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可造成肠道菌群改变,使得内毒素/脂多糖大量生成,导致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激活大量炎症因子进入门静脉。此外,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促进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导致氧化应激,在ATP合成过程中产生新的脂肪,从而导致脂肪异位堆积,激活核因子κB信号通路,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等炎症因子,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最终引发系统性低度炎症。该综述回顾了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系统性低度炎症的机制、瘢痕疙瘩与系统性低度炎症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进展、饮食习惯与瘢痕疙瘩体质的关联性,提出了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导致瘢痕疙瘩发生与发展的假说。
简介:摘要: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而健康成长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幼儿园和家庭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文根据小班年龄阶段幼儿的就餐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并采取家园共育的方法,促进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良饮食习惯对学龄前期儿童体格发育及心理发展的危害。方法:从我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接收学龄前期儿童中取100例作为对象,收集儿童的个人资料,设计饮食习惯调查问卷,分析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因素,及不良饮食习惯对儿童心理发展、体格发育的影响。结果:1)在100例学龄前期儿童中,饮食习惯平均分(23.65±4.19)分。其中,不合理饮食52例,合理饮食48例,占比分别为52.00%、48.00%。2)合理组的体格发育正常率为50.00%,略高于不合理组的30.77%。且不合理组的发育商优秀、良好占比略高于不合理组(P<0.05)。结论:不良饮食习惯对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体格发育造成了一定影响,树立正确的饮食习惯,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可改善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促进儿童心理和体格正常发育。
简介: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可见,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已逐渐被各位教育工作者所注重。中国饮食礼仪是一种精神,贯穿在整个饮食活动中,很多优良的、传统的饮食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的饮食礼仪已延续几千年,早在周代时,就已经发展出一套完善的制度,是我国文明的重要行为规范。素质教育也一直是学校着重加强的,但是相关人员却把幼儿的素质教育抛之脑后,孩子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由于家庭教育氛围或是幼儿园老师教育方式,与传统饮食礼仪的含义相背离,致使现在的一些幼儿园小班幼儿出现不良的饮食习惯。本文会分析小班幼儿饮食礼仪的现状,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习惯培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