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中国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翻译版权思想,在翻译伦理学的行为准则下进行了审视,从而管窥中西文化在交流对话中的交锋,并以此思索了翻译中,如何实现翻译伦理学行为准则的理想。

  • 标签: 翻译伦理学 中国翻译版权思想 跨文化交流
  • 简介: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研究理论,译界对翻译理论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当时中国译界关于翻译理论的讨论还很多

  • 标签: 中国翻译 发展中国 发展方向
  • 简介:《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是一部系统论述中国翻译思想发展史的新著。聚焦翻译宗师,梳理译论长轴。以“历史十特写”的方法,以思想为“经”,以人物为“纬”,贯穿中国20世纪百年翻译思想史发展主线,浓缩古今翻译名家思想之精华,再现20世纪百年中华译学之异彩。全书分上、下篇,上篇为“传统篇”,即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发展时期,首次划分并论述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形成、转折、发展、鼎盛四个时期,以“十大学说思想

  • 标签: 中国翻译 思想史出版 翻译思想史
  • 简介:一、翻译研究、译学理论和翻译思想翻译思想”即“翻译思想”,是研究和思考翻译问题而产生的有创意的观点主张或理论建构。“翻译思想史”属于翻译史的专题史研究,研究的对象主要不是翻译家及其译作,而是翻译学者、翻译理论家及其思想。最近20多年来,在这方面出现了一系列专门著作。代表性的有陈福康著《中国译学理论史稿》(1992)、王秉钦著《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初版2004,第二版2009)、许钧、穆雷主编《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2009)等。还有廖七一的《中国近代翻译思想的演进》、郑意长的《近代翻译思想的演进》两本断代史。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东汉以来的佛经翻译中国翻译史的开端,也是中国翻译思想史、理论史的肇始。佛经翻译中的译者、译著、译场和译论都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项目,研究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中产生的思想和理论萌芽对中国翻译学科的理论贡献和当代意义。

  • 标签: 归化 异化 直译 意译 不可译
  • 简介: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在国际学界获得了认可。但是,中国学者主动积极宣传和推广中国翻译理论的意识仍然有待提高,国外学者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关注度不是很高。学界应该强化国际传播意识,主动积极推介当代中国翻译理论,提升中国翻译理论的国际认知度,促进国外学者的间接传播,助力建构中国翻译理论话语体系。

  • 标签:   中国翻译理论   国际传播
  • 简介: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在国际学界获得了认可。但是,中国学者主动积极宣传和推广中国翻译理论的意识仍然有待提高,国外学者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关注度不是很高。学界应该强化国际传播意识,主动积极推介当代中国翻译理论,提升中国翻译理论的国际认知度,促进国外学者的间接传播,助力建构中国翻译理论话语体系。

  • 标签:   中国翻译理论   国际传播
  • 简介:3. 中国翻译美学研究与发展 3.1 翻译美学理论研究 傅仲选所著的《实用翻译美学》是我国首次以独立形态出现的翻译美学专著,3.2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 美学与翻译理论研究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翻译中的翻译美学理论与案例实践分析、美学理论与美学价值、科技翻译、广告商标翻译的美学研究

  • 标签: 中国翻译 新发展 研究新
  • 简介:20世纪初叶,翻译文学风起云涌,一度受到高度重视.我们走进这一特定的历史场域,解读翻译文学中晚清翻译小说的繁荣、民初通俗小说的流行、文学翻译的实践和"五四"时期文学翻译的多元选择等现象,并梳理中国翻译文学的变迁与社会文化思潮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就不难看出,中国翻译文学在当时所承担的是启蒙救亡和文化建构等的社会使命.

  • 标签: 中国翻译 变迁刍议 现代性变迁
  • 简介:翻译标准对翻译实践和研究来说至关重要。遗憾的是,国内关于翻译标准综述的文章并不多,尤其是对其当代发展情况鲜有论及。有鉴于此,简要回顾与分析翻译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翻译标准,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是有所裨益的。

  • 标签: 翻译理论 翻译标准 翻译史
  • 简介:西方翻译理论的引进改变了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的封闭性、片面性,引起了中国翻译研究的新变化:研究范围的扩大化、研究手段的多样化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入化,为中国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和理论支持。

  • 标签: 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研究 译者主体性
  • 简介:本文对中国译学关于意义和意图的认识做了简要综述,指出我国当代译论对意义和意图的认识仍然存在传统的感性认识,但是,尽管我国译论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刘宓庆的《翻译和语言哲学》一书还是标志着我国译学在意义和意图的认识上有了新的起点。

  • 标签: 中国翻译理论 意义 意图 《翻译和语言哲学》
  • 简介:本文梳理了2009年至2018年中国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发现研究范围和内容非常丰富,研究成果数量逐年上升,主要聚焦领域依次为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文学译介、口译、翻译史、翻译与技术,体现出学科交叉、分工更细、专题更深入等特点,认为今后这些特点将更加凸显,且翻译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会进一步扩大。

  • 标签: 中国 翻译研究 发展与动向
  • 简介: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翻译学界就翻译学“科学说”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以往的争论中概念混淆和争论焦点偏移等问题突显,回顾和反思这些问题,尝试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探讨翻译学“科学说”尤其重要,而库恩范式理论又给了研究者关于此话题的全新视角。

  • 标签: 翻译 翻译学 学科 科学说 库恩范式
  • 简介:维新运动时期,中国翻译活动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不论是在翻译主体、翻译内容还是在翻译目的、翻译选材上,都较之于以前有较大的变化。本文把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基于译者的翻译内在动力,针对翻译选材的变化做一个分析,找出选材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并提出对翻译研究的看法。

  • 标签: 维新运动时期 近代翻译 翻译选材研究
  • 简介:冯友兰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英文著作《中国哲学简史》一经问世,就对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该书在国内主要有两个译本,一个是涂又光先生的译本,一个是赵复三先生的译本。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出发,探讨了跨文化交际对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的涂译本和赵译本的影响。

  • 标签: 《中国哲学简史》 跨文化交际 翻译 影响
  • 简介:摘要定量研究是国内常见的资料分析方法,广泛地运用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在翻译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加强翻译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是翻译学方法论体系构建的需要,是推动翻译学健康、科学发展的需要。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中国翻译》2013~2017年发表的660篇论文,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定量研究方法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2013~2017年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大致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其中文献研究法和统计调查法应用较多,实验法应用较少。这660篇学术论文中共有77篇应用了定量研究法,占11.7%,说明翻译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总体来说较少,研究者对于定量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认识不够。

  • 标签: 《中国翻译》 定量研究 发展趋势 载文分析
  • 简介: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从语法、语义和语用功能三方面对《中国翻译》2000年至2008年发表的论文标题及其对应的英文标题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汉英学术论文标题题式既有趋同之处又有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注意汉英学术论文标题在语言结构、语用功能和文化上的差异,坚持凡有可能就直译,同时注意灵活处理,根据语境和译文文化规约,采用语用语言等效翻译或社交语用等效翻译策略,从而获得功能相似,语义相符的动态语用等效。

  • 标签: 学术论文标题 翻译 语用等效 语用语言学 社交语用学
  • 简介:摘要:本文拟探讨维新学派首次在中国翻译史上提出较为具体而全面的理论,论述了他们对中国翻译史重大贡献,阐述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促成了1894年至1910年中国翻译事业的巨大发展。

  • 标签: 维新派,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国翻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