转率方面,行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行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疗法不仅临床阴转率高,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最终都将发展为肝硬化和/或肝细胞癌(HCC)。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改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阻止或延缓疾病进展,大大降低HBV相关HCC发生。然而在临床上常常可以发现,一些长期口服NAs治疗的患者,尽管HBV得到了有效抑制,仍然可以发生HCC,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现将围绕NAs有效抑制HBV复制的同时,可以明显降低HCC发生,还是仍然可以发生HCC?以及NAs治疗后发生HCC可能的原因,包括药物的种类、治疗时机、病毒学不完全应答等方面进行讨论,帮助临床医生更加精准地实施抗病毒治疗,进一步降低HBV相关HCC。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化瘀方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益气健脾化瘀方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两组均治疗12个月及随访6个月,定期观察其临床症状、肝功能,HBV-DNA、肝纤维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12月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HBV-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HBV-DNA阳性患者中YMDD变异检出率低于对照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健脾化瘀方联合核苷(酸)类似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改善临床症状、缩短肝功能复常时间、延缓肝纤维化进展、提高抗病毒疗效、减少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的发生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接受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过程中HBsAg的动态变化对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CentralRegister数据库中关于HBsAg水平与HBeAg阳性的CHB患者在接受NAs治疗过程中发生血清学转换关系的临床研究。应用RevMan5.2软件。结果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467例CHB患者。HBeAg阳性患者发生HBsAg应答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64.3%,显著高于未发生HBsAg应答组的19.8%(P<0.0001);HBsAg应答组HBsAg消失率为30.5%,显著高于未发生HBsAg应答组的0.4%(P<0.05);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HBsAg基线水平为(3.4±0.6)lgIU/mL,与未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的(3.7±0.4)lgIU/mL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BeAg阳性患者在NAs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Ag早期快速下降是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有效预测因素,甚至对HBsAg的消失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简介:摘要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因病程长、HBVDNA及ALT波动等因素,较HBeAg阳性CHB患者更易进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HCC)等终末期肝病。现在多数学者已达成共识,即对HBeAg阴性CHB进行长期抗HBV治疗。目前,抗HBV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NUCs)。干扰素疗程固定,但治疗中的低HBVDNA阴转率、停药后的低远期反应率和高复发率提示治疗效果不理想1-2;NUCs包括拉米夫定(LMV)、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TDF)。LMV和LdT是治疗的有效药物,遗憾的是病毒耐药发生率较高。ADV、ETV和TDF的耐药发生率较低,但ADV抑制病毒能力相对较弱,ETV抑制病毒能力强,但价格较高,而TDF在我国尚未上市。HBeAg阴性CHB因其本身的难治性和用药的长期性,患者很难承受疾病、药物所带来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根据当前药物所能达到的有限治疗水平和我国国情,在对HBeAg阴性CHB初始抗病毒治疗时,为实现长期、有效抗病毒治疗,如何在保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基础上,兼顾经济性,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简介:摘要由于缺乏可靠的预测临床结局的标志物,所以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疗程难以确定。全球相关指南多阐明了"治疗终点",但其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停药标准。无肝硬化的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CHB患者达到"治疗终点"后停药,在经过长期严密的随访后发现,不仅安全性良好,无肝功能失代偿病例,再治疗率为40%左右,而且有远超长期巩固治疗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消失率和(或)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血清学转换率(20%左右)。笔者从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停药后的获益、停药相关风险、停药对象的筛选和停药后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等4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讨论,并倡议在我国感染和肝病学界积极开展前瞻性或回顾性+前瞻性、对照、多中心和大样本的停药后临床随访研究,尤其要加强停药后不同临床结局的相关机制以及预测标志物的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CHB患者8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长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reg水平,辅助型T细胞1/辅助型T细胞2(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24、36周,观察组患者的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γ干扰素(INF-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核苷(酸)类似物相比,长效干扰素治疗可更好地改善CHB患者外周血Treg水平、Th1/Th2细胞因子水平,远期免疫调节作用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