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化学高考命题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实验题,过去是单一考查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装置等“照单抓药式”题型,现在则是全面考查实验原理、目的、装置、安全、环境、效率、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等“开放式”题型。因此实验题就成了如今化学高考中一道让考生难以把握、费时费力、得分较低的能力“分水岭”题。究其失分的种种原因,其中最为普遍的是语言描述不到位、不规范,即因考生对“命题语言”中的“问题语言”的模糊理解而致答题偏离“命题意图”。我在此列举实验题中常用的各种命题语言中的“问题语言”,加以辨析并总结应答措施,望能给同学们有所帮助。实验题中常涉及的“问题”有如下几种。
简介: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从言说的自明性探讨言说的实质,认为语言与世界共有在先的逻辑形式,它们完全同型同构。一方面,简单对象的特定配置方式构成基本事态或事态,存在的事态是事实,事实的总和就是世界;另一方面,名称的特定结合方式构成基本命题,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得到复合命题,命题的总和就是语言。而思想既是有意义的命题也是实在的逻辑图像。这样,作为思想表达的言说就是关于世界的言说,是作为命题的总和的语言图像世界;世界就是被言说的世界,世界依赖于言说。因而,世界必定可以被言说,言说必然是关于世界的言说。于是,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界限之内的是可以言说的,而且都能够说清楚。