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通(POBA)和药物涂层(DCB)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7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均行腔内介入手术,其中观察组采用POBA和DCB治疗,对照组则采用DCB治疗,比较两组靶血管一期通畅率、靶病变血运重建率、手术前后最小管腔直径和踝肱指数(ABI)水平、术后随访Rutherford分级、术后随访晚期管腔丢失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30/35)比62.86%(22/35)、80.00%(28/35)比48.57%(17/35)],P<0.05;观察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57%(3/35)比28.57%(10/35)],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最小管腔直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术前[(3.20 ± 0.66) mm比(1.53 ± 0.38)和(0.45 ± 0.09) mm、(2.97 ± 0.60) mm比(1.40 ± 0.35)和(0.45 ± 0.09)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AB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前(0.86 ± 0.17比0.63 ± 0.09和0.24 ± 0.06、0.82 ± 0.14比0.60 ± 0.08和0.24 ± 0.06),P<0.05;观察组晚期管腔丢失量和术后12个月Rutherford分级>3级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42 ± 0.10) mm比(1.59 ± 0.32) mm、17.14%(6/35)比57.14%(20/35)];同时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CB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POBA,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性 下肢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Rotarex减容联合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友谊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经Rotarex减容联合药物治疗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34例患者,病变长度(216.7±110.0)mm,病程(169.3±303.0)d。其中原发性病变14例(41.18%),支架内闭塞8例(23.53%),原发性病变+支架内闭塞11例(32.35%),原发性病变+人工血管血栓形成1例(2.94%)。技术成功率97.06%(33/34),辅助置管溶栓(CDT)后技术成功率100%。切除后残余病变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30例(88.24%),后行支架置入6例(17.65%)。临床成功率97.06%(33/34)。术中远端血管栓塞2例(5.88%),无穿刺点出血、动脉破裂。术后踝肱指数(0.86±0.13)明显高于术前(0.40±0.28)(t=8.851, P<0.01)。术后一期通畅率3个月94.12%(32/34),6个月87.88%(29/33),12个月75.76%(25/33)。围手术期无死亡,随访期无踝关节以上截肢,免于临床驱动靶病变重建率93.94%。结论Rotarex减容联合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外科手术 下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动脉预埋扩张在锁骨下动脉闭塞开通术中脑保护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4月 ~2019年 10月期间 20例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对其进行开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有 2例双向均未开通闭塞段, 18例获得成功治疗。在 18例手术成功的患者中,闭塞患者 8例,单纯椎动脉预埋扩张患者 3例,椎动脉预埋扩张后进行支架置入,手术过后立刻血流通畅患者 7例。完成治疗之后脑保护装置安全收回且无脑梗死再次发生患者 12例。手术结束之后随访 1~5年,在手术结束之后 1年内再闭塞患者 1例,椎动脉预埋扩张后开通;其他患者均无任何相关临床症状发生;结论:椎动脉预埋扩张在锁骨下动脉闭塞开通术可以有效解决动脉闭塞的情况。

  • 标签: 椎动脉预埋球囊扩张 锁骨下动脉闭塞开通术 脑保护
  • 简介:摘要:扩张训练是治疗麻痹最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中,我们在不断探索和进化扩张训练操作方法以解决不同吞咽问题,此病例个案作为扩张训练改善麻痹临床案例第一手资料,可以抛砖引玉,让我们探索更多更好的吞咽障碍康复治疗方法。

  • 标签: 吞咽障碍,球麻痹,球囊扩张训练,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扩张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康复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7年 8月 ~2019年 5月诊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 6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扩张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按照双色球分组方式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 34例和对照组 34例,研究组应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三个月后的护理效果和血管再闭塞(狭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护能力和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低,数据对比 P<0.05。结论: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意识,综合提升预后,值得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预后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扩张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价值。 方法: 入组 60 例患者,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开展了扩张支架植入术,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护理过程中。 结果: 观察组明显改善了自护能力、预后效果, P < 0.05 。 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扩张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取得理想护理效果。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延续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动脉扩张成形术(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进行过至少1次BPA治疗并行肺动脉压力测定,已充分抗凝治疗3个月,不能手术的CTEPH患者38例,其中男12例,女26例,中位年龄58.5(52.5,66.0)岁。采集患者基线资料及每次BPA前的WHO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38例患者共进行95次BPA治疗。行BPA前mPAP为50(43,56)mmHg(1 mmHg=0.133 kPa),行至少1次BPA后mPAP为41(32,50)mmHg(P<0.001)。17例患者完成3~5次BPA,mPAP由50(42,55)降至34(28,49)mmHg(P<0.01)。15例患者的PVR从852(583,1140)dyn·s·cm-5降至496(406,802) dyn·s·cm-5(P<0.01)。BPA前WHO功能分级Ⅰ/Ⅱ级患者13例,Ⅲ/Ⅳ级患者25例,BPA治疗后WHO功能分级Ⅰ/Ⅱ级患者29例,Ⅲ/Ⅳ级患者9例(P<0.001)。BPA后6 min步行距离从360(290,442)m增加至449(376,505)m(P<0.05)。肺灌注Meyer评分从0.54(0.53,0.58)降至0.50(0.44,0.58,P<0.001)。21例患者的NT-proBNP从1 285(606,2 794)ng/L降至472(148,745)ng/L(P<0.05)。右心室基底内径由术前的54(41,54)mm降至42(34,49)mm(P<0.001)。6例次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6/95)。结论对于不能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的CTEPH患者,BPA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阻力,改善肺灌注及右心功能,且安全性高,是CTEPH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割治疗高压扩张失败的狭窄闭塞人工血管内瘘(AV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高压扩张狭窄闭塞AVG病变失败(残留狭窄>50%)后续采用切割治疗的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狭窄闭塞位置,术后即时、3、6、12个月通畅率及技术并发症情况。结果共32例患者,其中主要狭窄病变位于人工血管静脉吻合口27例(84.38%),静脉吻合口合并人工血管穿刺点2例(6.25%),静脉吻合口合并动脉吻合口2例(6.25%),头静脉弓1例(3.13%)。切割联合高压治疗成功30例,技术成功率93.75%(30/32),另2例(6.25%,静脉吻合口端闭塞)经切割、高压扩张后使用覆膜支架。切割破裂发生2例(6.25%),无切割相关性血肿或动脉瘤发生。随访(9.4±0.8)个月,治疗后3、6、12个月初始通畅率分别为90.63%(29/32)、59.38%(19/32)、28.13%(9/32),辅助通畅率分别为100.00%(32/32)、84.38%(27/32)、65.63%(21/32)。结论高压开通AVG狭窄闭塞病变失败可采用切割提高内瘘寿命,其3、6个月通畅率、安全性较高,但中长期通畅率的进一步提高有赖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 标签: 切割球囊 高压球囊 人工血管内瘘 狭窄 闭塞
  • 简介:摘要周围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技术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单纯扩张到支架置入和药物涂层的出现,为周围动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近年来,国际上开展了诸多关于药物涂层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股腘病变方面,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其在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且效果有较大争议,有待更多的临床试验予以验证。本文将对目前药物涂层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简述。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性 下肢 药用制剂 周围动脉疾病 药物涂层球囊 膝下动脉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扩张用于促宫颈成熟的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0年8月本科接诊足月妊娠产妇64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宫颈扩张法,对照组用缩宫素。对比顺产率等指标。结果:对于顺产率,试验组75.0%,比对照组50.0%高,P<0.05。对于剖宫产率,试验组25.0%,比对照组46.88%低,P<0.05。对于产程时间,试验组(6.19±1.83)h,比对照组(9.72±2.04)h短,P<0.05。对于Bishop评分,引产后:试验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联合药物(drug coated balloon,DCB)治疗下肢支架内再狭窄和动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同期行PMT+DCB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支架内再狭窄38例,动脉血栓形成15例。患者平均年龄68.6±9.4岁,男33例,女20例。术后第1、6、12个月随访患者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和临床症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病变有无再狭窄。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1例。5例在吸栓过程中出现远端栓塞,采用5F造影导管抽吸,血流恢复;1例在吸栓过程中,出现血管穿孔,贴附后出血停止。47例(88.6%)患者完成12个月随访,靶病变血运重建(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率为10.6%(5/47),术后4个月截肢1例;再狭窄7例,其中4例接受了再次PMT+DCB,1例行支架置入术,2例继续口服药物治疗。结论PMT联合DCB治疗下肢支架内再狭窄和动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外科手术 下肢
  • 简介:摘要输尿管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梗阻性病变,多种致病原因均可导致狭窄。临床上针对输尿管狭窄的治疗虽有多种治疗方式,但均有局限性,输尿管扩张术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微创手术方式之一。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文献阐述了扩张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分析了扩张术后导致输尿管狭窄复发的主要因素,以及介绍了扩张术在如今输尿管狭窄治疗中的优势及劣势,总结输尿管扩张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进展及远期效果分析,为医师正确选择合理的方法提供依据。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球囊扩张 腔内泌尿手术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评价准分子激光消融术(ELA)联合药物涂层(DCB)血管成形术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至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因下肢动脉闭塞疾病接受ELA治疗的17例患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资料,包括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技术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支架置入率、靶血管再次干预率和主要不良事件。结果平均病变长度(23.3±8.9) cm。手术成功率100%,均行辅助性DCB治疗。5例行支架置入,1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82.4%。靶病变复发率为5.9%。结论ELA联合DCB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疾病安全可行。

  • 标签: 激光,准分子 闭塞性动脉硬化 斑块切除术 药物涂层球囊 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子宫颈扩张引产孕妇的积极影响。方法: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共计收治 300例妊娠引产产妇,参考数学随机方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两组产妇各有 150例,且产妇均采用宫颈扩张引产,其中的对照组产妇辅以常规护理,而试验组产妇则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两组产妇的引产效果、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孕妇第一产程、总产程用时均要短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孕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新生儿 Apgar评分更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对子宫颈扩张引产孕妇的护理上采取优质护理方法,不仅能缩短产妇总产程,而且能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儿 Apgar评分。

  • 标签: 优质护理 子宫颈扩张球囊 引产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经Silverhawk斑块旋切系统联合药物涂层(DCB)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未来ASO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ASO患者142例,采用数字奇偶法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偶数)和对照组(奇数),每组7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DCB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Silverhawk斑块旋切系统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患肢踝肱指数(ABI)、最小管腔直径(MLD),并进行比较。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后12个月的Rutherford分级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晚期腔管丢失及靶血管一期通畅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ABI、MLD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12个月时回降,且观察组治疗后6、12个月的ABI、MLD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Rutherford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晚期腔管丢失小于对照组,且靶血管一期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SO患者经Silverhawk斑块旋切系统联合DCB治疗效果显著,更利于改善患者踝肱部动脉压、扩张MLD、提高血管一期畅通率。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Silverhawk斑块旋切系统 药物涂层球囊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应用HyperGlider辅助金球栓塞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病例资料。HyperGlider既可以有效辅助金球顺利进入颈内动脉侧壁成角小瘘口,又可保护颈内动脉通畅,同时可以有效防止解脱金球时发生移位造成瘘口残留。这两种经典的结合使用,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 标签: 动静脉瘘 栓塞,治疗性 可脱性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肺动脉扩张成形术(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前瞻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5例CTEPH患者,均接受BPA治疗,其中男10例、女15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BPA治疗前后患者脑尿钠肽(BNP)、平均肺动脉压(mPAP)、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6 min步行实验(6WMD)、右心室基底内径、WHO心功能分级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25例患者共接受50次BPA治疗,12例治疗次数≥2次,其mPAP由术前的(50.4±9.9)mmHg(1 mmHg=0.133 kPa)下降到(39.9±10.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P<0.001);BNP由术前的(513.5±357.3)pg/ml下降至(106.3±137.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P=0.006);TAPSE由术前的(16.2±2.8)mm增加至(18.0±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P=0.002,);右心室基底内径由(45.9±6.9)mm减小至(41.2±7.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P<0.001,);6WMD由术前的(371.1±86.8)m增加至(467.7±76.1)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P<0.001);WHO心功能分级由(2.4±0.7)级改善为(1.2±0.4)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P=0.021)。3例患者出现肺动脉损伤,其中2例表现为咯血,行动脉栓塞后咯血停止;本组患者未出现肺水肿等其他并发症。结论BPA能改善CTEPH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作为不能手术切除的CTEPH患者的选择治疗方法。

  • 标签: 肺栓塞 慢性病 高血压,肺性 血管成形术,气囊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随访评估耳闷患者咽鼓管扩张的中长期疗效,并探讨不同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与术后恢复时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因耳闷塞感、耳鸣及听物矇眬感等咽鼓管功能不良症状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咽鼓管扩张治疗且术前行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量表(the Seven-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评估的患者,共29例,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20~62岁。术后追踪随访12~30个月并再次行ETDQ-7评估。利用SPSS 17.0软件分析ETDQ-7的总体评分及各个单项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并观察术后恢复时间与评分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结果患者咽鼓管扩张术后中长期ETDQ-7总体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前(27.0±7.9)分,术后(14.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闷塞感"、"耳内堵塞感或如同置身水下感觉,压迫感"、"感冒或鼻窦炎时出现耳部不适症状"、"耳内有嗡鸣声"以及"听声闷胀或含糊不清,有朦胧感"5项症状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评估时间与ETDQ-7评分之间无线性相关(Spearman检验,ρ=-0.264,P=0.167)。结论以耳闷症状为主诉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咽鼓管扩张术后中长期随访主观症状有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与术后时间无线性相关。

  • 标签: 咽鼓管 气囊扩张术 治疗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扩张促足月妊娠产妇宫颈成熟的临床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回顾了我院 2016 年 6 月 -2020 年 5 月期间的 30 例宫颈扩张促足月妊娠宫颈成熟产妇的治疗情况,并按照护理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配合措施,对比两组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 Bishop 评分是( 8.2±0.4 )分,高于对照组的( 6.2±0.4 )分,组间差异性显著, P < 0.05 ;观察组顺产率是 9 3.33 % ( 15 例),剖宫产率是 6.67 % ( 1 例), 组间差异性显著, P < 0.05 。 结论: 宫颈扩张促足月妊娠产妇宫颈成熟中采取配合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升宫颈成熟度,提高剖宫产率,建议推广。

  • 标签: 宫颈扩张球囊 足月妊娠产妇 宫颈成熟 护理配合措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式支架在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发病后24 h内接受急诊血管内再通并同期行扩张式支架成形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的16例患者资料。观察术后血管内治疗的开通率、操作相关并发症、围手术期症状性出血、术后1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和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16例患者中,4例行直接球扩张式支架成形治疗,12例行补救性扩张式支架植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扩张式支架植入基底动脉(BA)4例,椎动脉颅内段8例,椎动脉起始部4例。15例患者获得完全或部分再通(脑梗死溶栓分级2b、3级),动脉穿刺至再通时间为79.0(72.3,109.3)min。1例患者术中出现栓子远端逃逸。2例术后48 h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8例患者术后1周NIHSS评分较入院改善≥4分。9例预后良好(术后3个月mRS评分0~3分),4例死亡。结论对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选择性急诊行扩张式支架成形治疗是可行且安全的。

  • 标签: 椎动脉 基底动脉 卒中 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 支架 血管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