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治疗白内障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眼科2017年6月~2018年1收治的55例(58眼)白内障患者,根据接受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组,A组28例患者选择小切口劈核术进行治疗,B组27例患者选择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治疗1周后视力平均为(0.59±0.21),B组患者术后1周后裸眼视力平均为(0.58±0.19),在术后裸眼视力比较上两组差异较小P>0.05;A组患者术后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B组4例出现并发症,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都能有效治疗白内障提升患者视力,但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几率更高,建议选用小切口劈核术进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内障应用小切口劈核术和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6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分别使用小切口劈核术和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视力、散光度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术前术后的散光度以及并发症的概率情况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小切口劈核术和超声乳化术都拥有视力恢复快、安全性高、术后散光小和并发症较少等一系列优势,但是,采用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角膜内皮会出现较大损伤,术后的角膜内皮的厚度也比较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8 mm微切口预劈核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E)治疗核性白内障的效果及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12月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120例核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1.8 mm微切口预劈核PE治疗60例(预劈核组),采用1.8 mm微切口未劈核PE治疗60例(未劈核组)。记录两组有效超声时间、超声能量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全眼散光程度、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预劈核组有效超声时间和超声能量明显低于未劈核组[(44.04 ± 8.93) s比(59.03 ± 9.98) s和(11.29 ± 1.08)%比(14.15 ± 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139和5.289,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前1 d和术后1 d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劈核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全眼散光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劈核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明显大于未劈核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和变异系数明显小于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 mm微切口预劈核PE治疗核性白内障,可以有效改善术前全眼散光程度,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度更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8 mm微切口预劈核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E)治疗核性白内障的效果及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12月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120例核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1.8 mm微切口预劈核PE治疗60例(预劈核组),采用1.8 mm微切口未劈核PE治疗60例(未劈核组)。记录两组有效超声时间、超声能量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全眼散光程度、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预劈核组有效超声时间和超声能量明显低于未劈核组[(44.04 ± 8.93) s比(59.03 ± 9.98) s和(11.29 ± 1.08)%比(14.15 ± 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139和5.289,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前1 d和术后1 d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劈核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全眼散光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劈核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明显大于未劈核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和变异系数明显小于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 mm微切口预劈核PE治疗核性白内障,可以有效改善术前全眼散光程度,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度更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好。
简介:摘要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3]存在切口大、损伤重、愈合慢、术后散光大,视力提高慢的缺点,在大城市已逐渐被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取代,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设备要求高,投入大,许多基层医院无法进行。引入超声乳化环形撕囊法及联合显微眼用镊劈核法能在以前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法的设备下达到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大部分优点且无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高能量对角膜内皮损害的缺点,术后观察角膜水肿影响小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结论虽然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后散光大一些(植入硬晶体需要扩大切口),但视力不受影响,对角膜水肿影响小。因此,对年龄大、晶状体核硬的患者或基层无超声乳化设备的医院,可以选用小切口环形撕囊联合显微眼用镊劈核法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为硬核白内障患者实施人工手法劈核辅助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遴选2023年5月-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Ⅳ度以上硬核白内障患者114例,遵照掷硬币法分作对比组、观察组,各57例。对比组施以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观察组则施以人工手法劈核辅助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分析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关于术后第1天、第2天的视力数据较于对比组均偏高(P<0.05),观察组患者关于术后角膜水肿并发症数据较于对比组则偏少(P<0.05)。结论:临床为硬核白内障患者实施人工手法劈核辅助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可取得术后视力恢复快,角膜水肿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之良好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压核进钩劈核技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运城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73例(73眼)白内障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患者分为压核进钩劈核组(37眼)及乳化劈核组(36眼)。比较两组术中超声乳化时间、角膜参数、术后角膜水肿情况及视力等。结果乳化劈核组的超声乳化时间为(22.52±2.59)min长于压核进钩劈核组的(12.39±1.32)min(t=21.14,P<0.001);超声能量为(12.21±3.32)%高于压核进钩劈核组的(6.71±2.86)%(t=8.97,P<0.001);乳化劈核组术后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1 958.26±189.23)个/mm2,低于压核进钩劈核组的(2 137.41±248.57)个/mm2(t=3.46,P<0.001),且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22.23±5.17)%、角膜中央厚度(588.75±50.11)μm高于压核进钩劈核组的(16.35±3.18)%和(561.82±49.10)μm(t=6.24,2.32;P<0.001,<0.001)。手术后压核进钩劈核组角膜水肿轻于乳化劈核组,且视力优于乳化劈核组(Z=5.15,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压核进钩劈核可缩短超声乳化时间,通过降低超声能量,保障角膜内皮安全性,更好地提高视力且并发症较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对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效果。方法作直线状5.5mm巩膜隧道切口,采用晶状体手法碎核技术对88例(101眼)白内障摘除,并植入PMMA人工晶体。结果88例(101眼)中,95眼成功完成手法碎核,未成功者与劈核对力不均造成晶状体核翻转致后囊膜破裂有关。术后1周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占93%,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23±0.75)D。结论本结果提示直线状巩膜隧道小切口手法碎核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时间短、切口缝线少、手术设备不昂贵,简便易行,可有效地减少术后角膜散光,早期获得良好的视力,降低手术费用,是基层医院治疗白内障最佳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对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效果。方法作直线状5.5mm巩膜隧道切口,采用晶状体手法碎核技术对88例(101眼)白内障摘除,并植入PMMA人工晶体。结果88例(101眼)中,95眼成功完成手法碎核,未成功者与劈核对力不均造成晶状体核翻转致后囊膜破裂有关。术后1周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占93%,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23±0.75)D。结论本结果提示直线状巩膜隧道小切口手法碎核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时间短、切口缝线少、手术设备不昂贵,简便易行,可有效地减少术后角膜散光,早期获得良好的视力,降低手术费用,是基层医院治疗白内障最佳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实用性。方法实验组300眼,行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22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均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手术源性散光、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术后1wk、1mo、3mo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是一种简单易行、学习曲线短、效果理想的白内障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0年5月~2018年5月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治疗30例(30眼)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筛选同时期常规切口治疗的21例(30眼)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比较,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相比于常规切口治疗对患者术后视力提升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特别是在基层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黑核白内障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黑核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之后第1天检查本组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50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的UCVA在0.30及以上,12例患者的UCVA在0.01~0.30之间,3例患者的UCVA在0.10以下;对患者进行4~11个月的长期随访,发现有47例患者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在0.30及以上,3例患者存在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萎缩,BCVA仅为0.10。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黑核白内障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